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江人 发表于 2012-1-24 17:21

《中国公路文化报》气与天通五尺道

本帖最后由 符江人 于 2012-1-24 17:33 编辑

      每一条古道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五尺道的故事可以从宜宾说起,可以从长江说起,也可以从秦始皇说起。这条途经宜宾、昭通至曲靖等二十多个区县,行程4千多公里的古道,经过两千多年的时光,繁衍了长江源头丰厚的文化,见证了几个朝代的兴衰,书写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传奇。
  官道过乌蒙
  穿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大山,五尺道绵延了1900公里,跨越了2200多年。多少重大的事件在这里发生,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在这里上演。这里有宜宾“西南半壁”的大观楼、南广古镇上的宋代码头、高县境内石门道上的清代“勒魁燕然”题刻、筠连县明代凌云关、盐津豆沙关上唐袁滋题名的摩崖,“皇木”晋京、银铜外运的碑刻,石门关前残留的39个深深的马蹄践踏的痕迹,神秘的人悬棺??从四川宜宾到云贵高原,这条古老的官道,成为秦朝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贵高原的历史见证。
  南丝路的文明之旅
  约在战国年间或更早的时候,西南地区就有一条以成都为起点的商旅之路,其中一条支线经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汉阳(今贵州赫章可乐)、味县(今云南曲靖)、滇县(今云南昆明)、安宁(今云南楚雄)至叶榆(今云南大理),与另一条走临邛(今四川邛崃)、笮都(今四川汉源)而来的支线相会合,一路往西,经永昌(今云南保山)出瑞丽而抵缅甸八莫,再到印度、阿富汗等国。这条路其实就是后来所称的“南方丝绸之路”。
  现有的学术成果已经证实,“南方丝绸之路”是以巴蜀文化为中心的,是我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这条交通古道,把中国的中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对西南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在“南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甚至通往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追溯起来,这已是4千多年前的事了。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当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交通和交流。到了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也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现代考古证实,“南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前面说过的,也是现在公认的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区的路线。
  另一条是东道, 即《史记》所载的“ 五尺道”。虽然曾有学者认为五尺道的起点在成都,但最新的考古调查,还是把这条古道的起点定在了道(今宜宾)。五尺道经南广镇(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止于味县(今云南曲靖)。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中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王。安阳王率领兵将3万人沿着这条线路进入了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了瓯骆国。
  五尺道上的历史足迹
  昔秦皇统一六国,为了加大对云贵高原的统治,皇朝开始在西南地区推行郡县制,在陆梁地置象、桂林及南海三郡。其中,象郡包括了不少原属夜郎及滇国之地,如毋敛(今贵州独山)、谈指(今贵州贞丰)、谈稿(今云南富源)、漏卧(今云南罗平)、漏江(今云南泸西)、同并(今云南弥勒)、宛温(今云南丘北)、镡封(今云南丘北、砚山西)、都梦(今云南文山西)、毋单(今云南弥勒、泸西西)、进桑(今云南屏边)、西随(今云南金平)、句町(今广西西林)等。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前219年)修建了从秦都咸阳直通今湖南衡山县境的衡山道。不久,秦始皇为对岭南(即陆梁地)一带用兵,又将衡山道延伸到湘南、桂北的九嶷山北麓。
  秦王此举,有效地控制了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为了便于向西南调遣军队,秦始皇派遣将军常??率领军队,筑路南下。因路宽五尺,故得名“五尺道”。
  如上所述,常??开通的五尺道,多数地方是对“南丝绸之路”上的道至味县段的拓宽和修整。衡山道及五尺道的修通, 使秦王朝将当时的夜郎及滇国纳入了大一统的范围。
  开通五尺道后,秦朝在沿途也设郡置县,派遣官吏,推行郡县制。秦在夜郎及滇置县的情形,主要是“因国置县”,如且兰、夜郎(今石阡)、(今遵义)、存阝马阝(今云南宣威)、铜濑(今云南马龙)、收靡(今云南寻甸)、味县、汉阳等十余县。
  可以说,五尺道修筑之初,是秦朝一条重要的战略要道。
