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一个抗战老兵的百年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夜饮石门    时间: 2013-10-18 18:44
标题: 一个抗战老兵的百年人生
本帖最后由 金线岭 于 2013-10-19 08:04 编辑

                       一个抗战老兵的百年人生

           2013年10月18日下午。踏着一地泥泞,金线岭网友社区网友走进可久镇高坡村高坡组。看望一名已届百岁的老人,这名老人是一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我们去时,老人的养子去地里劳动去了,老人孤单单地一个人坐在檐坎上,无言地望着雨后的大山和屋对面那颗百年老黄桷树。
        和老人的谈话,从檐坎上到屋内桌上,老人耳朵不太好了(耳背),和他的谈话,完全靠在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听见。老人由于年高,对往事已经很模糊了。有时记忆混乱。但通过近3个小时交谈,大致了解到:
       他叫王世兴(心),出生于1917年6月12日(复原军人证书上出生日期为1910年年8月)。老人告诉我们,他是可久镇高坡村高坡组村民,家里贫穷,只有父亲早亡,和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为地主打长工。民国31年(即1942年),自己25岁,被抓壮丁拉去当兵。当时新兵集中后,从宜宾菜坝机场乘飞机到昆明,集训了二年。民国33年(即1944年),经贵州,到长沙与日军作战,战斗惨烈。后来日军投降了,他们部队在湖南的岳阳参加了日军受降仪式,日本人只要见到中国军人,无论是长官还是士兵,都向他们敬礼。
     内战时期,他们部队在华东地区与共产党部队作战。淮海战役时,他们部队在徐州会战中起义,他也参加了解放军,参加了解放战争,经历了渡江战役等战斗。后来,又参加抗美援朝,经历很多战斗(老人邻居告诉我们王世兴年轻时曾经告诉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曾经经历了七天七夜没有粮食的艰苦环境)。他记得的是是一次惨烈的战斗后,换防将阵地移交给366团接防驻守。
     1954年7月,王世兴光荣复原,结束了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回到原籍。回来后即担任生产队长,一直干了十年,1964年才卸任。回来后,王世兴娶了富农周某某的大老婆(解放后实行一夫一妻制,周某某两个老婆,与大老婆离婚后,大老婆改嫁王世兴)。由于没有生育,抱养了一个8、9岁左右的孩子做养子,现在养子都已经60岁了,老伴十多年前去世了,由于孙子们外出打工,如今王世兴老人和养子夫妇三人共同居住在乡下,政府每月发给老人630元补助金。
       老人的邻居告诉我们,王世兴回来时都45岁了,回来后就担任生产队长,他任副队长,两人是邻居,又是工作搭档,比较熟悉。王世兴很少讲述自己当兵历史,只是曾经偶尔说起过在朝鲜战场上曾经七天七夜水米未尽的事,但也没更详细地讲述过。
     根据查询资料,老人说他的部队是23军,自己所在的是23军直属队(营的编制)特务连。经查,解放军23军是华东野战军原4纵改编而来,确实参加了淮海战役,能印证老人的说法。解放军366团也确实入朝参战,也和陈述吻合。
      老人多次负伤,子弹曾经从右肩胛处穿透,右额头也曾负伤。他还拿出了华东军颁发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1949年4月21日)和全国政协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1951年)。其复原军人证明书上载明出生日期为1910年8月,证明是1948年参加解放军,部队是26军教导队。分析上述情况,老人在淮海战役起义后,加入23军,后来转入26军,参加入朝作战应该是1950年底左右,26军确实参加了二次战役(因为纪念章是1951年的)。
           岁月流逝,老人尽管已经苍老,但可以从满脸的沧桑里看出当年军人的英武之气。如门前的那株黄桷树,在皲裂的树干上刻满沧桑,但是依旧冠盖如伞,青葱依旧。。。。。
     









作者: 遐想2001    时间: 2013-10-18 19:21
高县人,扎起!

作者: MNBVCMNBVC    时间: 2013-10-18 20:49

作者: 星星的歌    时间: 2013-10-18 23:40
本故事没有虚构,
如有雷同,
确实存在。
作者: 彼岸    时间: 2013-10-18 23:46
想得周到!
作者: 转盘    时间: 2013-10-19 08:03
本帖最后由 转盘 于 2013-10-19 08:05 编辑

"1948年参加解放军,部队是26军教导队".1949年10月1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都享受离休干部待遇,他怎么一个月工资才630元啊?离休干部的其他待遇(如医疗费全部报销....)享受了吗?还不如一个普通退休干部!


作者: 素月凡心    时间: 2013-10-19 08:18
百年人生:唯此文而欣慰! 高县人的骄傲,愿老人健康长寿......
作者: 944065692    时间: 2013-10-19 10:10
政府也太不公平了,这样的老兵才给那么点点钱,现在吃低保的政府都给好几百,他们为国家做了些什么,政府完全就是养那么多懒人。像这样的老兵应该多给点才是,要不然以后谁还会去当兵哦。

作者: 没什么的    时间: 2013-10-19 22:13
路过

作者: 玩山人    时间: 2013-10-21 10:25
老兵的待遇确实少了,向老兵致敬。
作者: 南广人    时间: 2013-10-21 18:17
确实不错,顶先

作者: 悠然南山    时间: 2013-10-21 22:43
王世星老人我已经认识近四十年了。当时我那里当知青,他就六十多岁了。现在应该是百岁老人了,但政府不承认复员证上的年龄,只承认后来户口登记的年龄,当地村民都为他不平。
作者: 爲伱慹撯    时间: 2013-10-22 09:33
路过
作者: 石门幽兰    时间: 2013-10-22 21:06

作者: 振兴中华@@@    时间: 2013-10-25 00:01
向老兵致敬!强烈要求政府提高补助!完毕
作者: 瓜兮兮    时间: 2013-10-26 13:04
本帖最后由 瓜兮兮 于 2013-10-29 22:03 编辑

很感动,最大的感触就系:抗战老兵到头来还不系活的浪求造孽,为朝拼死拼活有鸡公的用!~
作者: 淡雅    时间: 2013-10-31 16:01

向老兵致敬!!!
作者: 过路的    时间: 2013-11-4 16:06
向老兵致敬!强烈要求政府提高补助!就是他老人家手上的奖章和证件就能说明一切。他老人家肯定还有不少遗失证件和奖章,再次向老兵致敬!向兵王致敬!这才是现实的兵王。敬礼。。。。。。
作者: 僰道哥哥    时间: 2013-11-12 18:49
向老兵致敬!
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