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碎片――晕的境界ffice
ffice" />
回家都好多天了,脑壳还在晕晕的,总感觉高原的缺氧和摄入体内的酒精还没有从大脑里面走出去。清晨的梦中,来自遥远的他乡的那些房子,那些小溪,那场雨,那座山,那些麦浪,村庄,流浪狗,公路上骑着单车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客栈掌柜等等等等像老电影一样的出现在了我的梦中,是我不想离开还是它本来就没有离开过,梦境与现实那一刻重叠,再也分不清楚。也许这就是人们说的去了就不想离开的那个地方带来的后遗症吧!
回家的路上,我们俩不只一次的这样说过,假如,当然一切都是假如,我们时间够,金钱够,我们一定会在那里多呆上一段时间,一定会让我们的脚步踩在那片土地上更广阔的地方,多认识一些纯朴的人们,多见识一下纯正的纳西古乐,东巴文化,去攀爬一下雪山,领略一次阳刚的虎跳,充满柔情的泸沽湖,呆坐在酒吧感受喧闹中的孤独,沐浴在阳光中欣赏各类书本带来的新鲜,又或是独坐在院落的一角看雨,听雨,赏雨。假如,一切都只是假如。
丽江,我会再来的!这是临走时对着玉龙雪山说的誓言,虽然它没有看到我,因为雨和雾。
丽江碎片之――火车1ffice
ffice" />
火车是一种出行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上学的时候坐得比较多,自从有了高速公路之后,出门坐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少了,这次因为要省钱,美其名曰:找一点旅行的感觉,骗骗自己吧,只要能够骗到,那也是一种美丽的感觉。26号,我去火车站买了两张宜宾至昆明的票,十五个小时多一点的车程,一想想自己还能承受,不就十几个小时吗。很多年没有坐过火车,是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远门了。30号下午,我们两人背上各自的行囊,面对这一千多公里的行程,我们带着笑脸,出发吧!
由于是五一节前,坐此趟火车去昆明的人挺多的,上车的时候,我们俩特意走到了最后,上车的时候已经晚点了,找到座位坐好的时候,车已经出了宜宾站,在一路阳光的照耀下,这个钢铁为壳的“怪兽”拉着我们,沿着定好的轨道伴着轰轰的雷鸣声,行进在这山与水之间。来和去,我们从昆明都是坐的火车,而且是硬座,十五个小时下来,PG麻木了,腰酸背痛,睡眠不足,哎,是谁说的旅游就是出来花钱找罪受呢!
我们这一节车厢,除了回家的以外,基本都是去云南旅游的,望着窗外高山和在山间穿行的金沙江水,以及正在修建的水麻高速公路,大家有说有笑,短短的时间,大家便熟悉了起来,相互介绍着自己,讲着一些对于我或者他来说是新鲜的事儿,说说故事,讲讲笑话,一路欢声笑语,火车,这时才显出它的好来。坐硬座火车旅行本是一个漫长,甚至有些痛苦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些交流,它才显得格外的有魅力。ffice
ffice" />
当最后一缕阳光从车窗外的山峰缝隙里消失的时候,黑夜很快就将大地笼罩,群山在蓝底的天空里,轮廓鲜明,繁星似眼,闪动着冰冷的光辉,这夜来得是如此的快。车厢里昏暗的灯光,车窗外轰鸣的声音,附近座位上传来的笑声,让这夜显得不安静,带着些许噪动,继续向远方进发。
我们那一段车厢里坐着几个从六盘水到泸州读书的小孩儿,大的两个十五六岁,小的只有七八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学校自己洗衣服,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现在这样的小孩真的不多了。人们逗着他玩儿,他也和大家不陌生,说着说着还“动起手”来,调皮是可见一斑,用咱们四川话来讲就是有点“咻皮”。一位头发很长的中年人,板着脸,眼神锐利,说话声音严厉,让那小孩看着他的眼睛,结果一看,哭了,还哭得挺伤心,躲到他两个大哥哥身后藏匿起来,我们逗了好一会儿他才又出来玩。
一路上车不停的靠站,人们上上下下,看着拎着包行色匆匆的人们,他们回家或是离开家,有的脸上挂着笑容,有的却面容焦急,有的不动声色,我在想我上车或者下车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呢。站台,永远是一个发生很多故事的地方,也是见证许多故事的证人,也是承载了无数人的无数感性的理性的无奈的欣慰的等等等等情感的地狱或天堂,它在每个人心中的感觉是不同的,因心境而变化。此刻的我只是一个过客,不是主角,是一个旁观者,能参与其中吗。
很佩服你们,来去都坐硬座。
如果时间稍微多两天的话,我都硬是想去的也。而且像你们这样,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一开始还鼓动我说是自驾游,幸好.......
