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开长贴,盖高楼,飞过米国。。很缓慢的更新中(第六页更新至北卡) [打印本页]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19:57
标题: 开长贴,盖高楼,飞过米国。。很缓慢的更新中(第六页更新至北卡)
 

这不是一次旅行。

每天我从半夜醒来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我回来了吗,我真的回来了吗?

如果一个人很少长时间的旅行,那偶尔的一次会让你对时间空间产生错觉,追着太阳和月亮前进,什么都可能发生,24小时的白天和黑夜给你什么感受,想必没有亲身体会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时差的关系,头晕了好几天,每天都如同刚刚从一场梦里醒来,又如同爱丽丝漫游仙境完毕归来,一切的一切都来得如此突然,也散得那么的迅速,好像梦境和现实在争夺着我的身体和灵魂,一切的一切都如此的不真实。时间稍过,还是让自己回归正常吧,生活继续。

理性的出行,那就还是理性的写点文字说明吧,为我拍的图片做点叙述吧。

 

北京机场。。。一缕金发,一条大道,一次旅程,一个梦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3 9:33:06编辑过]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19:59

 

十四个小时的飞机,脚肿了。虽然满仓几乎都是中国人,我却挨着一个巴西人坐,他听不懂我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讲啥,我们之间隔着四川话-普通话-英语-葡萄牙语四条鸿沟,用手势无法表达我心中所想,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中学时代那个英语老师所说的那句话的意思。“英语还是有用的”。一路基本无话,十四个小时,坐在狭小的空间里,腿打不直,不能随意起身走动,还好有电影可以打发无聊时间,忍受吧。途中小便一次,三万英尺上有些舒坦。飞临美国上空,快降落时,告别天边最后一丝晚霞,广阔的大地将被黑暗笼罩,我TMD真的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20:00:25编辑过]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0:01
 

小记一下,出海关时,排队大概一个半小时,过关时还被美国黑肥妞用大眼瞪我,同行斌哥被海关叫去半天没出来,我们还以为被送回国了,折腾到酒店住下已经当地时间十一点半,洗澡后倒头便睡,五点醒后睡不着起床呆坐看英文电视至天亮。。。。

 


777波音。。。中途不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20:04:03编辑过]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0:07
 

第一站,华盛顿特区,正式开整。

唯一的一天下雨,而且是小雨,我伞都没有打,躲在某人伞下怀里藏着相机,时不时的按一张,这天围着华盛顿广场,在全世界最牛(近二三十年全球大的战争都是在这块地方发出命令的)的地方逛了几圈,白宫,国会山,方尖碑,林肯记念堂,越战记念碑,杰佛逊博物馆群,还能在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在传说中的FBI大楼门前飘过,感受颇多。没能去五角大楼,坐坐地铁,去杰佛逊记念堂,没能好好看完美术博物馆,没能向那个长个东方面孔还我手机的美女留下相片一张,也是遗憾。也见识了美国人也讲风水,也讲地位,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罗马、哥特风格,至少从建筑上来讲,华盛顿还是比较欧洲的。

印象1:抗议。美国国会山门口一大块空地,好像就是为了给普通美国人抗议用的,那天正值下雨,但也挡不住老美们的抗议热情,树起大音箱,穿雨衣,有的带上凳子,拿着自制的标语,国旗什么的,也不管有人看没人看,或聚在一起,或三五一堆,哎,真是吃饱了撑的。还真把这个当做是一场社交活动,回旅馆的路上看到一男一女刚刚抗议完毕回家,在路口依依不舍的交换着联系方式,敢情还有这样的功能啊。其实这也说明了美国人对政治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不管多大多小的事,你有意见就可以发表,可以抗议,最牛的抗议者是白宫后门的西班牙老太太,三十几年了,真了不起,在此佩服一下。

印象2:运动。美国人爱运动,自行车和跑步应该是比较常见的户外运动方式,虽然下雨,但在华盛顿公园里跑步和骑车的人还真不少,后来听说是有一个什么自行车和马拉松的比赛,活动推进运动。健康的人生总是很好的。

