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原创]一起来喊特丽莎 [打印本页]

作者: 土狼    时间: 2007-12-18 22:52
标题: [原创]一起来喊特丽莎

一起来喊特丽莎

当你工作累了的时候不妨放松一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喊特丽莎。

在冬季,大家一起喊可以暖和暖和身子。

对不起,我忘了先给你讲一下为什么要喊特丽莎,我刚读了《呼喊特丽莎的人》,至少我得把这故事的概要介绍一下(我将随后附上原文):

故事《呼喊特丽莎的人》说的是走在大街上的我忽然想对着路边最高的建筑物喊“特丽莎”,于是乎行人纷纷加入呼喊“特丽莎”的队伍,最后,终于有人质疑我,为什么要喊“特丽莎”。然而,当他们明白我只是很随意地想喊这个名字时,仍有人不断加入呼喊“特丽莎”的行列中。我并不擅长讲故事,这就是故事的大致情况。

这不是博傻么,或许是或许不是。

当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已经在不断退化的时候,呼喊特丽莎未必不是一种适当的调剂。你可以理解为盲从,可我不这样看。

每天清晨,柳湖公园山上晨起锻炼的人中总有一人在对着远处大声呐喊,这种吐故纳新的锻炼方式在印度非常普遍。我们见惯了跑步锻炼、爬山锻炼,鲜见呐喊着锻炼,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列入博傻之列,说不定那一天,就会有人加入进去大大地舒畅其精神。

许多时候,中心广场临时搭建的表演台上,类似婚纱摄影的模特儿正在走着台步,我们围着这样的广告表演看了一遍又一遍;在滨河公园河堤上边看热闹边喝茶,喝了一次又一次,我们真的需要摄影和喝茶吗?不,我们是等着和别人一起来喊特丽莎。

附:呼喊特丽莎的人

  我迈出人行道,朝后退几步,抬起头,然后,在街中央,双手放在嘴上作喇叭状,对着这一街区的最高建筑物喊:特丽莎!

  我的影子受了月亮的惊吓,蜷缩在我的两脚之间。

  有人走过。我又喊了一声:特丽莎!那人走近我,问:你不喊得响一点,她是听不到的。让我们一起来喊吧。这样,数一二三,数到三时我们一起喊。于是他数:一,二,三。然后我们一齐吼:特丽丽丽莎莎!

  一小撮从电影院或咖啡馆里出来的人走过,看见了我们。他们说:来,我们帮你们一起喊。他们就在街中心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第一个人数一二三,然后大家一齐喊:特丽丽丽莎莎!

  又有过路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一刻钟后,就成了一大群人,大约有20个吧,而且还不时地有新成员加入。

  要把我们这么一群人组织起来同时喊可真不容易。总是有人在没数到之前就喊了,还有人尾音拖得太长,但最后我们却相当有效地组织起来了。大家达成一致,就是发音时要低而长,发音时高而长,发音时低而短。这样听上去就很不错。当有人退出时,不时地会有些小口角。

  正当我们渐入佳境时,突然有人————如果是从他的嗓音判断,他一定是个满脸雀斑的人————问道:可是,你确定她在家吗?

  不能确定。我说。

  那就太糟了,另一个说,你是忘了带钥匙,对不对?

  其实,我说,我带着钥匙。

  那么,他们问,你为什么不上去呢?

  哦,可我不住这儿,我说,我住在城市的另一头。

  那,恕我好奇,满脸雀斑的人很小心地问,那到底是谁住在这儿?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说。

  人群似乎有些失望。

  那能不能请你解释一下,一个牙齿暴露的声音问,你为什么站在这儿的楼下喊特丽莎呢?

  对于我来说,我说,我们可以喊其他名字,或换个地方叫喊。这并不重要。

  他们有些恼怒了。

  我希望你没有耍我们。那雀斑似的声音很狐疑地问。

  什么?我恨恨地说,然后转向其他人———希望他们能为我的诚意作证。那些人什么也没说,表明他们没接受暗示。

  接下来有一阵子的尴尬。

  要不,有人好心地说,我们一起来最后喊一次特丽莎,然后回家。

  这样我们就又喊了一次。一二三特丽莎!

  但这次叫得不太好。然后人们就纷纷回家了,一些人往东,一些人往西。

  我快要拐到广场的时候,我还听到有声音在喊:——————莎!

  一定是还有人留在那儿继续喊。有些人很顽固。


作者: 心雨    时间: 2007-12-19 00:40
欢迎你楼主!感谢你对翰韵兰风的支持,希继续拜读到你更多更好的原创文学作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9 0:40:21编辑过]

作者: 岭上松    时间: 2007-12-19 00:41
[em01][em01]
作者: 春天的冰    时间: 2007-12-19 08:57

也是一种从众效应。

接纳这种新颖的释放方式。


作者: 新诚摄影    时间: 2007-12-19 15:16
123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