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原创]芦花飘飞又一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8 09:10
标题: [原创]芦花飘飞又一年
  

芦花飘飞又一年

fficeffice" /> 

  经常路过,却一次也没有走近。每当远远看着那一岛的茫茫白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古老诗句,便把思绪撩拨很远。不敢走近,是怕孱弱的心智无力承载远古文明的沧桑厚度和朦胧的激情放纵。听说下游要建一座小型水电站,芦花丛很快会消失。这个时候,我才有些迫切起来:芦花岛,我该来了。

  因为不识路,问路时又听误了,足足迂回多走了两里多路,心里有些郁闷。当远远看见芦花岛时,又生出许多感慨:追寻两千多年先人的足迹,我才多走两里,算什么呢?以朝拜的心理走向风雅颂的殿堂,仪式能不“溯洄从之”吗?

通往芦花岛码头的石阶上,我的脚步有些局促。一脚踏上芦花岛的土地时,又感到脑子有些晕乎。该是物我交融的前兆吧?我觉得。

这里,是真正的苍苍蒹葭之地了。本土诗人把芦花岛和《诗经》关联起来,我一向认为是诗情遐思,不足已描叙历史。站在芦花岛上,一下溯洄到两千多年前,寻找伊人,正该是此地。

是我想多了吧?《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的尹吉甫,出生地江阳,江阳在哪里,就是现在的泸州。即便当时交通不畅,走水路到高县也不过三五日路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湄,是水草交接处,坻,正是水中小沙洲。无论从形态还是神韵上看,不是南广河芦花岛,还能是哪里呢?这就是文化史,文化史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复原,而最大的魅力,又正是给人无穷无尽的猜测和想象。

尹吉甫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辅助过三代周王,晚年流放至房陵(今湖北房县),后被周幽王砍了头,平反后周天子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现在湖北有尹吉甫宗庙,泸州有他的抚琴台遗址。尹吉甫采集《诗经》时有没有到过高县,无可稽考,但《蒹葭》与南广河芦花岛惊人相似。

我们今天踏上芦花岛时,不能不记起中华诗祖尹吉甫。不要怀疑先秦时期这个地方有没有人烟,文江的高合、腾龙的郭家铺、龙泉的姜家河先后出土的石斧等文物,留下了远古的南广河流域人类生存的雪爪鸿泥,从而也把高县历史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芦花岛尽管厚重,却没有张扬的过场,只是以处子般的沉稳和参贯历史烟云的柔劲,毫无矫饰地排版着时间和空间的规程。

芦花岛是寂寞的,静静地却又不失庄严肃穆,淡雅清丽地站在南广河水中央,只偶尔几个诗人雅兴起时,来到这里寻找诗歌的灵感。芦花岛还将继续寂寞下去,直到有一天全然消失。然而,寂寞并非情感覆灭。或许,正是因为一直的寂寞,才保持了内在的整体韵味。消失也不是文化荡然无存,中国的很多遗址、古迹,已经不存在了,但精神还在,尤以中国汉字承载的古老文明,仍然熠熠生辉。中华文化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成为世界文化奇迹,汉字的特殊性应居首功吧。

《诗经》纵贯中国文学史,至今读来,象听乡亲们唱的民谣,“伊人在水一方”依然婉约清丽,让人春情萌动。芦花岛依然年轻,朦朦胧胧,仍旧是那宛在水中央佳人的样子。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蓝蓝的天空如洗练一般,岛上芦花一片白茫茫。那个长发飘飘的歌手,怀抱吉它,弹唱起自己原创的《芦花岛》歌曲时,那份神采气宇,感染着每个上岛的人。“金秋芦花随风摇,洁白如雪远尘嚣……”泛经济时代,城市的喧嚷已叫人艰于呼吸,知识的爆炸并不等于人文精神的兴起,寻找文化生态,是寻找心灵的根。

  一河秋水,悠悠碧波环岛而流,朋友们钻进芦苇丛去了,芦苇丛只留下随风摆舞的苇蒿,和飘飞在上空的芦絮,苇丛中传来人们的笑声。我站在水草相连的地方,眼前浮现出那个寻觅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痴心少年焦渴的眼神。我没有进芦苇丛去,我让距离带着眼睛,去追索两千多年前人性的至美至纯。

  两千多年毕竟漫长,今天我上岛来,留几串脚印,几天后,便会在阵阵河风中被沙土掩盖。只是一年一度秋风起时,芦花如约而开,芦絮随风飘扬,这是以诗歌源头的风姿韵态告诉诗人们:又是一年了,但愿芦花长在,诗歌永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8:32:55编辑过]

作者: 喜之狼    时间: 2010-10-8 09:29

很久你见··蒋老师好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8 09:35
QUOTE:
以下是引用喜之狼在2010-10-8 9:29:24的发言:

很久你见··蒋老师好

喜之狼,熟人啊?暂时还没认出来。谢谢,问好。


作者: 东南风    时间: 2010-10-8 10:47

芦花飘飞又一年,年年岁岁芦花飞!

 

蓝蓝的天空如洗练一般,岛上芦花一片白茫茫。那个长发飘飘的歌手,怀抱吉它,弹唱起自己原创的《芦花岛》歌曲时,那份神采气宇,感染着每个上岛的人。“金秋芦花随风摇,洁白如雪远尘嚣……”泛经济时代,城市的喧嚷已叫人艰于呼吸,知识的爆炸并不等于人文精神的兴起,寻找文化生态,是寻找心灵的根。fficeffice" />


作者: 雪馨    时间: 2010-10-8 15:52

有些风景适合放在心里,独自慢慢体会

淡然、悠远、娴静的美,少些尘世的纷扰会更人陶醉

问好!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8 16:02
东南风,看你又上网看贴子了,真高兴,身体大见好了吧。问好,改日喝茶。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8 16:17
QUOTE:
以下是引用雪馨在2010-10-8 15:52:34的发言:

有些风景适合放在心里,独自慢慢体会

淡然、悠远、娴静的美,少些尘世的纷扰会更人陶醉

问好!

