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随笔:“日本话”与“傻儿观众”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大桥 时间: 2013-8-4 17:50
标题: 随笔:“日本话”与“傻儿观众”
随笔:
“日本话”与“傻儿观众”
王大桥
曾几何时,屡见抗日战争影视片中日本兵讲日本话,国人厌恶斥责声连连,为此,影视界曾一度有所收敛。而今,又见正在热播的不少抗日战争影视片如《独狼》、《 风影》( 见四川台一、五频道) 等电视连续剧中,日本兵和官员均从始至终讲着青一色纯正的日本话。广大观众又颇有微词;笔者痛心疾首之际,不禁感慨系之!
记得从前在城镇农村亲友家作客,茶余饭后常与朋友和亲人们聚在客厅或堂屋看电视。剧中的日本兵亦讲着青一色的日本话,年高的老人们常诘问我这个“文化人”, 问日本人说的是啥子内容,我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因为我亦不懂日文。尴尬之际,我只好说,你们看屏幕下面的字吧。老人们有的说,没读过书,不识字;有的说,文化低,认不完字幕上的字;有的文化稍高些,但年老眼花,说字幕上的字“一闪就沒了,根本看不赢”!情急和愤懣之下,大家纷纷抱怨地说:“这些导演在干啥子!简直把我们当傻儿观众么?”
怎么不是呢。语言是交待剧情的工具,剧中人物说的话都听不懂,字幕又“一闪就沒了”,你还傻痴痴地望着荧屏,你不是“傻儿观众”才怪!
当然,影视剧导演或制片人希望能更逼真地塑造和重现历史人物,使剧情更加贴近真实贴进生活,让剧中人特别是主要或重要的人物说本地方语言,其良苦用心和初衷是好的,也无可厚非。如我们的伟人陈毅,在很多影视片中都是操的他本人的地方口音,既增进了亲切感,又浓厚了地方色彩,而且绝大多数观众都能听得懂,这是观众所欢迊的,也是成功的。但也不能滥用,如果一个影视剧如近日热播的《寻路》(央视一套)中有众多的重要人物和伟人,这些人都各讲自已的地方话,南腔北调一大堆,如同一锅大杂烩,有些省份和少数民族的地方话,外省人根本听不懂,一团糟,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大多数观众排斥和不喜欢的。
国内人物尚且如此,外国人物就更忌讳在剧中说他们本国话了。当然,外国人物偶尔说一两句,增加点色彩和气氛,也是有必要的,无伤大雅。但如果整个剧都在讲他们本国话,就完全没有必要。例如电影《白求恩大夫》,如果白求恩整个剧都在讲美国话,那只有拿到美国去放映了!中国人一定会嗤之以鼻,弃之如弊屐,无人理会。所以,抗战影视片中,日本人都说日本话,无疑是浪费资源,事与愿违,说得难听一些,是对广大中国观众的愚弄!
众多的历史伟人们在绝大多数影视片中,都说的是普通话,日本人说说普通话又有何妨?
愿我们的编导和制片者们,不要再犯弄巧成拙和好心办坏事的错误,不要再让我们的观众当“傻儿观众”了!
王大桥 文
2013年8月2日
作者: 南广河渔家 时间: 2013-8-4 18:36
好,很好,非常好!
作者: 流浪在庆符 时间: 2013-8-5 10:56
我也来顶一下..
作者: 窗外的微笑 时间: 2013-8-6 21:36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3-8-14 23:35
体味入微!读来颇有感触的文章!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