不过后来工作也忙,还是去不了。
如果时间和金钱都允许的情况下,很想买一大堆的书,借着丽江那慵懒的阳关,任凭自己躺在那椅子上,静静的品着书中的一切。
看着写的火车站站台,写得呢么忧伤。站台,的确是有着许多故事的地方。回想俺曾经也在站台哭得个唏哩哗啦的,第一次远离家乡读书;第一次送好友到远方工作......
兄弟,你让我们跟着你坐弄久的火车,真的PG都痛了,咋还没到丽江安。ffice
ffice" />
确实,丽江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地方,我去了9次,现在都还是和你一样,好想有足够的钱,足够的时间,在那儿盘桓一段时间。
当我站在这座纳西人的圣山和情山上,凝视千仞雪峰和有如天河倒挂的北半球最南端的现代冰川,望着那状若游龙的云彩正在白雪冰崖间腾空而起,我缅怀着那些物故多年的酋长,一千多年前率领族人从甘肃经南疆北藏,越过白茫茫的玉龙雪山,辗转迁徙来到这滇西北高原的第一春城——丽江,我仿佛看到那个神巫、智者兼农夫的东巴,舞一管青竹笔,蘸着玉龙雪山的灵气,写下了纳西人的千年玄歌、百代生命史诗,开创了震古烁今的东巴文化。
——这是我的碎片。
兄弟,继续,哥哥还想看你的碎片。
想找一张美图来做桌面,可...[em55]

丽江是个好地方
丽江碎片--向往ffice
ffice" />
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早早的了解一下,查一查当地的资料,看一看到底去了是为什么?原本这个五一是不打算去那里的,因为太远,路上要用去宝贵的三天时间,但是为什么又选择了这个地方呢,其中的原因就不多讲了,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进行到底。
一年来,除了徒步一次龙碗就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一直没有时间,日子也过得不太顺心,特别是今年春节后,让人揪心的事儿一直发生,接连不断,有时让自己很绝望,很想出去走走,当朋友说到去云南的时候,我一口就说出来,我们去丽江。
曾经听说过一个柔软的地方,它也是一个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到那个地方,就不再离开,它的吸引力真的就那么大吗?我不明白,相信很多人也不明白。在网上调了很多人写的关于丽江,关于丽江的风景、人文、历史、风情以及其它种种,说得最多的还是前面讲的,来了就不想走,柔软的时光等等,我准备去感受,心中充满的全部是期待与憧憬。
半个月的准备时间,其实也算是充足的了,原本是四五个人一起,准备自驾去,时间自己掌握,行程也自由安排,结果到头只有两个人成行。既然是去感受,人不在多,去不了的就让他们遗憾去吧!每天从办公室到家,脑海里全部想的都是怎样去,怎样玩,要做些什么,其实到了才知道这些都是徒劳,玩就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丽江碎片之――路人甲ffice
ffice" />
到一个地方,与其说是赏景,不如说是看人。看人就有两种看法,一是看当地有特色的民族风情,二就是看游客,你看我,我看你,大家都是彼此眼中的猎物,人也成了一种风景,你,我,他都没有躲过。
说到丽江,纳西族是一定要讲一下的,由于他们的音乐――纳西古乐,他们的文字――东巴象形文字的特别而闻名于世。不过到了丽江,听说最多的是,纳西男人不干活,就在家,田里,地里,家里,做饭,带小孩这些所有的事都让女人去做,为什么?虽然做为男人觉得这样不做事很幸福,却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纳西女人的背上一般都背着一块“布”(姑且把它称做布吧),上面有几个圆形的刺绣,当地人称――北斗七星。