印象3:历史。每个城市、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这里存放了着很多有关美国历史的记忆,大都通过雕塑记念碑记念堂博物馆等形式展现的。最有名的华盛顿记念碑(方尖碑),林肯记念堂,杰佛逊博物馆群,等等等等,给了这个城市记忆,虽然才两百多年,但不同的文化风格,古朴加上现代的建筑风格,让我这个初到者眼前一亮。

 

抗议了三十六年的西班牙老太太。

米国财政部。。。全球最有钱的地方。。。。。

国会山前抗议的人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20:09:48编辑过]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0:16
 

参加一次美国国务院的午餐宴会,正宗的意大利餐厅,装饰很不错,环境很好,灯光布置有情调,就是这个餐前我们忙着和玛塔,尚和影留念,一张大桌子,方方正正的,正宗西餐流程如下:餐前面包,然后点饮料,开胃菜(沙拉或者汤,汤比较浓),再上主菜,最后上甜点。真正有蛋白质的东西就是主菜,有牛排,鱼,鸡少数几样,别说,还真没有咱们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啊。其中和一个搞外交的坐到了一起,真坏,变着方的把你的话和思想往沟里带,还来了一个纯种的“香蕉”,一句中文不会讲,说了一堆官话套话,看来哪里有也花架子啊。

白宫,全世界最牛B的地方,当然他大部分还得受国会山的制约。周日来到后门的时候,居然不准下街,踩一脚下去,那边高大威猛荷枪实弹的朴你死就吼声连连,看来这种情况在哪国都是一样的。国会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坡,根本就不是啥山,导游给咱讲说这里比白宫高,是国为向征着人民的权利永远都要高于个人的权利,这话说得还比较在理,同意。华盛顿记念碑,上面为是什么是金字塔型的,导游小伙儿讲了,太阳神是最大的神,金字塔就是这个意思,迷信。从空中看,以华盛顿记念碑为中心,白宫,林肯记念堂,杰佛逊记念堂,国会山刚好形成一个十字架,看来宗教的影响不是一般般啊,再丢一句,迷信。

 

越战记念碑。。。


林肯记念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2 20:17:39编辑过]

作者: 吴律师    时间: 2010-10-22 20:17

对不起  我先卡个轮子再说  米国有没卡轮子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0:18
今天暂时到此。。。。有空继续。
作者: 沧桑    时间: 2010-10-22 20:46

还抢了个板凳

美国应该自带板凳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1:35

中间的像就是出资修建博物馆的杰佛逊尼。


比较值得一看的航空航天博物馆,相片很多,少发几张先。。。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1:36

比较遗憾的美术博物馆。。。第一张是大厅,第二张是走过祼女的老美。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2 21:39

自然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孩子的去美国一定带他去看看。。

 




好像是一种晶体石头。。。不认识,看不懂英文。。



作者: 星星的歌    时间: 2010-10-22 22:09

还想盖高楼,

先把地基整松再说。


作者: 星星的歌    时间: 2010-10-22 22:15
山人美国游记。
作者: 下雨的星期天    时间: 2010-10-22 22:48

还说准备坐地板的,看样子要坐到地下室去了……

那啥,自然历史博物馆让我自然的联想到了《博物馆奇妙夜》这部神奇的电影……

嘿嘿……


作者: 符江新诚摄影    时间: 2010-10-23 01:06
座在地板上等着看/楼主继续......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3 21:08
QUOTE:
以下是引用下雨的星期天在2010-10-22 22:48:46的发言:

还说准备坐地板的,看样子要坐到地下室去了……

那啥,自然历史博物馆让我自然的联想到了《博物馆奇妙夜》这部神奇的电影……

嘿嘿……

的确。。。博物馆奇妙夜这部电影很好看。。。进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就如身临其境。。。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3 21:18

小插曲。。进入现代艺术博物馆后,突然有大号的想法。然后拿出手机看小说,完了就放在旁边的手纸箱上,起身就忘记了,走出去大概一公里想起来手机悼了,匆匆忙回去,哦喝,已经不在了。来到大厅,看到一个长着东方面孔的美女,用英语问道你会说中文吗,她摇头,然后我从脑壳里搜索英语单词,告诉她我的手机悼在这里了,着急啊,表述不清楚,别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懂,然后叫过来一个黑胖大汉,手里拿的正是俺的山寨货,谢谢,不停的谢谢,激动之余忘记了和她们合影,好心人啊,电话虽然不值钱,号码可是很珍贵的。

