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有一种清明 [打印本页]

作者: 吴律师    时间: 2014-4-8 09:44
标题: 有一种清明
    编者按:这是一个初二年级的女生写的文章,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中选汲 了几首描写的清明时节的诗词,通过独特的眼光和自己对诗词的领悟,怀念那个诗词繁荣的时代,期待我们这个时代涌现更多更好的诗词。特此向朋友们推荐。

有一种清明
——纪念再也回不去的诗词时代
                                               作者:傅耀敏(初二学生)

       又是一年清明雨,不禁想起了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都说“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但这诗词已经不再流行的年代,从杜牧到王磐,与其说清明缅怀逝者,还不如说在纪念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诗词时代。
    有一种清明,会纪念回不去的诗词时代。
纷纷清明雨,断魂行路人
——悼念回不去的绝句
   清明微雨细霏霏,化不开那一抹淡淡的忧伤。雨打青石,寂寥的江南小巷里,踟蹰的脚步,只为悼念自难忘的伊人。一切太美好,只因伊人太匆匆,或许伊人本是俗世过客,不食人间烟火,便忘却尘世中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不经意地离开,淡漠繁华,挥霍的眼泪,仿佛踏入第五个季节。任雨湿衣吧,淡淡的寒意随着思绪的蔓延扩张,饮杯清酒吧,牛蹄声叩着青石板,优哉游哉的牧童,随意一点,那是——杏花村。
清明梨花风起,游子出城寻春
——悼念回不去的律诗
    第十七番花信风徐徐吹来,呵,原是清明!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倚楼观望,庭花自开无人赏,半城结伴郊外行,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乃“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兴起一时,执一书,一扇,去看看西湖吧。西湖浓妆,游人纵情,直至日暮,渐渐庸闹散去,一湖春色唯余禽鸟乐也。匆匆的游人们,为何要笙歌收拾去,留万株杨柳属流莺。
绿野晴天道,人倚秋千笑
——悼念回不去的词
  窗棂上,阳光镌刻一封无字的请柬,清明本是游春好时节,恰逢晴天,何不出去走走?可,凭栏远望,眉间思量,不知禁烟何处好?随性问朋友,答曰,绿野晴天道。晴空下,绿野的尽头,延伸到了何处?好啊,骑上一匹迫不及待的宝马,收紧缰绳,即刻出发!在路上,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见天上人间!欣然环顾自周,只见伊人斜倚秋千,回眸,飘动的衣襟,粉红桃花笑,弯弯月牙眉,只见双瞳如水。正在啼鸣的黄莺,你可知,你醉了春天!
  
    清明,就像齐秦的《纪念日》“伤心的日子,我定下一个纪念日”,这个日子,我想祭奠那些逝去的诗心,虽然,“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但请将最深处紧闭的灵魂,在清明这一天打开,用最虔诚的祈祷,祭奠永远回不去的歌诗时代。
有一种清明——亦足够。


作者: 南广人    时间: 2014-4-8 10:53
确实不错,顶先

作者: 玩山人    时间: 2014-4-9 10:01
如此文笔之高也,不象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4-4-9 23:18
清新淡雅细腻的文笔让我们眼前一亮!这种语言的表述方式是古代的,现代的,穿越时空的,穿越心灵的。有些文字,有些景致上的共识共鸣,好像无需划清时代界限。感叹如此喜欢并能游刃有余的将唐诗宋词里的句子引申开来化作自己的思想感悟,文笔如此柔美,这孩子内心世界该有多丰富,又该是怎样的柔情似水?继续下去,我仿佛看到孩子的更高的文学潜质!就文章的本身,一些物象的应用超过一个初二孩子的认知,但我相信她完全可从书本里大人口里了解的。很感概这孩子有如此文采,了不起!就算有指导老师,那也了不起。很欣慰能读到这样的文章!
作者: 星星粉丝    时间: 2014-4-11 08:50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作者: 观音坡    时间: 2014-4-11 08:53
我擦!我要沙发!

作者: 超爱美女    时间: 2014-4-12 21:53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