在路上,就是不断的认识人,不断的被人认识。各位看官听我将此行几位有趣之人一一道来。
约根。瑞典人,一句中国话不会讲,第一次来中国,就来到了丽江,广东一个名叫小莫的女孩儿给他当向导兼翻译,从丽江到束河的路上,我们骑着单车,在寻找白沙的时候,认识并且结伴而行。骑行一个下午,在白沙共赏纳西古乐,束河古城一起畅谈中英对翻,特别是把《水浒》翻译成英文名字叫《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让小莫用英语表达,难得小莫直摇头。晚上一起用餐,灌之,老外两瓶即醉,回。
黄佩姗。泰国人,会讲一些中文,带着儿子过来,据她讲她爷爷就是中国人,祖籍广东,聊到兴起,用从一个小国家带回来的烟丝给我们卷了一根很细的烟,然后一起喝酒,会同几个自驾过来在同一家店里吃饭的天津人,一起学习中文,然后继续喝酒,继续聊天,从七点多一直到十一点,醉!ffice
ffice" />
客栈的掌柜毛毛很不错,陕西的一个姑娘,和她妈妈一起经营着小小的客栈,待人挺热情,我们去之前在网上定下了客栈,到了后天黑了,打电话给毛毛她来接的我们,平时对丽江的介绍什么地方好玩,什么地方租车,什么地方吃的便宜,什么地方东西便宜,这些基本都是她介绍的,真是好人啊!只是听说她打算将客栈打出去的时候,觉得有一点点的遗憾,不过也没事儿,也许她有一天想通了,还要继续做下去,那下次我们又有机会再见面了。
客栈里的住客们。一小子,到临走也不知道他是哪儿来的,住了一个多月了,每天就打打游戏,出去古城逛逛,这小日子过得,两字来形容――舒坦!小猪和小兔,两个小姑娘,刚刚大学毕业,来丽江十多天了,大大小小的地方玩了个遍,到的第二天一早,给我们当向导找到了租车的地方,挺好的。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为了答谢他们两人,特意叫上他们俩一起吃饭,结果遇上了天津几位哥们儿,喝了好几种酒,自己将自己弄醉。
牵马做生意的当地人。
丽江碎片――古城ffice
ffice" />
其实我们不只一次的说道,如果我们家乡的老城没有被破坏的话,也许不会比丽江古城差得太多吧。木架构的房子主体,上边盖的是小青瓦,雕龙画凤,色彩均为暖色调,红为主,虽与我们川南建筑风格不太相同,但是使用的材料,修建的程序,房屋的主体结构,功能效果应该差得不是太多,也因此,我们两人过去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感觉,只是觉得他们保护得特别好,也扎堆,在一个大的范围保存了老城,不得不说,的确很让人羡慕。
老城的街道全是用石板砌成的,用大石头竖着一块块的堆放在地上,据毛毛讲,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街,多数都是上次丽江大地震后重新修的,老的石头街,在束河的大石桥,丽江的部分街道还能看到。这种铺路的石头很有特点,它像是用混凝土浇铸而成,在表面形成不规则很不平整的面,但人走在上面不容易摔跤。但我们在大石桥看到了真正茶马古道时的老街,被千百年间千万人和牲口用双腿打磨得光滑如镜,将石头里的美丽纹路露了出来,岁月与历史就在如这镜般的路面一块块的永远沉淀在了这里。
古城的水清澈,化做小溪流淌了上千年,溪流的布局科学美观。从大水车开始,一直往下,水分为了几条小的支流,然后再分,水系一直布满了整个古城,让每一户古城的居民都能逐水而居,很方便的使用水,也让居住地增加了更多的雅趣。利用修建的水利工程,丽江的古城还定时冲街,不过这样的情景我在电视上看过,遗憾的是在丽江的三天没有看到。古城里我觉得最科学的就是三眼井了,一天在路上听到几位游客讨论着三眼井的用途,没一个正确的,忍不住插了嘴,第一眼是用来吃的,第二眼是洗菜的,第三眼是洗衣服的。多么环保和节约用水的想法啊,不由得我不佩服。