来到印地安人博物馆,新开不久的一个馆。里面阵列的是印地安人的种种生活用品,文物。拍了几张,怀着敬畏的心情,只是觉得同样长着黄皮肤的他们被欧洲来的外来人驱赶,同化,命运悲哀,再一次深表同情。

 

现代艺术博物馆内。。一个中国人坐电梯而上。

还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内,两个棒子相拥而吻,正好入我画。

印地安人博物馆内,相片拍得不多,黄金面具,让我想起了三星堆。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3 21:38

前面说了,华盛顿的建筑都很欧洲,但也有例外,比如传说中的FBI大楼,当地人讲这楼就是整个城市中的一块疤,很伤大雅

。但其余的建筑真的很不错,街上干净得不留片纸,但是一到天快黑的时候,公园里的长櫈就会有人睡在上面,流浪汉们的快乐时光来了。流浪汉不外两种人,一是确实精神有点问题的,另一种就是没什么本事,找不到工作,没有住房,没有家庭,只能靠领取救济金,其实也不是什么救济金,就是领取食品的各种票,但又不想去忍受福利工作人员的各种刁难,不想去住政府提供的免费住宿,免费住宿只能晚上进住第二天很早就会被叫醒赶出来,所以就游荡在大街上,靠乞讨与捡拾食物过生。华盛顿还是美国的首都,大街上很多这样的人,特别是晚上能看到很多。

 



公园里晚上和衣而睡的流浪者。。。。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3 21:40

上面就是传说中的FBI大楼。。。

晚上的白宫。。。。


夜色下的华盛顿记念碑。。。。


作者: FIR    时间: 2010-10-24 00:03
白宫上面的月亮也没比我们国家的圆嘛!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10-10-24 00:56
山寨机也可以入境啊?还能带上飞机?不怕把飞机炸了啊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0-24 11:49

国人常常把洋人的垃圾食品当做是宝贝,特别是麦当劳,肯德鸡,那是真正的快餐,速食,热量高,很垃圾的,在米国是没有什么钱的人,或者是工作非常忙时吃的东西。包括星巴克,也是属于中下层人进去享用咖啡的地方,一到中国,成了孩子们的天堂了,其实在米国,很多家庭是不让孩子进快餐店的。至于价格嘛,就不要用人民币来换算了,一块汉堡,七八块美金,还不带饮料,在中国得吃一整支鸡了,不能这样想,米国,米是什么,米就是票子啊。

关于停车,很多街道都划有停车位,但很多规定是在某某时段停车,也放有自动收费机,米国的诚信建设是比较好的,我个人理解是法律的执行很到位,你犯了法,就得被处罚,在你的信用里就会被记上一笔,所以大家都还是相对守规矩,当然也是和人的基本素质有关系的。

在华盛顿广场,看到了米国美女三轮车夫。仅提一句。

 

米车三轮车夫们。。。。

路边当劳。。。。将近十美金随便吃了一餐,垃圾,真垃圾。。。。

路边的车辆很漂亮,,,下图是一个正在付停车费的黑妞。


星巴克门口,旁边是电信公司的营业厅,星巴克里美女正在打电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4 20:08:43编辑过]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0-10-27 14:41
跑得远哟,整得港港滴~
作者: 笑看凄凉    时间: 2010-10-28 09:38
 楼主跑得远哦,继续整。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 19:25

米国是一个比较开放包容的国家,整个历史两百多年,移民为主,所以什么文化和个性在这里都能找到一席之地。它也是一个比较讲究实用主义的国家,比如吃的,能吃饱营养够就行了,不怎么讲究味道,色彩,品种,方式等等。再上几张图,详细说明一下,就把华盛顿这一页结束吧。

 

