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散文诗〕《蚕乡之韵》 [打印本页]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6-12-28 11:14
标题: 〔散文诗〕《蚕乡之韵》
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6-12-28 11:20 编辑

       蚕乡之韵  (散文诗组诗)

                                                             源上泉


                                                               西陵怀古


    翻开西陵线装书,一曲古歌从四千七百年前的桑林中飘逸而出……
      西陵女亭亭玉立,立在绿意浓郁的诗意中。
      桑园似锦。朝阳东起,袅袅如画;夕光西坠,辉煌似景。大地葱茏,有荷锄人进出,脚印歪斜,影子深邃。倩影沧桑,沧桑成一帧古色古香的农家古景。
    听!有采桑谣飞出。飞出悠扬飞出情思飞出岁月古老的旋律……
    听啊!历史深处,有滴血般的鸟啼声响彻。一只岩鹰飞翔在桑园上空,梦幻般盘旋。鸟声穿越“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的韵律,飞越盘虬的岁月和波涛如泣的长河,寻觅缫丝声声。
     而织锦的画卷,在历史的大屏幕上,亮丽高悬。
     哦!轻轻地掀起竹帘来,西陵美女正冷眼凝眸,沉思如神。


                                                                织锦之初


      古月。寒星。
     远古的天空下,轩辕之丘那丛野菊正粲然开放。
     “桑竹垂余荫”,那就焚香,弹琴。细听:有织机声缭绕,经久不息。
   再聆听,玉佩轻摇,裙裾曳地。元妃亭亭玉立,翘首而望,在时间中望成望夫的石头……
    悲壮地眺望,有古雁飞来。以鸿雁之美鸿雁之态高扬蚕丝冕服,在天空屹立成旌旗,在心上飘扬。
    远方,涿鹿中原之火,征战挥戈之景,已摄影于古籍。


                                                                 絲绸之魂


      岁月不老。蚕,吐丝于桑址,织丝于网眠。
     走动的季节,轮回如圆。帝梦不醒,《陌上桑》依然翠绿、葱茏。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采桑女劳作依然那么欢乐。宋人吟唱的《九张机》,依旧弹奏在桑园里,几成绝唱。
织机声如歌,织锦女似仙。
    把锦缎织成温暖,织成春光,织成亲情友情爱情,织成历史的画卷……
    从《禹贡》、《春秋》、《诗经》、《齐明要术》到《农桑辑要》,哪一页不记录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壮赞歌?!哪一页不描绘出织绸女的精彩锦缎?!哪一页没有沐浴着螺祖教民育蚕的七彩光辉?!
     于是,我们回头看见:在历史巷道的织锦房里,有织机声声回响,有纤纤玉手举起,好美!


                                                                桑女之态


    你从远古的桑园中走来……
    一走,便走成采桑之美!走得婀娜娉婷,走成一部《魏风》,走进王维“蚕眼桑叶稀”的诗里,仍在走。
      朽桑风骨在,新树骤长绵。
      你呀!采呀采,采撷明媚无比的春光;摘呀摘,摘下浓郁深深的情思;装呀装,收获无数难尽的柔情。
    你从春天的诗意中走来!走进春潮澎湃的乡间风景,走成家园小调,仍在走……
    而那位罗敷伴你始终。你啊!以丝的希望为纬,以情的憧憬为经,以青春为美织出“地铺白烟花簇雪”画卷!去聆听岁月河边那声穿越人生沉重和凄然无比的呐喊:“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诗句,正回响如初……
    哦,款款地,你从历史的桑林中走来,把自己走成日子,走成一支歌。然后,又款款地,走进丝绸织就的沧桑中,悄然临摹自己……
      背影:一个淑女。



作者: 星星粉丝    时间: 2016-12-28 11:14
very good
作者: 南广人    时间: 2016-12-28 11:14
顶起顶起顶起
作者: 石补天    时间: 2016-12-28 15:32
拜读翟老佳作。点个大“赞”!
作者: 南广河渔家    时间: 2016-12-31 10:28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