花十二块钱冲了两杯茶,两人坐在全城的最高点旁边一个小店的楼上,观古城全景,在厚厚云层上,阳光躲起来了,地面上房屋顶上的青瓦泛着一层深灰色的光芒,映着远方的高山与云层缝隙中间洒下的些许光,街道上流动的人们,像是人体里流动着的血液一样杂乱着朝不同方向前行,摩肩接踵。拍照的很多,我却没有心情,胡乱的对付了几张,就算是回来交个差吧。ffice
ffice" />
古城还有许多,当然不是有我们两人这样的心态去玩的地方,比如酒吧,商店,跳舞的纳西老人,牵马的,导游等等等等,这一切都让这个地方不再纯朴,变得有一股怪味,他不适合我,也许是我不适合他吧。在去万古楼的街口,我们发现一位年龄有些大(猜测)老太婆的家,环顾四周,近千家门店全部做为商埠开发了,只有她这里还保存着原始的状态,一个老人,看样子眼神儿不太好,混浊的目光内闪烁着落寞的光芒,独自一人,做点很简单的手工活,我们驻足在那里呆了几分钟,买了她几样小玩意儿,一想到在这物欲横流的大街上,居然还能找到这样一个小店,很欣慰,但是她和她和房子能坚持多久呢?
古城,其实已经不古了。
丽江碎片――吃ffice
ffice" />
出发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人们不止一次说到,丽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去了以后,才知道,大家的标准和我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标准太高,而我们俩,要求仅仅是求一饱而已。火车上,汽车停在路边的饭就不用说了,相信大家感受过。
到达丽江后的每天一早,星星便在客栈门口的一位纳西老太太那里,买上几个正宗的菜包子,也许是高原的麦子生长期要长一些,吃起来香香的,个头也不小,吃上两个也就差不多了,一直以为古城里的东西都贵,那厚道的老太太才卖五毛钱一个,便宜得让我们都不太相信。
晚餐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吃好的,喝好的,就这样一个不科学的饮食方法培养了出了像我这样体形的发泡男人,但是这是一种民族习惯估计在短时间内是改不过来了。
第一次晚餐,我们去了一个台湾人开的小店,主要经营的是纳西风味的砂锅小吃,咱们看了一下价格,的确有些高,我们一人一瓶啤酒,一锅粥,一个纳西杂锅菜,吃了个水饱,花了六十块钱,哎,在我们这儿喝粥准要胀死几个人。偶遇了两位来吃东西的法国人,因为想起上月奥运火炬在法国的遭遇,都不想搭理他们的,不过咱们堂堂上邦天朝,泱泱大国,礼仪开化之人,不与红毛一般见识,后来还是抬起酒杯,微笑面对之。
第二次晚餐,是和前面提到的瑞典老外约根,广东导游小莫一起吃的,他们说要吃四川菜,而且要吃辣的,于是我们找了一家看上去像是比较正宗的重庆馆子,先侦查,看到做的菜还行,于是就踱步进去定坐,点好菜,上了一件啤酒,一瓶酸梅,菜都没上,酒就下去了一小半,小莫根本没喝,约根有着遥远北欧海盗的遗风,喝酒还耿直,而且老外喝酒文化没有我们国人那么深厚,酒过半巡,菜饱酒足,直竖大拇指(不会说中国话真着急啊),脸红红的,然后再见,转身离去,留下两个走着小之字的背影,也留下两张把酒继续畅谈的脸,和着酒,有时候,感觉很孤独。ffice
ffice" />
第三次晚餐,我们选择了在客栈对面的一家小店,小俩口儿做生意挺厚道的,做的东西也有特点,有纳西砂锅,纳西砂锅米线,土鸡火锅,腊排骨火锅等等,我们午饭一般都是在这里解决的。晚上我们选择了土鸡火锅,近四斤重的土鸡被砍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放到全铜的火锅里炖上,样子就和我们川南高县的土火锅一个样,只是小一点。当鸡炖到一定的火候,再放上当地的豆腐,那香味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鸡固然好吃,不过我觉得更美味的是豆腐,一直加了四份才截止。下次一定还去那家纳西小店,希望他们还开着。