一个教堂的尖顶。。在落日的余晖下,和旁边的雕像一起等待星空的到来。

梅西百货里的一个小场景,左边这位哥们长得真像娘们儿,卖化妆品的,说话也怪怪的,虽然听不懂但腔调真的很女很女。

CVS,一个米国全国联锁的卖场,主要是生活百货,部分速食,药品。在这里边买了一顿吃的,像什么猫耳朵,还有鸡块,花菜,好像是八九个美元吧,用微波炉打了几分钟,很难吃,还好有个苹果可以抵挡一下。

公交车站,一个年轻的母亲正在抽烟,离她儿子有几米的距离吧,说到抽烟,米国室内是不能抽烟的,要抽也去专门的吸烟室。

AED总部内,性质相当于咱们的事业单位,米国国务院下的一个单位,事管得挺多的。PS:别人对工作讲项目,一项工作就是一个项目,讲究有始有终。

AED内部的一个装饰墙,很艺术。。。

大街上,过红绿灯的人们,说到过红绿灯,首先是闯红灯的人基本没有,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很有序。

水门大楼,著名的尼克松总统就是因为在这里的事情下课的。

这是去弗吉尼亚州的路上吃中午饭的地方,叫半亩园,中餐馆,价格嘛,AA制十美元左右能吃饱,别点太多菜,弄一份套餐足够了。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2 20:44
QUOTE:
以下是引用kenshin在2010-10-24 0:56:38的发言:
山寨机也可以入境啊?还能带上飞机?不怕把飞机炸了啊

手机能带吧,那山寨机也能带。。。。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8 19:51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米粒在2010-10-27 14:41:55的发言:
跑得远哟,整得港港滴~

还没到火星,不算远[em62]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8 20:23

第二站: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镇开整。

 

威廉斯堡,在美国历史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中学学到1775年波士顿人民在美国来克星顿与英军交战拉开独立战序幕,其实哪知道威廉斯堡才是发出战争总命令的地方。这是一个小镇,十八世纪的建筑,十八世纪的穿作,十八世纪的食物,十八世纪的风情,让我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

从华盛顿出来,阳光正明媚的照着大地,大家坐在吉米的车里,听着他小声的哼着听不太清楚的歌词,吃过中餐馆的午饭,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一路太阳渐渐西沉,旁边的房子和华盛顿的高楼不一样了,全是一家一户的别墅式的,屋前和后院都是草地,屋与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像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米国农村的样子了。其实米国人住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公寓式的很少。阳光直来越倾斜,两旁的房屋被拉出长长的影子,有的透过树鏠直射到草地上,透出一股漂亮的绿。途中休息一次,在麦当劳的旁边,小窗口的俩美女挺漂亮的,肚子不饿,要不都过去弄一份,顺便看看。

万圣节快到了,从许多人家的门前能看出迹象,我一直对西方的节日不是特别懂,这里普及一下小知识万圣节。其实也就是西方的鬼节,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到得旅店,咱们住的是希尔顿旗下的连锁店,离城市很远,离威廉斯堡大概两公里,但出门后就有当地的公交车免费的,循环开往古镇,住下后,阳光依然温暖,吃饭要紧,拿到地图研究研究,赶紧逛古镇吧。。。。。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9 20:30
QUOTE:
以下是引用笑看凄凉在2010-10-28 9:38:41的发言:
 楼主跑得远哦,继续整。

正在继续。。。正在继续。。。。表慌,,,说了是慢慢更新,而且是很缓慢达。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9 21:05

还是把弗吉尼亚做为三个部分吧,在这里先做个预告,第一部分就是参观螃蟹工厂及港口,第二部分在UOTLETS购物,第三部分就是在威廉斯堡闲逛。

当然重头戏还是第三部分,当中介绍小镇,露天话剧,酒吧小吃,旅游的人们,主题餐馆几个部分。

首先介绍一下螃蟹工厂,汉普顿离威廉斯堡一个小时的车程,是一个港口城市,海产品养殖很发达,有幸参观了一个螃蟹工厂,海边的渔夫们将打捞上来的蓝蟹送到专门的工厂来,由工厂统一处理,先蒸熟了,再人工把蟹肉一点点儿的剥离出来,装上冷冻,然后分销到附近或者全国。工厂不大,里面工作的基本都是墨西哥人,有的是移民,但大多是持劳工签证过来工作的,这样的签证只有九个月时间,但更多的听翻译讲是偷渡来的。工厂里的人很友好,拍照的时候一般都会对你微笑,有的还和你招手。

