自游人 发表于 2010-6-1 22:20

[转帖]昭通日报对五尺道的报道  行走五尺道

杨 莉
<p></p>  石门关,五尺道上的风雨牌坊
<p></p>  石门关位于中国南丝绸之路的五尺道上。雄踞云贵川三省交界地五尺道最险要地段。千百年来,立于悬崖峭壁的石门关,如同一个超然的智者,用一种气度和从容,守望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风雨尘埃。
<p></p>  如果说五尺道的历史起始于秦王朝,那么,石门关便是五尺道这本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注脚。有了它,五尺道才能走得更远,有了它,中原文明与本土文化的对接交融,才显得如此惊心动魄。
<p></p>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石门关依然矗立在历史的另一端口,用秘而不宣的沉着,吸引无数史学家去探寻那个遥远深邃的时代。
<p></p>  有文字这样记录:石门关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是古人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湍急的关河像一把利剑将险峻的石山一劈为二,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的川滇要道。西岸岩壁上刻有“滇南枢纽”、“其险也若此”等大字,被誉为“滇南第一关”。
<p></p>  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那些走得很远的时代,石门关就守望在历史的通道上,忠实地记录下每段历史的风雨烟云。
<p></p>  其实,不同的时代酝酿的是同一个欲望。
<p></p>  为什么在这远僻的西南深山峡谷中,秦汉乃至宋元明清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
<p></p>  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断,“石门关”就是五尺道上载记中原文明进昭通、入古滇王国的一个档案。是什么吸引了秦始皇要把五尺道修到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昭通境内呢?并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个关隘?
<p></p>  朱提,汉代银子的名称。朱提,古代昭通的名字。还有中国版图上密密麻麻的铜锡矿资源分布标识……
<p></p>  透过石门关这个千年历史的瞭望台,我们似乎看到,中原文明的灿烂和远古战火烽烟一起冉冉而起。
<p></p>  为了一次伟大的征服,为了一个伟大的冒险,秦王朝就从五尺道上启程,去完成那个帝国之梦的遥想。于是,一个朝代的梦想,一个征服的欲望便伴随着一条古道的开凿清晰起来。于是,五尺道成了两千多年前秦朝庞大的路网中最长远的一条道路。这段历史就把“石门关”作为一块牌坊,记录着每个时代的风雨。
<p></p>  石门关是一座建在峡谷峭壁之上的古老关隘,它的身后是一座名叫“豆沙”的古镇,因此,当地人又把石门关称作“豆沙关”。
<p></p>  在豆沙石门的关口。有开凿于秦代,经汉代续修的五尺道,是古代中原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坚硬坎域的石阶磨得乌里发亮,马蹄印迹突里,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风雨,绵延至今。石门关下的朱提,江水滔滔,碧波荡漾,清乾隆年间多次疏浚,规模宏大,乾隆九年(1744)通航,东川的京铜,昭通的朱提银都从石门关下起航运往北京,年转运京铜一项就达395吨,商贾云集,盛极一时,码头遗迹,依稀可见。
<p></p>  石门关,这个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唐袁滋摩崖、“皇木”晋京、京铜外运的碑刻,以及石门关前残留马蹄痕迹和不解之谜的僰人悬棺…… 这里有太多的悬念,需要人们解读,这里有太多的神秘,需要人们探寻。
<p></p>  在文明的另一端,从昭通一个名叫乐马厂的银矿遗址中,你可以看到昭通银铜开采和冶炼历史的悠远。现在,让我们来解读中国现存唯一一块汉代银锭。这是一件汉代时期昭通制造的与钱有关的文物,它的名字叫“摇钱树”,所不同的是树上的铜钱和人物造型明显带有中原的文化色彩。昭通乐马场银矿遗址的发现,成了破译“汉代银锭”的一个密码。
<p></p>  人们难以想象,在这沟壑纵横的深山峡谷地带,古代朱提人是怎样把银矿运出去的?历史在不经意中遗下的痕迹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这条艰险崎岖的千年古道,正是银铜外运的最早通道。也是远古时代,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重要的一条经济生命线。因此,古朱提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p></p>  今天,当我们走过石门关的时候,关门正中央下面的石板上一个酷似马蹄印的石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是用来顶门的木头,天长日久就顶出一个石窝。这是不寻常的石窝,它用这种独特方式向两千年后的人们解读着一些历史的疑惑。当年,中原文明与地方文化的交融关隘曾变成了疆界,五尺道也一度变成了一条军事分界线,南诏背离了唐王朝就以石门关为界,一边是唐王朝,一边是南诏。
<p></p>  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还会行走在这条古老的五尺道上,然而,他们的脚下多了三条路,一条是铁路,一条是公路,还有关河水道,形成了石门关古今四道并行的交通风景奇观。
<p></p>  历史就是这样,总是以一种从容和漫不经意的闲适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时代。
<p></p>  岩滋摩崖,和谐历史的印鉴
<p></p>  这是公元794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一队人马从都城长安出发,他们顶着烈日酷暑行走了很长时间,这些人马要到哪里?要去干什么?
<p></p>  在遥远的西南古道上,关闭了石门关的五尺道上走来了这对人马,他的出现将为中原文明与西南文化的交融带来福音。他就是前往大理册封南诏的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他们历经路途艰难,往返整整走了一年的时间,来到南诏当时的门户石门关,看到山路陡峭,岩石壁立,甚为感慨,于是,袁滋就挥笔写下此行经过,并把它刻在了崖壁上。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唐袁滋题名摩崖”。
<p></p>  袁滋摩崖题记刻于豆沙关,至今已有1211年。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关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p></p>  唐袁滋摩崖其书写方式独特,与彝族文字的书写方式一样,可谓一脉相传。这是唐朝恢复中原与云南的和好关系,结束战争,派使节路经昭通,到大理册封彝族首领异牟寻时留下的摩崖石刻。石刻从左到右排列,从上到下直书,汉文,除“袁滋题”三字为篆书外,其一为楷书。若用古汉语书写方式去识读,则很难读通;如用彝文的书写方式去识读,则一读便通。
<p></p>  全文8行,120 余字:“大唐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土吐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承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袁滋题。”
<p></p>  1200多年前的人们是不会想到,那次他们的册封南诏之行,将成为五尺道历史中最精彩的一次上演。
<p></p>  一个民族融合的场景,把五尺道上一段最生动的历史记录下来。在这段历史中担任主要使者并出色地完成任务的袁滋,两唐书都作了记录。异牟寻上书归唐,唐王朝欲派出官吏时,因为云南路途遥远,艰难崎岖,其他官员都推诿,袁滋自愿请命,完成册封南诏的任务。
<p></p>  从石门关回望12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我们看到当年的那队从长安出发的人马还在五尺道上缓缓前行。就是1200多年前的这个唐遣使把一个伟大的故事写进了历史,把一个美好的和平愿望刻上崖壁。
<p></p>  袁滋摩崖作为研究唐代民族关系史、云南地方史和考证云南古代交通路线的实物证据,有着重要的价值,被誉为“民族团结的见证和象征”, 袁滋摩崖在书法史上也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其摩崖拓片被大理博物馆列为长期展品。1963年,为保护摩崖免受风雨的侵蚀,修建了风雨亭。1988年,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复制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长期展出。
<p></p>  五尺道上那队背影早已隐于历史的天幕。但是,在寂寥的五尺道上人们或许还能看到一队人马,在炎炎烈日中前行。
<p></p>  有了唐袁滋摩崖,五尺道上不仅多了一个人文故事,从此,一个朝代,一个帝王也就有了撼人心魄的一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昭通日报对五尺道的报道  行走五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