雪馨:你说得很好。实际上,任何文字表现的风景,都没有心中的风景美丽,但文字有独特的内涵逻辑,思维从感觉开始,感性材料不仅是精神现象,也有精神价值。譬如你的《梦一季芦花》,风景、情感和文字糅为一体,美仑美奂,那个境界,我是达不到的。问好,请多指教。心雨说了几次你要来高县,期待中。


作者: 若凝    时间: 2010-10-8 16:46

芦花岛尽管厚重,却没有张扬的过场,只是以处子般的沉稳和参贯历史烟云的柔劲,毫无矫饰地排版着时间和空间的规程。

其实,读治鸿哥哥的文章,如跟治鸿哥哥学做人!你就是那么沉稳、柔韧、毫无矫饰!


作者: 秋水长天    时间: 2010-10-8 21:20

碧水荡漾,芦花飞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的,历史不可复原,但可以想象。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芦花岛,究竟经历了什么、究竟见证了什么?芦花不言,流水不语……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8 21:27
QUOTE:
以下是引用秋水长天在2010-10-8 21:20:28的发言:

碧水荡漾,芦花飞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的,历史不可复原,但可以想象。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芦花岛,究竟经历了什么、究竟见证了什么?芦花不言,流水不语……

我多么希望芦花什么也没经历,什么也不要见证,依然在水一方。我更希望我能回到那个时代。问好秋水。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8 21:28
QUOTE:
以下是引用若凝在2010-10-8 16:46:00的发言:

芦花岛尽管厚重,却没有张扬的过场,只是以处子般的沉稳和参贯历史烟云的柔劲,毫无矫饰地排版着时间和空间的规程。

其实,读治鸿哥哥的文章,如跟治鸿哥哥学做人!你就是那么沉稳、柔韧、毫无矫饰!

一声哥哥,这可是秋天里的春天呀!谢谢了。


作者: 三姐    时间: 2010-10-8 21:46

 芦花飘絮花飞花 

 芦花丛中有人家

 芦花飘舞歌声

 芦花娇柔见美女

 

 ···

 芦花洁白远离嚣 ,

 感叹芦花还能有几载!?

 

 


作者: xianjian    时间: 2010-10-8 23:51




作者: xianjian    时间: 2010-10-9 00:03

晚秋芦花

有一种古老的苍凉

 

每一次看到它在飘洒

其实不是它的本意

那是风在风流

 

每一次看到它的轻浮

其实不是它的本意

那是自然在呼吸

 

晚秋芦花

柔软无骨却穿透时空……


作者: xianjian    时间: 2010-10-9 00:14

芦花的心

 

美丽是心的感觉

如果芦花有心……

 

洁白是岁月的起点

如果芦花永恒……

 

我心中泛起的芦花之美

是芦花的心造就的美吗?

 

爱美之心

花皆有之!

 

 

 


作者: xianjian    时间: 2010-10-9 00:18

花谢花飞

 

花为什么要谢呢?

是在感谢生命的灿烂!

 

我为什么要写呢?

是在感谢朋友的美文!

 

花谢花飞

自由自在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9 07:07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姐在2010-10-8 21:46:48的发言:

 芦花飘絮花飞花 

 芦花丛中有人家

 芦花飘舞歌声

 芦花娇柔见美女

 

 ···

 芦花洁白远离嚣 ,

 感叹芦花还能有几载!?

 

 

不愧是三姐,真是好歌才也。谢谢,问好了,芦花节没见你,好遗憾!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9 07:09
xianjian配的图片很符合拙文的意境,真知我也。诗也好啊。顺致秋安。
作者: 喜之狼    时间: 2010-10-9 09:05
QUOTE:
以下是引用治泓在2010-10-8 9:35:47的发言:

喜之狼,熟人啊?暂时还没认出来。谢谢,问好。

您跟华仔都是我的偶像
作者: 有缘女厕所见    时间: 2010-10-9 0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治泓    时间: 2010-10-9 10:21
QUOTE:
以下是引用有缘女厕所见在2010-10-9 9:58:57的发言:

苍白的文字体现,缺乏说服力!

感觉有点像皇帝的新衣..

你的意见很好,让我深思。文字苍白,垫实不足,造成缺乏说服力,这的确是我面对的困境。谢谢你,朋友!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0-10-9 17:51

泓兄从文化意义上赋予芦苇节新意。顺着你的文字,引领我们去诗经中寻找伊人的影子。

 

看到你们芦苇节的开心,没能参加,遗憾着的,不知芦花继续飞扬否,近日想一个人去中坝看看。


作者: xianjian    时间: 2010-10-9 21:44

芦花开了

白茫茫一片

仿佛我满头的白发

 

芦花飞了

雾蒙蒙千里

恰似我游子的无心

 

春去春会来

人远两不见


作者: xianjian    时间: 2010-10-9 21:50

写我的诗

作我的画

 

随我的意

灌我的图

 

开我的心

走我的路

 

发我的贴

赠我的友


作者: 冰山雪莲    时间: 2010-10-10 00:05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期待明年再相见。


作者: 斜月半窗    时间: 2010-10-12 22:50

美丽的芦花,是《蒹葭》赋予它更多想象罢了。

但愿芦花常在,情思常在~~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11-1 03:39

法!


作者: 木易土豆    时间: 2013-5-11 16:26
消失的芦花岛,只能永存于文字中了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