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五公村的来历 [打印本页]

作者: 阳光普照    时间: 2015-6-6 19:03
标题: 五公村的来历
本帖最后由 阳光普照 于 2015-6-6 19:05 编辑

                                                            五公村的来历   

       高县庆符镇五公村的得名,是来自于回龙寺(位于高县庆符镇黄桷村六组)河对面的五公坝。五公坝的来历,却有一个令人叹息的冤屈故事。
       五公坝在明代叫王家村,与杨家村(辖现将军村一、二、三、四组)隔河相望,王家村中姓王的住户占绝大多数,而杨家村中姓杨的住户也达80%。当时的王氏家族很兴旺,约有近两百余人聚居在此,其中有个叫王达成的人,在朝庭做了大官,是个一品大员。王达成有五个儿子,分别取名勇、猛、刚、强、彪。弟兄五人各有所长,但都是文武双全,又在朝中分别担任要职,加之其父王达成又身为一品大臣,影响较大,自然是奸臣的眼中钉,肉中刺,被视为他们争权夺位的大障碍。所以,奸臣们便向皇帝密奏,诬告王达成父子谋反,皇帝下旨将王家满门抄斩。尔后王家的家将悄悄地去偷王达成父子的尸体,因朝廷派兵看守严密,只偷出了王达成五个儿子王勇、王猛、王刚、王强、王彪的尸体。家将和其它乡邻将王达成的五个儿子合葬在王家村旁,为避朝庭追查,不敢立碑,对外只能号称五公坟。
       据说,王家父子冤死不久,每到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与王家村相邻的二夹河两岸村民都不约而同、时断时续地隐隐听到一阵阵擂鼓呐喊声和哗哗的浪花声。经大家仔细搜寻,擂鼓呐喊声来自于五公坟所在的方向,而哗哗浪花声则来自于两岸之间的河中。同时大家发现,几条扁担长的鲤鱼在河中游来游去。更为奇怪的是,擂鼓呐喊声一停,河中鲤鱼就不见了,而擂鼓呐喊声一起,那几条鲤鱼又出现了,这段时间,大约为一个时辰。掌握这些规律以后,有些贪心的村民,就在傍晚时分持网等候,待那几条鲤鱼出现时,撒网进行捕捉。可是,每当网一撒下,鱼就不见了,网一收起,鲤鱼又游。如此反复多次,大家也就不再撒网捕鱼了。人们都说那一阵阵擂鼓呐喊声是王家父子屈死的冤魂在呼叫,也有的说是王家五个公子在操练兵马,而河中几条大鱼,就是王家五个公子的化身。
       后来,朝庭在王家村(现五公坝)对面河嘴修建庙宇镇压之后,那一阵阵擂鼓呐喊声和哗哗的浪花声就再也没有了,而那几条河中大鲤鱼,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当初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庙宇至今还在,那就是现在位于高县庆符镇黄桷村尾二夹河坎上的回龙寺(回龙寺的故事下次再讲)。
       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王家村早就不知何时变成了一片稻田和桑园,但五公子坟墓至今依然屹立于村旁的稻田中。也许是为了追念五公子的冤屈,现竟把原王家村所辖地方改名为五公村了。由于王家父子冤死后,不是同宗的王姓族人恐遭池鱼之泱,纷纷搬走,而杨家村部分贫穷人家因见王家村土地较为肥沃,也就顾不上许多,而逐渐迁入,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该村王姓很少而杨姓较多的原因。
                                                           2015年6月6日写于高县庆符镇硕勋路

作者: 老庆岭    时间: 2015-6-6 21:28
支持,赞一个
作者: 2556738611    时间: 2015-6-7 06:26
本帖最后由 2556738611 于 2015-6-7 06:29 编辑

故事十分精彩,合情合理犹如真实,故赋诗点赞——


   七律·五公村名感言(新韵)

村民溯姓本多王,世道无情刈凤凰。
冠冕大员居要位,成才后嗣效朝堂。
奸臣作孽忠良害,父子含冤性命亡。
鱼跃鼓鸣难解恨,因缘故事醒昏皇?



作者: 彼岸    时间: 2015-6-7 23:18
赞一个
奸臣当道害忠良,将军巨石同遭殃。
王氏五公冤坟在,修寺难保明朝亡。
作者: 也想流浪    时间: 2015-6-21 18:12
顶起出售广告位
作者: 南广河渔家    时间: 2015-6-21 18:39
1v1飘过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