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在广西艺术学院为同行教师示范,忘了看美女。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权书画    时间: 2013-1-27 18:46
标题: 在广西艺术学院为同行教师示范,忘了看美女。

作者: 松鼠    时间: 2013-1-27 21:3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特有的品性,如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风霜雪压、随处而安、怡然自得,自然与人们的伦理道德意识、审美观念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精神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刚正之节
  竹秆挺秀、刚正有节。注重气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气”是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节”是一种人格;“气节”指人应有高尚的精神情操,不取媚于权贵,处危难之境仍恪守刚直不阿的人格。“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节”的人格美特征,正好从竹子的自然物性中体现出来,受到了人们的崇奉和礼赞。
  2.虚心向上  

       竹子因其有节,节中空虚,能虚心自持,秆挺直不弯,节节向上,直达青云。故此,历代文人借竹比托自己虚心谦让的美德,诚如白居易《养竹记》所说:“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细瘦修长、拔地而起,直立云天,唤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激起人们奋发昂扬的情感,赋竹予不同凡物的凌云壮志。“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之虚心自持、坚忍不拔的品格,一直受到了中国人的礼赞,借其激情励志,壮气奋发。

3.柔韧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柔韧精神,它包含着谦和、宽容、敦厚、忍让等内容。竹,身处逆境,仍能处之泰然,随遇而安,屈而不折,正充分展现出“韧”的品性。郑板桥笔下的竹,更是具有身处逆境,伏而不折,顽强奋争的柔韧品性特征,如题《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作者在逆境中悟到的人生哲理;乱石中的竹是其化身和写照,是其坚韧品格精神的体现。  

      4.孝义精神   

      竹子因其枝秆擢秀相依、竹根连根而生的特性,与中国人传统的孝义观念相吻合,受到了中国人的尊崇,丰富了中华竹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了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孝义精神。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慈竹赋》一文,赋慈竹的特征是:“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恐独秀而成危,每群居而自守。”可见,慈竹这一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文人们的眼中却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成为母慈子孝、兄弟亲情的孝义精神之象征。元人郭居敬编《二十四孝》将三国时孟宗“哭竹生笋”的行孝故事辑录,以此弘扬孝道。

愿楼主 画其物,行其道。。。。。。。
作者: 张权书画    时间: 2013-1-27 21:53
辛苦了。已拜读雄文,深有感触。
作者: 健哥    时间: 2013-1-28 15:22
未来的齐白石
作者: 胜天镇之葆光    时间: 2013-1-28 16:29
很内敛的君子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3-2-2 20:00
张兄学成归来!祝贺!
作者: 张权书画    时间: 2013-2-3 19:22
谢谢朋友,祝开心。捡点皮毛都要被车抖掉了。。祝朋友安好。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3-2-8 14:31
有点得不偿失哈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