其实有时候觉得吃饭和识人一样,从不认识到相遇,相知,过程中有笑有哭,留下许多回忆,但结局都一样,最后都要离别,不是永远不变,只是些许片段在缓慢的沉淀中化成永恒,要你自己去翻阅。
丽江碎片--阳光ffice
ffice" />
丽江的阳光和雨都是特别的,从大理过去,我们在车上已经度过了大半天,从早上十点到下午四点多,昨夜的激情演化成了昏昏欲睡,一直没有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到了大理,路边崇圣寺的三座高塔映着明媚的阳光,天空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笼罩着苍山,一边是山雨欲来,一边是阳光普照。洱海在不经意间就从我们的视线里跑开了,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盯上一眼。翻上一个山坡,山谷里一个小村庄,背靠着苍山,乌云厚得变成了黑色,许多光柱从云层的缝隙中洒了下来,刚好射在村庄上,袅袅的炊烟迎着光柱而上,这是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梦中才出现的画面啊,真想让司机师父停下车来,将这美丽留下。算了吧,为了不耽搁整车人的行程,我还是把这一瞬间留在记忆中,等待下一次和它的相遇吧。
阳光是温暖的,热情的,无私的。从大理到丽江,我像是一个饥渴的孩子向往乳汁一样,将双眼睁得大大的,看着阳光从车窗射进来,把整个车厢照得明亮,窗外田野上的田埂被太阳映出阴影,农人在收割着一年的希望,麦子时黄时绿,草垛半明半暗,拉出长长的身影,靠近车的一个农人侧对着太阳,黝黑的脸上印照出半拉金黄,脊背的轮廓被勾画出迷人的金色光芒,田野也是寂静的,任金色的最后一丝阳光将田埂勾勒出一条条深影,描出弯弯曲曲的音符,可惜的是,我没有机会用相机把这一切保存。
在古城的日子里,每天清晨,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阳光早就从窗帘的缝隙中照到我们的床上,那么的明亮。找了个地方租了自行车,一路向玉龙雪山方向奔去,路上,阳光一直眷顾着骑在单车上的我们俩,天上白云不断变幻,没有阻止它洒向大地,我挽起两袖,想看看一天的时间,能晒到什么程度。结果是,除了换回脸和耳朵在回家后的几天内开始脱皮,什么也没有得到。
我感谢这阳光,是他给予了这高原粗旷品格,
丽江碎片--云化雨ffice
ffice" />
不知道是哪一个摄影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天空上的白云没有一朵是完全相同的,因时,因地,因阳光而不同,就像人的心情,心境。他激情的翻滚,低空掠过我的头顶,我伸出手去,却不能触摸,他高傲的在山巅信步,无论远近我都在仰视。我写不出云,因为我没有仔细的观察,注目它,也因为我不懂它。可是我知道,当她化作雨的时候,我却能亲身体会她,拥抱她。
早就听过丽江的雨,只在中午一点多,急速的下一点,然后迅速的收了回去,因为它来得快,去得快,像一个不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的少女,温柔夹着狂放。这一次,我们深深的感受了不同的她。从早到晚,淅淅沥沥一直下了一整天,晚上又伴随我们一路从丽江到昆明,一直送我们上火车远去。当地人说,一下雨就冷,我们不相信,直到穿着两件体侐在下午的街道上漫步才感受到那种冰凉,当旁边一位好心的纳西老妈妈问道:“胖金哥,你冷吗?”我回答还行的时候,似乎从背心到前胸都泛着一股寒气。
当街道上伞开始多了起来,帽沿开始滴水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雨其实下得有些大了,不过咱们两人都喜欢这种雨中看丽江的感觉,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真想一直这样走下去。