  秦始皇死后,秦灭县废,五尺道成了云贵高原与巴蜀、南越民间通商往来的道路。巴蜀一带的商人将铁器、麾牛、盐、枸酱等生活必需品运至南方贩卖,也从南方购买药材、兽皮等转卖到巴蜀、南越市场。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唐蒙听蜀商说,南越曾“ 以财物役属夜郎, 西至桐师, 然亦不能臣使也” 。桐师即今云南保山, 已近滇西。可见, 在西汉初年由两广经贵州西部往北可达成都, 于水路从南越可通向夜郎之外, 从广西经夜郎、滇中可至滇西。云贵高原特别是夜郎正好处在南北、东西这两条道路的交汇点。这一特殊交通地位的形成, 无疑与五尺道的开通有着密切联系。如今贵州的省会贵阳市刚好在川黔、黔桂、成昆、湘黔等诸条铁路交小汇的枢纽站,这就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了。
  “烟雨人道,麾幢汉仪盛。途经五尺险,水爱双流净。上国洽恩波,外臣遵礼命。离堂驻驺仪,且尽樽中圣”。2300年,五尺道从历史深处走来。2300年,五尺道上留下历史前进的足迹。
  发现五尺道
  1991年,有云南籍学者在当地一大学学报上发表《秦“五尺道”新考》一文。文章认为,五尺道是秦代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而不是一条史家所谓的道路。然而,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观点一直存在争议。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2010年5月28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语气坚定,“五尺道是一条连接四川与云南、贵州三省间的一条交通要道,而不是行政区划。”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秦常之开五尺道,汉唐蒙之通南中,唐始称石门路,自今四川宜宾南行,经庆符、筠连,入云南之盐津、大关、昭通,以至曲靖。”
  2010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察研究院联合国家博物馆发起, 宜宾市委宣传部协办的“五尺道考古探险险考察”活动中,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考察团队,对五尺道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权威的大型考古探险考察活动。“第一,我国汉代之前,没有设‘道’这一行政区划的先例;第二,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没有任何记录;第三,历代史学家没有人将五尺道理解为一个行政区划;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实的考察发现,五尺道前后贯通,沿途文物遗迹众多,符合道路的所有条件。”经过认真的考察,并查阅相关文献,专家们一致认为:五尺道是一条道路,而不是一个行政区划。
  触摸人道
  2300年对人类繁衍来说,是几百代人的更替,在历史的长河里,却是一瞬间的过从。走在古老的石道上,考古专家们总有惊喜的发现。
  在云南境内的豆沙关一带,参与调查的专家在其附近发现了一段几十米长的五尺道遗迹,路面的石头上留下了深深的马蹄印记,见证着这条道路漫长的历史。让专家们震惊的是,2300年过去了,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没有丝毫松动。
  “几千上万块石头,经历两千多年,居然没一块松动,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民说,五尺道让他想起了古罗马大道。在他看来,尽管古罗马大道建筑技术堪称一流,但是五尺道与它相比,毫不逊色。
  遥想秦皇当年,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六合归一,天下称臣。何等英武!
  公元前250年,稳定了对巴蜀的统治后,秦孝文王开始经营巴蜀以南地区。李冰,那位因修筑都江堰而造福万民,遗荫千秋的蜀郡太守,又承担了开修人道的任务。起自人道县,溯横江而上的人道,直抵传说中蜀帝杜宇的故乡——“川中纵广五六十里,有大池泉水的千顷池”,此即后来的朱提、今天的昭通。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冰修筑人道,并非易事。何况川蜀之地,山高路险,石门若堵,绝壁如削,工程更加艰巨。富有经验和智慧的李冰想出了积薪烧岩的办法。好在那时的横江沿岸,最不缺的就是树林。李冰令人采伐一片树林,堆积于坚岩之上,点燃一把火,烈焰腾腾、大火熊熊,火焰炙烧过后,用水激之,坚硬的岩石变得酥松脆弱,开凿人道的工程得以进展顺利。据常璩《华阳国志》记载,李冰积薪烧岩,坚硬的岩基上留下了赤、橙、黄、黑、紫的斑纹,从上游朱提江顺流而下的鱼类,都被倒映于江水中五彩斑斓的岩影吓住了,“至此而止”,不敢越雷池一步。又过了20多年,秦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略通”云南,又派常??把李冰修筑的人道向前延伸至建宁,全长达1千多公里。
  在五尺道的考察途中,专家学者们还发现,为了防止道路塌方,当时的人们还在五尺道边上修建了大量的堡坎。这些砌堡坎的石头每块重达数吨,在当时的搬运条件下,将这些石头垒砌到指定的位置,实在令人惊叹。
  “线路选择也充满了智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与北方古道一般线路选择在河谷和山脊不一样,五尺道的部分道路位于山腰。其原因就在于五尺道必须穿越西南横断山脉,山高谷深,传统线路很难在这些地方落脚,为了减少施工量,当时的人们选择了尊重自然的办法,趋易避难,最终成功完成了整条道路的建设。
  专家一致认为:“五尺道是中国古代山区道路设计选线施工的典范”。它兼具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建筑技术高超,且文物遗存众多,所以,它是与古罗马大道一样,堪比长城、阿房宫、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   两千多年过去了,现代化的车轮辗过古老的石板,古老的人道只留下几段石阶。是不是只有沉静在大山深处的千年小镇、顺着山势蜿蜒在镇上红褐色石板、油漆斑驳的吊脚楼才记得那段历史?曾经骁勇善战、助周武王打得天下、被封为“ 侯”并获得封地的人,在民族消亡之后,他们的后裔是否还记得那条宜宾与嘉定府之间唯一的通道?
