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诗评《黄土高坡的酸曲儿》 [打印本页]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2-12-22 21:27
标题: 诗评《黄土高坡的酸曲儿》
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2-12-22 21:29 编辑
黄土高坡的酸曲儿
一一欣赏陕北信天游情歌的艺术美
源上泉
到过陕北的人,都说自己走上了原生态音乐的天地。陕北的山,茫茫苍苍。陕北的水,陕北的黄土,静静的流淌着原始而粗狂的音乐。陕北的歌谣,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陕北的庄稼,浸泡着爱情的原汁。
陕北是民歌的摇篮。也是情歌的花苑。陕北的情歌,根植了那厚重的黄土,从耿直而粗犷的民俗歌手口中唱出来,便产生了信天游的多彩文化。这文化又在陕北人世世代代的情爱中发酵,酿出了更加斑斓的原始的近乎于直率纯真的酸曲儿,从黄土高原一路唱来,掠过山峁,便撞上拴羊肚儿头巾的汉子们,放开喉门便吼了起来:
哥是天上一条龙,
妹是地上花一丛。
龙不翻身不下雨,
雨不洒花花不红。
这歌,得唱酣畅淋漓,勇敢大胆。
穿蓝花花的女人,踩着调子也对了起来:
夜夜听见马蹄子响,
扫炕铺毡换衣裳。
听见哥哥唱着来,
热身子扑在冰窗台。
听见哥哥脚步响,
一舌头舔烂两块窗……
这爱啊,这么多煎熬,这么多心跳,这么多炽热!
男人唱歌,总是山盟海誓:
只要和妹妹搭对对,
铡刀剁头也不后悔。
女人唱歌趣中有味,充满一片痴情:
眼睛仁仁想你哩,
看见人家当成你。
陕北的民歌总是生活的反应,心事的绝唱。它唱的是那么真实而实在,唱的是粗犷而不俗,通俗而自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得”。陕北的酸曲儿正是从善爱人的胸怀中自然酝酿出来的自然曲儿,无论从什么方向去聆听,都聆听得不禁使人脸红,但却是那么健康的美。
骑上毛驴狗酸腿,
半夜里来了你这个勾命鬼,
搂住亲人亲上个嘴,
肚子里的疙瘩化成了水……
在那七沟八梁,在那庄稼地里,秘密挂着红枣的大枣林里,这些飘着灵魂般的酸曲儿,不是也撩拨着听歌人情感的浪潮奔涌?
相思是爱慕中的一枚青果。又一直是千古吟唱的绝响。由此,不由使人想起《上邪》民歌《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哀。
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古代女子忠于情人的自誓之辞,唱出爱的心声。冰心的《相思》,读来格外撩心动人:
躲开相思,
披上裘,
走出灯明人静的房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枯枝——
在雪地上,
又写遍了相思。
相思的苦痛,被诗人描写的那么细腻和含蓄。可你听听陕北人却铆足劲地,把吃高粱和小米的情愫融入到相思中去:
想你想你实想你,
三天没吃一颗米。
整个夜也成了相思的海,多少男男女女都在里面凫游。
前半夜想你点不着灯,
后半夜想你翻不转身。
这些灵性的语言都滴答着一种生活的原汁,都浸透着粗野的雨露。看此粗俗,读来却深感真而美,给人以愉快和美的精神震撼。难怪王维国说:“粗服不掩国色。”(《人间词话》)
走进陕北,就走进了酸曲儿中。说不定你走着走着,走进那些酸枣林,与“山羊绵羊一搭里走,我和妹妹手牵手”呢……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2-12-25 13:28
跟随老师的笔触再次领略了陕北那些名曲的韵味。感叹老师的鉴赏水平。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