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情至那山那水 [打印本页]

作者: 血曦    时间: 2009-3-9 11:08
标题: 情至那山那水

情至那山那水

——读诗人周小平诗

诗歌是生命状态的反映。在生活和思潮的撞击下,诗人凝神和激动一刻的灵感闪现,是构思和创作自己感情文字的一种感动。而只有真正能够感动自己,同时感动读者的诗,才有着生命的趣味和存在的价值。读周小平诗集《那山那水》,感觉给予我从容而抒情的共鸣空间,其中不少诗句看似随意却内涵丰富,看似朴素却质地华美。

诗人周小平的观察方式多起于外物表象,而终于情感的内蕴。视角与悟觉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所营造的境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的。书中大部分的诗都象征诗人可言可状的心灵姿势与感情生命的律动,只有用这种艺术眼光读《那山那海》中的诗,才会有所体会,才会有所发现,进而引起共鸣。

周小平的诗写得坦诚率直,他的诗心,梦之语、心之旅、苦涩的甜美,都是一种过程的体验。有扎扎实实的内容,有实实在在的描写,不晦涩、不轻浮、不做作、不矫情,有的细腻而具有感染力,有的飘逸而极为真朴。

如《草原之夜》中:

月光停泊古老琴弦

温暖了黑暗中苦苦挣扎的情感

如《女儿》中:

女儿一天一个海拔

父母每天重叠一样的焦灼

又如《河谷的思念》中:

裁剪白云一片

书写此时忐忑的心情

也写下触电的姓名

诗中意象隽永,淋漓出感情的冲击。诗是情感的产物,无论是喜怒哀乐、爱恨聚散,在诗中总是蕴藏着感情的流动,或袒露一些,或含蓄一些,但情感的脉络总是分明的。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意识里的感情意识和生命体验里的感情体验的本质呈现。

不少诗人创作构思前,往往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作为思想者,周小平能够站在一个高度俯视生存的全部意义和本质;作为诗人,能从细小中见精神,以智者的沉思,将那些普通的物质现象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在周小平诗中,自然物象的结构,可以是情感的凝聚。

如《倒淌河》:

倒淌河的水呀

倒映了影子

也倒出了记忆

我想天真地问一问

岁月能够倒带

但能倒回吗

又如《跳房子》:

中年兑现童年的梦寐

空中的房子一间串通一间

……踱来踱去

……却怎么也踱不出当年的乐趣

周小平的诗意蕴浓郁,情理兼优。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是不可能写出如此洒脱耐嚼的诗句。

但坦率地说,书中个别诗作显出铺排现象,说理直白,露出浅层次再现,这正是诗所要避讳的。如《立交桥》、《转移支付》。诗一旦离开情感的聚焦,失去灵性,多了图解。

全书相对而言,最出彩的作品是:《分手》、《高原》、《秘日黄昏》、《走进马尾》、《猜想包河》、《行吟高昌古城》等多首诗。

如果周小平的笔触更能以原始鲜明的色彩,繁复突奔的意象、悲壮粗犷的笔调和磅礴横空的气势,史诗般地表现人和心灵的嬗变,无疑更能彰显情感的特色和创作的个性,从而更获得较高的美学价值。

读完全书,诗人周小平的形象分明已跃然纸上,这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有着坚定的精神指向、有着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底,默默认真地为诗歌创作尽着自己义务的诗人。



2007年初春于华阳


作者: 符江新诚摄影    时间: 2009-3-9 19:44
分享
作者: 客人    时间: 2009-3-10 22:14
周小平高县人,曾在高县中学任教,现为长宁县委宣传部部长。周小平出版个人诗集两部,文采飞扬。堪称高县人中难得的才子
作者: 没什么的    时间: 2013-3-21 16:53
LZ帖子不给力,勉强给回复下吧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