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运动员证书办理渠道,造就了绵阳教育一种奇怪的现象:体重190多斤的胖学生可以成为足球二级运动员,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同样可以拿到运动员证书。家长还说,在有的学校,花钱办运动员证书甚至成了教师家庭的一种福利。
实际上,四川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臭名”,在高校中间也不算什么“秘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3年6月26日,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在新浪微博发布消息说:“清华坚决抵制四川的体育加分,是为了让更多真材实料的优生进到清华大学学习。”微博还补充说:“教育部规定高校招生有自主权。”
6月27日,上述微博的管理员又发布消息说:坚决呼吁砍掉一切不合理的加分!尤其是20分的所谓二级运动员加分,一些孩子体弱得连我都跑不过(我800m成绩2分24秒)。6月28日,微博“再次提醒各位考生”:清华坚决抵制四川的体育加分,所有靠体育加20分,即使档案进了清华,也会被坚决退档。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的老师证实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他们表示,此举是希望考生“上清华,不拼爹,拼实力”。
招生组的一位老师透露,清华大学招生组之所以拒绝认可四川“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政策,是因为他们在多年前就发现,大量四川考生的二级运动员资质有造假嫌疑。“有的考生长得跟小鸡仔一样瘦弱,居然是二级运动员。”这位老师说。他当时问一名“二级运动员”考生百米跑的成绩是多少,考生犹豫半天说大约14秒。“我光脚都能跑进12秒,说明这名考生一点速度概念都没有。”
招生组了解到,有一年四川居然出现了数千名“二级运动员”。而在一些省份,这个数字仅有几百。清华大学校方后来独立组织测试,查出了一批假“二级运动员”,有的学生甚至都不敢参加校方组织的测试。
从2008年开始,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便不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的加分政策。上述老师举例说,2012年清华大学在四川招收的149名学生,没有一个是通过“二级运动员”加分而被录取的。虽然近几年四川的“二级运动员”有所减少,但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仍然不认可其公信力,表示继续抵制。
揭秘绵阳教育系统乱象之四-高考加分造假多 - 我要求学 - 看看四川 - Powered by Discuz!
http://bbs.sc.kank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51&id=6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