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事实并非那么糟 [打印本页]

作者: 中秋情缘    时间: 2013-9-6 11:31
标题: 事实并非那么糟

    周五,难得没有召开周会,忙碌了一周的同事们早早地离开了校园,办公室差不多只剩下我一个人。就在我打算离去的时候,门口走进一位中年妇女,一进门,她便喋喋不休地同一起走进办公室的班主任说道开来,听得出,她是在跟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那声音充满了焦虑、怨怒和无奈,更多的还有“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她夹杂着哭腔的抱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忍不住折回头瞅了她一眼,好家伙,那憋得通红的眼睛就差没泪流成河了。这个妈妈一再申明,作为父母,平日里他们对孩子虽然一直都是“严厉管教”,但还是常常对孩子“老是犯错”倍觉不堪。作为家长,我香蜜湖娱乐城 http://xmmihylc.org/是理解她此刻复杂心情的,一方面的确因为孩子犯下了错误心怀忐忑,所以极力想表达自己非常支持学校教育的心情,但另一方面,潜意识里又强烈希望通过近距离的沟通交流,能够博得老师的宽容与理解,消除因为孩子造成的尴尬与不悦。
    也是她的情绪太激动了,竟突然情不自禁地嚷出了一句:“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说真的,那话让我浑身都不自在,这是一个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多么无助的母亲啊!但是,“心理问题”可真不是随便闹着玩儿的,幸亏那孩子不在面前。
    “您不能这样评价您的孩子!”我终于忍不住插了一句,“可能是我多嘴了,但是您这样看问题对教育您的孩子一点儿好处都没有,相反,他会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更加自暴自弃的。”
    听了我的话,这位妈妈瞪大了眼睛迷茫地看着我,似乎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索性跟她交流起来,建议她可以暂且放弃对孩子在学习上的过高期望,先从对他的心理疏导入手,不要总是咬着他的缺点没完没了,甚至不自知地去夸大,而要努力发现他身上的优点,适时地、真挚地给予表扬。因为,恰如其分的夸赞有时候是提出要求的另一种表现,只不过,后者更多体现的是枯燥的说教,是强迫孩子达成的“命令”,而前者则常能够意想不到地激发出个体发自内心渴望达到的愿望。
    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她,我也是个母亲,一样艰难地摸索在“育子”的路上。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时,我们很多人常常都忘记了自己也曾经“孩子”过,事实哪有那样糟糕呢?当他们因为认知局限犯错时,需要的是我们能够理性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可能性,然后给予正确的引领,而并非不负责任地随意乱贴足以伤害孩子健康心灵的标签,要知道,孩子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坚强,更不会像成年人凡事常会三思而后行,如果我们硬要拿那些所谓的道德、礼仪等等标准对其行为一锤定音,岂不是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
    谁敢说曾经的我们没有偶尔搞些恶作剧戏弄他人?或者因为一点鸡毛蒜皮跟别人闹过矛盾?可是,今天的我们不一样以健康的是非观谨守着道德、礼仪和规范。有时候我真的很迷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的教育为什么非要拿“好孩子”、“乖孩子”等等标准去约束每一个人,然后尽力把所有孩子打造成“一类人”呢?倘若有不达标的,往往会被冠以这样或那样的“罪名”,结果,爱说的被迫箴言,活泼的强制斯文,有不同见解的,也只能唯唯诺诺地遵从既定的标准,可是,我们却误以为这才是成熟的表现。殊不知,有时候正是这些不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成了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退一步说,倘若孩子真的不小心撞上了心理疾病,即使所有人都采取了放弃,但是,作为父母——孩子最亲近的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坚守,努力将伤害降到最低博狗亚洲 http://zbbgyta.org/,因为,在无助与绝望面前,伟大的亲情是一堵坚实的挡风墙,是最后一方明媚的蓝天 ,更是永远亮在孩子心头温暖的灯,它能给予孩子的,是一种能够在艰难与黑暗中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力量和信念。

作者: 流浪在庆符    时间: 2013-9-6 13:42
发发呆,回回帖,工作结束~

作者: 天大地大我最大    时间: 2013-9-8 13:48
啥玩应呀

作者: 窗外的微笑    时间: 2013-9-9 11:29
呵呵。。。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