螃蟹肉很好吃,新鲜嫩滑爽口,厂里的人拿了一盘新鲜的一盘陈的让咱们品尝,新鲜的的确好吃,很快就没有了。中午在汉普顿的港口旁边一个意大利餐饮吃午饭,港口里停了许多豪华的游轮,天空很蓝,中午点了半打六支生蠔,和旁边小威合伙点了一个蔬菜沙拉,生蠔还好,能吃得惯,沙拉说是蔬菜的,里面有蛋,肉,特别是那个酱太难吃了,吃了很少一点就饱了,没法,谁叫咱们不会开洋荤呢。

 

租车公司那天生意太好了,差的车全都派出去了,结果给咱们的车就是这种超级豪华的房车,又大又舒适,租车公司亏死了吧。

米国处处可见的麦当劳。。。

这老外是专门负责煮螃蟹的,健壮,小威说咱两人肯定不是对手,我说的是,三个也不一定打得过。

把蟹肉剥离出来的工人们。

透过港口的铁丝网看出去,海湾一片宁静。

这是弗吉尼亚的航空航天中心,要门票,进去坐了会儿,没参观。

港口的游轮。。。

这就是那天中午吃的六支生蠔。。。。


作者: 水蓝儿    时间: 2010-11-9 22:20

这个帖子都发了这么久了俺才看到,检讨中,深深的检讨中。。。主要是羡慕楼主去了米国,虽然不能去米国,也还可以在国内溜达溜达撒。。。

真的准备盖高楼哇。。呵呵


作者: 水蓝儿    时间: 2010-11-9 22:21
好想吃图上的海鲜。。。
作者: 细水长流    时间: 2010-11-10 23:47

我对吃和风景比较感兴趣!


作者: ☆星星☆    时间: 2010-11-12 23:01
楼主太懒,更新太慢!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5 16:02

楼上几位不要慌。。。说了是很缓慢的更新。。。慢工出细活。。。今天继续整一段。。

在汉普顿的项目时间只有一个,那就是参观螃蟹工厂,完了出来咱们没有事,就往住的宾馆赶,由于结束得早,租的车还没有到,咱们就去了弗吉尼亚航空航天中心里头看了看,没有购物,没有参观(因为要门票),就在大厅坐了一会儿,外面阳光实在是很明媚,晒得背发痛。

路上早就看到一个OUTLETS,什么是OUTLETS呢,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厂家直销店,这里的东西比专卖点里的便宜了许多,商品内容嘛,户外的户内的,高档的,实用的鞋子,衣服,包,什么阿迪,耐克,李维丝,CK,扣奇,哥伦比亚等等等等都有,占地很大,车把咱们送到OUTLETS后就走了,这里离威廉斯堡三英里,可以叫出租车过来接,由于是周五,这里营业时间要到晚上九点,平时是七点。大家约好了时间,迅速的分散开来,各取所需。逛了一下阿迪耐克哥伦比亚这些店,然后坐在旁边发呆,不是不想买,而是没兴趣买,等等日落的过程里,坐在余晖里,看老外来来往往,也被来来往往的老外围观。看着他们大包小包的拎着,我就拿了很少的一点点,还有点不适应,没事,明天咱还来。回来看到咱们也有OUTLETS了,其实不用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大包小包的带回来,告诉你们吧,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不是中国制造也是亚洲制造的,真正的美国制造还是很贵的,主要还是人工工资很高。

小记一下,买牛仔裤的时候,给一个小美女拍了一张,还被强烈要求删除,不光是她,还过来一中年妇女凶巴巴的说些什么咱也不清楚,只能一个劲儿的说OKOKOKOK,看来别人对肖像权还是很看重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5 16:04
图晚上再上几张。。。。。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6 23:42

 

