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已成为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这本无可非议,但由于不良的评价机制和领导的工作偏差,必然会产生许多副面影响.
大家来谈吧.
就怕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不实事求是,又造成老师们的牢骚满腹哦!
领导啊,您们找找老师们的牢骚根源没有??
难道老师天生就是牢骚客吗?天生就该让人瞧不起吗?
楼主说的不错.
抓教学质量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评判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问题.也就是楼主说的评价机制.我认为应从同级、同校之间进行评判。
大家来顶啊!
我希望凡夫式的人物越来越多.
我想,作为教育界的领导,一定会拿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方案来的,过去的也已过去,我们还是应该乐观一些。
不过我们的领导倒真应该考虑楼主的建议,先考虑幅面再去实施,事半功倍当然好。
溜一转。我走
路过
课堂效率标准"做为过程性评价很好
课堂效率标准的制定怕要组织科研攻关才拿得出来,一节课评价涉及的教育理念、课标精神的实际运用,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的问题,有时理论上的东西要转化为实际操作行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说拿出来就拿出来!就是一些单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品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何况我们的对象是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学生!
笔者以为当前没有更好的评价标准之前,一节课的质量好坏就以以前的一些课堂评价标准来考核就可以了,当然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寻找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另外,我始终认为,以一节课的好换坏或者“效率”高低来评价一个老师的优劣是不完全科学的,能上出一节好课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吗?
再说现在我们教师队伍无论从文化程度、教学基本功、思想素质,各方面都是参差不齐的,这有历史的因素。我们在提倡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方式既推动社会和事业的快速发展,又要注意各个层次的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切身利益。
答牯牛石同志:
事件因我而起,我认为有必要对此做一些说明.
首先,牯牛石同志说得对,课堂效率标准的制定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我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教师提供一个新的实效性课堂模式、为行政部门的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可行模式。这应该是更科学的一种设想,如果成功,它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放弃。
牯牛石同志说:“ 以一节课的好换坏或者“效率”高低来评价一个老师的优劣是不完全科学的,能上出一节好课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吗?”
的确,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对。我想,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教师才能达到的,课堂效率高的老师肯定是好老师。高效是无止境的,是我们应该永远追求的方向。因此,我们应从现在的认识水平出发,制定课堂效率标准,再努力去实施,再不断去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您的看法是不是有些偏颇?
您的最后一段我就不祥解了。您这里说的与高效教学无关,但高效的管理却包含了您说的内容。
在大抓教学质量的今天,我们不努力解决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那质量岂不成了空谈?
时下,我们的管理还停留在只看分数的低级阶段,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
与您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我很高兴。

就是,我认为成绩作为评价体系最好,那样的话,那些当官的就没有什么话说了,自己都整得不好,还有脸说别人吗?
领导就是比老师高明,不然咋叫领导?
哈哈哈哈………
作为一个领导就是凝聚精神的标杆、遵守规则的模范、机制的倡导者。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