  “搬不完的叙府,填不满的昭通”   宜宾,位居四川省中南部,明时称“叙府”,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现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昭通,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扼川黔入滇之门户,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昭通资源丰富,而叙府交通发达,加之两地地理条件优越,都是产品争相流入之地。频繁的商贸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便有了“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之说。   在2010年的五尺道考古过程中,考古专家意外地在筠连县卡子沟的土壤里发现了一枚古钱币,这让专家们激动不已。要知道,在道路遗迹上发现古钱币的可能性非常小,其概率与现在在高速公路上发现一个钱包一样。
  经过清洗、醋泡等一系列操作,专家们最终从古钱币上的字迹上认定,这是一枚清朝嘉庆年间的钱币。“不在于这枚钱币本身有多大的价值,而在于它告诉我们,这条道路在嘉庆年间依然在使用。”考古专家的判断,丰富了五尺道的功能,也进一步证实了这条道路作为商贸通道的作用。
  其实,在对五尺道遗址的考察中,类似的发现还有很多。在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之间几百公里的五尺道遗迹上,专家们共发现100余处文物遗存,其中很大一部分,如石质的关隘、古桥、古镇等,还是首次发现。五尺道,这条古老的道路,不仅是一条军事道路,也是一条文化大路。
  虽然民间一直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说,但考察之后,专家们却得出不同的看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搬不完的叙府,填不满的昭通”,因为这样才更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实际情况。
  高院长认为,五尺道修通后,尤其是明代以后,宜宾水路交通日益发达,对昭通应该是贸易顺差,从四川经五尺道运抵云南的,都是云南人必须的茶叶、食盐、白酒、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而昭通则以煤炭等矿石居多,相比之下,这些沉重的商品很难通过狭窄的五尺道运到四川,所以,应该是“搬不完的叙府,填不满的昭通”。虽然学术届对这一说法还存在争议,但五尺道对川滇黔三省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并已得到充分证实。
  一端是“西南半壁古戎州”的叙州,一端是“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昭通,一条古道把它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马帮走过这里,车轮辗过这里,川西平原上久久地回荡着挑夫的吆喝声,云贵高原间时时响起商贾叫卖声。
  流动的洁白
  与秦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并称秦朝七大工程的五尺道,经由的地区虽山高水险,古人形容为“盘蛇七曲”,但据史籍记载,早在秦汉之际,五尺道已然商旅络绎,巴蜀也因此殷富,交易物主要包括笮马、僮、髦牛等。隋唐时期,五尺道被重修并扩建,改称为石门道。及至唐宋,石门道逐渐成为四川与云贵两省茶马互市、转运的主要通道。清代开放盐禁,五尺道与石门道的故道又成为四川井盐转输云南的通道,再度兴盛一时。五尺道也由最初的军事要道,演变为一条以运盐为主的商道。
  正如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马克.科尔兰斯基的著作《盐》中所描叙的那样,“盐可以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相关,盘根错节,交织百态。盐,这个为古希腊吟游盲诗人荷马所称道的‘神赐之物’,似乎具有某种令人惊叹的伟大力量,让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的种族都坚信,它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
  四川是中国井盐的发祥地和最重要产地。
