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到来,正在横店拍摄或已经拍完的抗战剧依然有增无减。用编剧高满堂的话说,“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抗战题材为什么年年火爆?曾与张纪中搭档、创作过新版《西游记》剧本的编剧高大庸直言:题材安全,收视又高,当然受宠。
26岁的“横漂”史中鹏最近突然成了网络红人,原因是他因为扮演日本兵,一天竟然在不同剧组“死”了8次。2012年,他总共参与演出了30多部抗战戏,演了200多次日本兵。表面上看,作为群众演员的这位很“受伤”,不过背后折射出了一个现象:在缺乏新颖剧本和题材的时候,千篇一律的抗日剧纷纷上马,为的只是一个争夺眼球的过程。
抗日剧“三宗罪”
抗日剧数量如此惊人,但质量却遭到网友吐槽,许多人直指一些剧中的夸张手法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有网友就列举了目前抗日剧的三宗罪:第一宗罪则是抗日剧武侠化,一部《抗日奇侠》横空出世之后,抗战剧开始“武侠化”,在这些作品里,你能看到抗日英雄仿佛李寻欢附体,飞刀敌炮火,秒杀数百人。奇怪的是,这些剧情夸张、超乎逻辑、与历史相去甚远的抗战剧,收视却常常拔得头筹。另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抗日武侠剧”《利箭行动》随之面世。剧中,不仅有飞天打斗的场面,甚至出现了比子弹跑得快的奇人,被观众归纳为“凌波微步+小李飞刀”。而《飞虎神鹰》里“元芳”张子健饰演的燕双鹰,总是穿着一件黑风衣神出鬼没出入任何地方,更能飞檐走壁一人干掉对方多名狙击手,甚至还会修枪、做炸药,特别是在舞厅里搞的那套液压传动的自动机枪阵,让观众惊呼“远超007”、“秒杀未来战警”。
第二宗罪则是偶像化,去年下半年,多家卫视一口气推出抗日偶像剧,吴奇隆、周渝民、刘恺威还有朱雨辰,他们的加盟让战争剧立刻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力捧,观众平均年龄被拉低10岁。在这个偶像化过程中可以看到,《向着炮火前进》的吴奇隆抗日顶着飞机头耍酷,而《冷风暴》中的朱雨辰更像是在走秀,其衣服都是巴黎时装周的走秀款。
第三宗罪则是鬼子脸谱化。26岁的“横漂”史中鹏近日成了网络红人,因为“鬼子”演多了,他总结出的经验是“越猥琐越好”。史中鹏说,剧组选演员的时候,会专门挑一些相貌较丑的、看上去有点凶的人来演“鬼子”,所以每次面试时,他只要把背缩起来,眼睛拉长,做出一副凶狠猥琐样,就容易被选上。
摘自燕赵都市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http://www.**.cn/guangzhou.htm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