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琢磨 [打印本页]
作者: 泠雪草堂 时间: 2013-9-2 11:48
标题: 琢磨
本帖最后由 泠雪草堂 于 2013-9-2 11:58 编辑
2013年8月31日,从北京回,哥哥送我一块石头。
石头放在书房已一天了,我满脑子就是想着怎么处理它,哥哥送给我是用来做砚的,
此石为山东本地的徐公石。徐公石产于山东沂南县青驼镇南10公里处徐公店村附近的砚石
沟,此石早在唐宋时就享有盛名。据传,唐代徐晦赴京赶考,途经此地,偶然拾得形色可
爱的石片,试磨成砚。在京会考时适逢天寒,砚墨结冰,考生均受影响,惟有徐晦砚墨如
油,书写流利,一举考中进士,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休官后缅怀奇砚,定居于此地,被
誉为徐公,村名遂改为徐公店,砚石名为徐公石。
且不说传说是否可信,但足见此砚石也算是江北名石了,如我匆匆下刀,怕是有暴殄
珍物的嫌疑,也辜负了哥哥的心意。他得此石已数年之久,一直未曾动刀,今日送与我,
我又怎能不知怜惜草草为之。
搬到洗刷间,用水将浮尘洗刷干净,放在书案上细细端详,此石体型硕大,长约45厘
米,宽约30厘米,呈扁豆状,通体淡黄泛绿,观之温润可人。环石一圈典型的钟乳状石皮
,很容易让人从众多的石头中轻易就辨认出徐公石。石的一面是人工切割平面后残留的痕
迹,另一面则保持着石头原来的样子,非常平整,自然的石花黄中有红斑点缀,自然美丽
。
徐公砚在我的书房里还有几块,都是友人所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只是友人情谊
是一样的温暖。煎熬了一个白天,最终决定从石头的人工切面下手,先打磨出来看看效果
,此举一举两得,一不伤害原石的整体,二是抛光后可更清晰的看清石头材质。徐公砚石
就颜色分类就有有蟹青、鳝黄、沉绿、橘红、黑、紫、褐等色,五彩缤纷,常有冰纹、刷
丝纹、彩带等天然纹饰,非抛光后才可见真容。
浸水粗磨,随着石浆慢慢流下,混沌水中,渐渐可见蟹青之色,偶有橘红色斑闪现,
不免心中有些激动,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箴言也。打磨石头是慢工细活,心急不得,
平推磨石,保持抛光面的平整,积石浆处是凹陷处,须反复整体研磨,直至表面不留淤积
石浆,才算抛面平整。我喜欢这种全手工的研磨过程,尽管耗费时间和体力,但就是这个
研磨的过程,让你深刻体会到无数古代的能工巧匠,就是历经了这样艰辛的过程,才将一
件件精美的玉器呈现在世人面前,流光溢彩,精美绝伦。而磨玉之辛苦比磨石更甚。
冲水精磨,时间过去一个小时,粗磨基本结束,砚石已初见姣好风貌,原先略呈淡黄
的切面,经水浸粗磨后已见蟹青之色。换一块2000号的砂棒继续研磨,去掉粗磨时留下的
痕迹,不过几十分钟,整个研磨面就光亮起来,浅浅的黄白色浆水中,一副图画若隐若现
,初看你变不难看出那是一张美女面容,那薄薄的浆水随着研磨荡起的水波中如薄纱一般
飘动,薄纱后是那张楚楚动人的女子面容,仿佛自海市蜃楼,似近若远,如梦如幻。这种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受,非亲身体会而不能言表。
此一瞬间,我又暗自庆幸,事前幸好自己没匆匆下刀凿石,不然,我将与这迷人画面
失之交臂,再难寻觅。多一份耐心就多一份收获,也许事先那种着急下刀却又辗转反侧的
煎熬,正是一种冥冥中石头给我传递的一种信息,那是一种渐渐袭来的内心感受和视觉享
受,足够的等待,反复的琢磨,慢慢的清晰,深深的感动,在这个研磨的过程中,体会从
朦胧到清晰,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我总相信凡事总是过程重于结果,相同的事,万千的
感受和收获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
4个小时的研磨结束,取清水净石,擦干石面,更多的惊喜扑面而来。端庄女子撩开
面纱,皓首千秋尘风里,含情百代明眸中。局部更有“残卷未尽思乡意,书痕尚有淡墨香
”,更有“漫漫黄沙边关月,悠悠红霞四海云”
千古往事封存在记忆深处,多少故事世代流传,茫茫人海难见昔日旧景,多一份琢磨
,多一份思考,走得太快会错过很多风景,行得太远也许留下的只有苦涩,走走停停,停
停看看,看看想想,其实回味不见得就是沉迷过往,遗憾也许会增添前行的动力。
癸巳 秋
泠雪 于 草堂随笔
-
microMsg.1377871166355.jpg
(356.43 KB, 下载次数: 3)
-
mmexport1378044571600.jpg
(87.77 KB, 下载次数: 1)
-
IMG_20130901_232440.jpg
(95.56 KB, 下载次数: 1)
-
IMG_20130901_231150.jpg
(48.7 KB, 下载次数: 1)
作者: 流浪在庆符 时间: 2013-9-2 12:15
向楼主学习
作者: 三千青丝 时间: 2013-9-2 19:55
喧嚣浮躁的世界,难得此番细细琢磨的心思。俺在图中倒没看到美女的,美女在楼主的心中~~~~
“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3-9-3 10:51
"走得太快会错过很多风景".好一份闲情逸致!
作者: 淡雅 时间: 2013-9-3 14:12
有一个眼睛。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3-9-4 10:02
跟随你的笔触了解了一门高深艺术。感叹你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沉醉其中而获得的乐趣我们不得而知。金石篆刻艺术,那份岁月的虔诚中获得内心平静的心境让人敬叹!
谢谢草堂带给我们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作者: 泠雪草堂 时间: 2013-9-4 16:35
呵呵,另一只是烟熏妆
作者: 泠雪草堂 时间: 2013-9-4 16:37
生活的乐趣在于不断地学习,事无大小皆学问。努力做个有心人,谢谢心雨鼓励。我的文字仅仅是记录,算不得文章。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