  早在战国时代,秦灭巴蜀,李冰被委派出任蜀郡太守,就开创了凿井盐的历史。北宋庆历年间( 1 0 4 1~1 0 4 8 年) , 古陵州井研县“土人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炼盐色”的记载,证明那时蜀地已有卓筒井采盐技术了。   咸丰年间,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遭到蹂躏,许多文物古迹被毁,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四川南方盐业却赢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淮盐运道受阻,不能运往湖北、湖南,清政府因此饬令川盐济楚,给川盐以广阔的两湖市场,并同时赋予优厚的政策。犍为,特别是富荣盐业得到迅猛发展。此即历史上第一次川盐济楚。到光绪初年,发明了宫保鸡丁的四川总督丁保桢奏道:“富厂产盐之多,远过犍为”。无论是后来的抗日战争还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条路上都流动着洁白的盐粒。五尺道旧线慢慢演变为一条盐道。曾经的石道上,人工背、板车拉或兽力驮,盐在大山之间流转。那些板车(当地人俗称架架车),遇到下坡道,拉板车的人用单腿猛划几步,突然腾空而起,板车和人保持一种危险的平衡,疾驰而下,伴随着吆喝声,十分壮观。越陡的坡,拉车人似乎越兴奋,炫技让他们享受明星般的礼遇。时光荏苒,公路、铁路的开通,让这些都成为记忆。
  凌云关前的思考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秦常之开五尺道,汉唐蒙之通南中,唐始称石门路,自今四川宜宾南行,经高县、筠连,入云南之盐津、大关、昭通,以至曲靖。”横座于高县和筠连县交界处一个山坳上的凌云关,据《筠连县志》记载,修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五尺道上的关卡建筑之一,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蕉村镇裕丰村境内,距离筠连县城25公里。关楼墙体由土石砌成,南北各有3道门框,均用条石砌成。关卡长17米、外宽7.1米,内长14.5米,内宽3.8米,占地面积120多平方米。关卡门洞呈卷拱形,虽然隘门已被毁坏,但门拴孔尚存。一座石关结结实实地“卡”在川滇交界的一个山坳处,是古代由滇入川后经筠连进出的四大关口之一,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据参加考古的专家们认定,凌云关是目前宜宾乃至川南保存最完好、最大的一处关楼遗迹。
  两千年,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上,残留的马蹄印见证了这条路曾经的繁华。而如今丛生的杂草、遍地的瓦砾、裸露的黄土,因为没有路,筠连镇、巡司镇、高县蕉村的乡民被山坳阻隔,往来不便。现代化的生活需要更便捷的交通,畅通的交通需要优质的公路。在高县的公路规划中,裕丰村至筠连县莲花村的快速通道正好从凌云关“身”上经过。2011年4月,考古队对五尺道考察进行到凌云关时,这条快速通道已修了一半,距离古关只有50米。如果工程进展顺利,只需要1个月时间,这座古关就会从地图上永远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条长约4公里、宽约3.5米的公路。   站在古关卡前, 参加考古的专家感慨万千。曾经有多少脚夫驼马从这座关楼下通过?关楼的石缝间,刻着多少往昔的记忆?马帮行过,烟尘散落,古关依旧,物是人非。从考古的角度看,凌云关对研究古代地方政府道路管理方面很有价值,堪称古代山区道路设计选线修筑的典范。从现代人类活动的方面看,古关所在地正是公路规划的最佳走向,打通蕉村镇到莲花村的便捷通道,是两地村民多年的愿望,公路建成后,将结束乡民赶集、寻亲翻越凌云关或辗转绕道川云公路的奔波之苦。 一端是文物遗存,一端是现代公路,地区发展的天平应该向哪边倾斜?如何才能在保证发展的同时保护历史古迹?考古专家大声痴呼保护历史遗存,公路部门也积极配合调查研究。一直关注此事的宜宾市市委书记杨冬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给予回应,要求高县宣传部门负责人进一步调查,并在短时间内拿出方案。杨冬生表示,为了保护五尺道上的遗迹,公路一定要为它们让路。很快,在相关职级部门紧急协商后,高县最终决定将公路改道建设,凌云关遗址得以留存,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县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仅裕丰村至筠连县莲花村的快速通道为避让凌云关而改道一项,工程费用就比预算费用多出20多万元,但公路部门还是作出让步。同时,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也想方法设计筹集资金,填补缺口,力保现代公路早日完工。
  两千多岁的五尺道,因战争而筑,因商而兴,因商而流传,最后又因商被遗弃。
  两千多岁的五尺道,写满故事的五尺道,还有多少旧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公路文化报》气与天通五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