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念奴娇·符江宜庆路桥上 [打印本页]

作者: 素月凡心    时间: 2014-6-28 11:05
标题: 念奴娇·符江宜庆路桥上
本帖最后由 素月凡心 于 2014-7-12 15:40 编辑



念奴娇·符江宜庆路桥上

凭栏放目,看平湖晓月,水天同色。
望断东南无尽处,万岭千峰谁织!
碧水悠悠,汀篁簇簇,两岸琼楼碧。
湍流环绕,浪花冲岛喧汐。

回首追昔抚今,小城千变,百业争朝夕。
水仰银墙观广厦,石拱桥横南北。
铁塔高悬,机声不断,妙曲歌新邑。
目穷千里,眼前多少奇迹!


(韵字选自《词林正韵》第17部)











作者: 我爱你楼主    时间: 2014-6-28 11:50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作者: 南广滩头    时间: 2014-6-28 13:39
不错。立意较好,奋发上进。体式基本符合。意象具体清新。但在韵律平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现代人写古体诗的通病,但如果要提高则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语言上,词语之间缺乏有机统一,有些地方显得晦涩和生硬。
作者: 南广滩头    时间: 2014-6-28 13:59
你的作品平仄是: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基本上是符合平仄规律的,但是,诗词作品的最后一个字非常关键,平仄就不能随意变动。尤其是这种押韵不很明显的诗词,纯粹依靠平仄得到韵律美感。所以建议对有两句末尾不符合平仄规律的进行修改,同时要注意,古语的入声字现归进平声的,要尽量避免误解,做到古今协调。
总之,能做到向作者这样精心考虑平仄规律的,一要有十分的爱好,二要有十分的基础。有些写古体诗的人,竟然连最起码的押韵都没有意识,却要去写古体诗,整得四不像。
总的来说,懂平仄的人不多,包括大多数语文教师和中文专业学生,作者的古诗词底蕴是很深的,比较专业。但是,从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其实不常写,为了实现平仄合规,有拼凑的嫌疑,就是语言显得晦涩和生硬。怎么解决呢?告诉你一个办法——多写,熟能生巧。
作者: 素月凡心    时间: 2014-6-28 17:19
南广滩头 发表于 2014-6-28 13:59
你的作品平仄是: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谢谢老师指点,问好!
作者: 斌_斌    时间: 2014-6-29 09:50

作者: zsw123    时间: 2014-6-30 17:27
高县人,扎起!

作者: 南广人    时间: 2014-7-1 10:50
佩服佩服!

作者: 素月凡心    时间: 2014-7-4 07:44
南广人 发表于 2014-7-1 10:50
佩服佩服!

谢谢支持、鼓励!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