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转帖]跑官的为何专找县委书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无言 时间: 2006-8-9 21:51
标题: [转帖]跑官的为何专找县委书记?
跑官的为何专找县委书记?
作者:王希忠
7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宜君县委书记熊晖在休息室大门张贴的一张告示,在该县政坛掀起不小的波澜。为防止部分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个别领导干部说情当说客,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据《新京报》8月9日报道) 一个县委书记能公开地拒绝跑官要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官员的道德自觉和为官操守,令人钦佩。据说,这一做法还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的肯定。但是,笔者感到更多的却是忧虑。因为,县委书记的封门谢客之举,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跑官要官问题的严重程度。 首先,如果不是到了不堪其扰的地步,县委书记不会公开张贴这样的告示。近几年因为买官卖官落马的官员已有不少,而坊间更是流传“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光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顺口溜。可见,跑官要官已不是个别现象。而县委书记贴告示这件事,更像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公开宣示,这同时也是表明,淤泥的存在已成气候。 其次,当县委书记需要靠告示谢客,表明正常的禁令已处于失效状态。面临换届,中央有明确的禁令,其中一条就是不许跑官要官,而地方也有不同形式的传达和重申,相信陕西省也不会例外。告示的出现,至少表明县委书记对禁令的效用是持怀疑态度的。从功用上说,告示是县委书记与来访者的一份非正式要约:只有不是跑官要官才予接待。而中央的禁令则是一份正式的“合同”,其执行容不得半点折扣。告示的出现,显示的正是禁令的执行存在问题。 再次,当官员的道德感成为最后一道屏障,表明约束官员的制度出现了问题。没有任何法律或制度要求县委书记贴这样的告示,依凭的只是个人的道德感。熊晖书记的做法可能导向两种结果:一是无人响应,这样告示只能约束他身边的人;二是别人纷纷效仿,则告示的效用会随着普及而逐步变小。因此,就正常秩序的维持而言,这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能是制度真正“硬”起来。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告示揭示了权力集中之弊。跑官要官为什么找县委书记?就是因为县委书记掌握任免大权。一个落马官员曾感叹,“当书记就是比县长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也许贴告示的熊晖将跑官者纷纷上门看作苦恼,但也有很多人将此看作是发财的良机,“卖官书记”张改萍当属此类。因此,要从根本上避免贴告示谢客这类事情的发生,有一点是绕不过的,那就是真正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而且,不能再在选人上强调什么“组织意图”。事实表明,组织意图,往往会演变为“领导意图”。
作者: 符江新诚摄影 时间: 2006-8-9 22:37
顶
作者: 木吉他 时间: 2006-8-18 11:51
顶
作者: 楠竹桠 时间: 2006-8-19 18:38
和夜总会挂牌不卖淫有异曲同工之妙!!!
[em05][em05][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9 18:39:04编辑过]
作者: 事实说话 时间: 2006-8-24 14:31
不管怎样,该书记真心也罢,作秀也罢,绝对应表扬,能这样做是难能可贵的,中国的官场太暗,“千年文明”造就的腐朽思想需我们共同努力很多年才能改变.思想----政治---现实,不断轮换.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