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基础先行,做好“水、路、城”三篇文章。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投入1.25亿元的惠泽水库重点工程建设,力争2005年完成枢纽工程。加快建设月江水电站,抓好110KV输变电工程,全面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建成中级农村电气化县。全面完成县内19座小型病险水库整治,新建农村提灌站77台2593千瓦时,力争五年内实现初级水利化。二是加强道路交通建设。紧紧瞄准两个“半小时”目标,规划建设南庆路,缩短与中心城市的距离,确保半小时到宜宾。加大对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按每公里通乡公路补助3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每公里补助5万元的补助政策,两年内硬化(油化)乡镇公路9条138.5公里,确保绝大部分镇乡半小时到县城,三年内改建村级公路77条388公里,新建乡镇到村委会所在地(或农村小学)村级公路23条150公里,确保全县村村通公路。同时加快长云路建设,力争把高县建成经济流域的中心;搞好金筠铁路怀远火车站及进站公路建设,打通高县铁路运输大动脉。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抓县城,示范带动六个点”的思路,整体推进全县小城镇建设,确保城市化率年均递增1%以上。
二、坚持工业主导,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改造扩张工业经济。重点推进高洲酒业、昌宏化工、华盛纸业、凯华丝绸、永华粉业等传统工业企业挖潜扩能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企业规模档次。突出抓好宜宾福溪电厂一期工程、天科甲醇项目、金士力酒业公司万吨白酒基地、宜宾蜀山公司蘑芋精粉项目、宜宾金叶茶叶公司茶叶加工厂,培育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实力。着力加大企业资本运营,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参股投资,推动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实现优势企业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培育发展企业集团。二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紧紧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茶叶、畜牧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5年所得税;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个体企业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突出搞好茶园改造,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蚕桑综合开发,配套延伸上下游产品,积极开发出口创汇型茧丝绸产品。加快畜产品和土特产品的加工转化,充分挖掘良繁牲猪、沙河板鸭、庆符乌鸡、羊田粉条、硕飨花生等农副产业的市场潜力,深加工,精包装,广宣传,大发展。四是培育建设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蚕桑、茶叶、林竹、畜牧“三产一业”和中药材在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依托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五是加快发展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采取农民自办、企业领办、单位联办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农产品营销组织等农村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三、坚持“转变”切入,加快生产要素效益提升。一是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坚持做好“以地生财”这篇大文章,以土地为核心全方位经营城市资源。二是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坚决做到“五放宽”、“四不准”、“三逗硬”。三是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四、坚持开放突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一是优化环境。坚持环境立县,硬措施抓软环境,硬件不行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实现政务大提速,服务大提升。二是灵活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规费政策、电力政策。三是外来投资可享受最优惠待遇:实行特事特办,可边开业边办证,先开业后办证;实行一企一策,除以上政策外,根据投资者要求还可协商更加优惠政策。四是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命脉,以互惠互利为前提,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特色项目为依托,本着招大引强的原则,抓住经济热点地区的资本输出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严友忠)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