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的。
前两天博客网搞了一个“从教育收费看教育改革”研讨会,就有这么一个所谓的专家,发表了一段同以上观点惊人相似的高论:“既然是一万五,两万,教育成本在那儿,如果说个人交费低,因为社会捐助这一块相应还是较少的,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财政投入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就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更多的人要为上大学的人分担,这合理不合理?看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角度。这里面有一个小公平和大公平关系问题。所谓小公平,大家统一了高考,达到分数线,都拿到录取通知书了,我们说不能让大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这个口号刚才也有顾老师提出来绝对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这体现了大家都达到一定的分数线都有入学资格,这里面的公平问题。不能因为有钱就上得起,没钱上不起,这当然体现这个人群中间的公平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考上大学的呢?这些人要他交税来承担已经考上大学经费的分担是不是合理,这是大公平的问题,看问题应该这样来看。”
按照这位专家的逻辑,社会公益事业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为了实现绝对公平,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完全废除。这样的缪论竟然出自一位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的“金口”,真让我等叹服!
众所周知,社会公平只可能是相对公平,没有绝对的社会公平,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教育作为基本的社会公益事业,免费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虽然现阶段条件有限,大学教育无法实现全部公益化,但收费额度至少要让大多数老百姓能够承受。如今中国大学的学费已经把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连教育部这样的官僚机构都认为大学学费不应该再涨了,可这位专家居然还胡说什么大学学费应该继续“变化”——也许是怕挨骂,这专家巧妙地把“上涨”说成“变化”,以便混淆视听。
按理说,“社会只是相对公平”这么浅显的道理,作为专家学者不可能不懂。可这位专家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大放撅词呢?
不难发现,这是典型的既得利益者维护自己的利益。作为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学费越高,他获得的利益自然就越大。为了自己的利益,无理也要说出个有理来。其实,什么“小公平”“大公平”的说法,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真实目的是想借“大公平”的名义攫取穷人更多的血汗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啊!
中国的某些专家什么都不缺,票子、房子、车子、女子、位子“五子登科”,样样都有,可就是有一样东西没有——那就是良知!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