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讨论]潜规则支配下的“承诺怎能当真” [打印本页]

作者: 蜜糖    时间: 2007-3-15 22:00
标题: [讨论]潜规则支配下的“承诺怎能当真”

潜规则支配下的“承诺怎能当真”

作者:秦宁  发布时间:2007-03-15 16:22:54


    近两年来,绛县103名农民工讨要被拖欠的近13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向运城市委反映时,运城市绛县副县长写下书面保证:三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工钱仍然没影。而且,该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让农民工回绛县就算了,“写承诺的事儿怎么能当真?”(3月14日《新京报》)

  一句轻描淡写的“写承诺的事儿怎么能当真?”让人寒心———堂堂一县之副县长竟然如此拿承诺不当回事;更让人震惊———身为官员竟然赤裸裸地摆出这种糊弄百姓的姿态。从该副县长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其实压根就没有把承诺当回事,他也压根不认为忽悠民工是多大的事。从深处讲这折射出一个人所周知的潜规则。

  3月4日,在全国政协经济和农业界别联组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向温总理转述了采自民间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如果把该顺口溜和“承诺怎能当真”作比较即可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有三个特征:骗、瞒和哄。副县长为何要欺骗农民工,他想息事宁人,担心事情闹大惊动上面,因此得瞒下去,得想方设法把农民工哄回“绛县就算了”。可悲的是,在骗、瞒和哄的一系列操作中,官场道德被消磨殆尽,我们看到了一个官僚的狡黠,我们看到了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群体被欺骗。

  骗、瞒和哄一直潜滋暗长。在官场系统内部,存在这一潜规则,在官民之间也盛行这一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让人忧虑的是,这种潜规则愈加突破底线。搁在以往,某些官员愚弄百姓时往往只是口头欺骗———口惠而实不至,或者拿诱人的前景麻醉人,或者以热情澎湃的呼告调动人。而这一次,副县长写下了书面保证,以致善良而质朴的农民工信以为真,他们天真地认为堂堂副县长开下书面保证,就会践诺。结果他们又一次被骗了。由此我们追问,如果连书面保证都不可信,下一次还能靠什么赢取民心? 

    

来源:人民网-南京晨报
编辑:崔真平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作者: 法眼    时间: 2007-3-15 22:11
谢谢楼主的转帖
作者: 夜饮石门    时间: 2007-3-15 23:32

这个帖子重要,一定要顶


作者: 符江新诚摄影    时间: 2007-3-15 23:38
顶起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