雨中的街道并不是冷清的,除了卖东西的小贩,更多的是游人在街道上走着,也许他们像我们一样吧,想在这街道上找寻一些远去的茶马古道上留下的马蹄印,每一步都透着岁月的艰辛,每一个脚印就是一优故事。透过悠悠的时光隧道,我仿佛又听见了马脖下的铃声。
兄弟,你让我们跟着你坐弄久的火车,真的PG都痛了,咋还没到丽江安。ffice
ffice" />
确实,丽江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地方,我去了9次,现在都还是和你一样,好想有足够的钱,足够的时间,在那儿盘桓一段时间。
当我站在这座纳西人的圣山和情山上,凝视千仞雪峰和有如天河倒挂的北半球最南端的现代冰川,望着那状若游龙的云彩正在白雪冰崖间腾空而起,我缅怀着那些物故多年的酋长,一千多年前率领族人从甘肃经南疆北藏,越过白茫茫的玉龙雪山,辗转迁徙来到这滇西北高原的第一春城——丽江,我仿佛看到那个神巫、智者兼农夫的东巴,舞一管青竹笔,蘸着玉龙雪山的灵气,写下了纳西人的千年玄歌、百代生命史诗,开创了震古烁今的东巴文化。
——这是我的碎片。
兄弟,继续,哥哥还想看你的碎片。
哥哥的碎片不碎,大气大手笔。
如果有机会,都想再去走一走这个地方。
当然,不是跟团。去年去是跟团,又累又没玩好。

恩,不错,随你的片片和文字畅游了丽江(下次我去,就有经验了)
凄凉,这是啥子东西安?
回楼上,葫芦娃
回楼上,葫芦娃
谢星星,葫芦娃啊,好乖哦!
恩,不错,随你的片片和文字畅游了丽江(下次我去,就有经验了)
凄凉,这是啥子东西安?
这好像是胡芦做的风铃。用来装饰的,那边太多太多这样的东西了。眼花。。。
我们两个到是整安逸完了,不过就是相片没有拍到什么。
对所有想去丽江的人来说永远都是:心动不如行动
不要把去丽江当作旅行的的终点,应该当作旅行的起点,因为只有真正去了一次以后,才会知道再一次去丽江应该怎么去欣赏她,感受她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订居在云南!曾要一个人去了一趟大理,看到了“风花雪月”遗憾的是一直没去丽江。我喜欢的更多的是云南的天气和质朴的云南人的个性。真的不错!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的。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订居在云南!曾要一个人去了一趟大理,看到了“风花雪月”遗憾的是一直没去丽江。我喜欢的更多的是云南的天气和质朴的云南人的个性。真的不错!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的。
丽江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喜欢自由的人,别去那里,要找纯朴的人,别去那里。
那里小资,浪漫,悠闲,看个人爱好了,,,,
整个四川包括我们宜宾也还是可以的哦。。。。。悠闲啊。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订居在云南!曾要一个人去了一趟大理,看到了“风花雪月”遗憾的是一直没去丽江。我喜欢的更多的是云南的天气和质朴的云南人的个性。真的不错!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的。
还是我们四川好啊,四川人的人情味更浓的.
楼主的文才和PP很不错,引诱了不少四川人到丽江去流浪的.
因为我也很想去丽江当一回流浪汉
还是我们四川好啊,四川人的人情味更浓的.
楼主的文才和PP很不错,引诱了不少四川人到丽江去流浪的.
因为我也很想去丽江当一回流浪汉
用心感受,其实你会比我收获更多。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