这是在弗吉尼亚航空航天中心。。。这是个美女。。。没有正面相。。。



 

这是OUTLETS的一部分,,,,只有一张。。。我独坐看夕阳。。。。。。。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9 21:13
 

威廉斯堡,在美国历史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中学学到1775年波士顿人民在美国来克星顿与英军交战拉开独立战序幕,其实哪知道威廉斯堡才是发出战争总命令的地方。这是一个小镇,十八世纪的建筑,十八世纪的穿作,十八世纪的食物,十八世纪的风情,让我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

从华盛顿出来,阳光正明媚的照着大地,大家坐在吉米的车里,听着他小声的哼着听不太清楚的歌词,吃过中餐馆的午饭,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一路太阳渐渐西沉,旁边的房子和华盛顿的高楼不一样了,全是一家一户的别墅式的,屋前和后院都是草地,屋与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像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米国农村的样子了。其实米国人住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公寓式的很少。阳光直来越倾斜,两旁的房屋被拉出长长的影子,有的透过树鏠直射到草地上,透出一股漂亮的绿。途中休息一次,在麦当劳的旁边,小窗口的俩美女挺漂亮的,肚子不饿,要不都过去弄一份,顺便看看。

万圣节快到了,从许多人家的门前能看出迹象,我一直对西方的节日不是特别懂,这里普及一下小知识万圣节。其实也就是西方的鬼节,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十八世纪的建筑,十八世纪的穿作,十八世纪的食物,十八世纪的风情,让我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在童话故事中发呆一样,领略着完全不同于大都市的味道。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9 21:19

两个来威廉斯堡玩的小朋友,穿上了十八世纪的服装,很有范儿。。


当地的房子,一个小餐馆,挂的是英国的国旗。


树间的阳光洒了下来,阳光给人暧暧的味道,很容易就让人发呆。


街道干干净净的,游客在路上走着,没有其它,只有呆。。。


两个游客带着自己的小狗,坐在路边的板凳儿,我们拿着相机的外国人,拍个照,很配合。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19 21:26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蓝儿在2010-11-9 22:20:49的发言:

这个帖子都发了这么久了俺才看到,检讨中,深深的检讨中。。。主要是羡慕楼主去了米国,虽然不能去米国,也还可以在国内溜达溜达撒。。。

真的准备盖高楼哇。。呵呵

真的准备盖高楼。。。没时间更新。。。请见谅哈。。。。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25 21:43
 

 

 

威廉斯堡,在美国历史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中学学到1775年波士顿人民在美国来克星顿与英军交战拉开独立战序幕,其实哪知道威廉斯堡才是发出战争总命令的地方。这是一个小镇,十八世纪的建筑,十八世纪的穿作,十八世纪的食物,十八世纪的风情,让我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之旅。

从华盛顿出来,阳光正明媚的照着大地,大家坐在吉米的车里,听着他小声的哼着听不太清楚的歌词,吃过中餐馆的午饭,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一路太阳渐渐西沉,旁边的房子和华盛顿的高楼不一样了,全是一家一户的别墅式的,屋前和后院都是草地,屋与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像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米国农村的样子了。其实米国人住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公寓式的很少。阳光直来越倾斜,两旁的房屋被拉出长长的影子,有的透过树鏠直射到草地上,透出一股漂亮的绿。途中休息一次,在麦当劳的旁边,小窗口的俩美女挺漂亮的,肚子不饿,要不都过去弄一份,顺便看看。

万圣节快到了,从许多人家的门前能看出迹象,我一直对西方的节日不是特别懂,这里普及一下小知识万圣节。其实也就是西方的鬼节,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每当万圣夜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到得旅店,咱们住的是希尔顿旗下的连锁店,离城市很远,离威廉斯堡大概两公里,但出门后就有当地的公交车免费的,循环开往古镇,住下后,阳光依然温暖,吃饭要紧,拿到地图研究研究,赶紧逛古镇吧。。。。。

继续更新。。

在威廉斯堡闲逛,有一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十八世纪,或者在童话故事中发呆一样,领略着完全不同于大都市的味道。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1-25 21:48

一个小教堂,右下角是处决犯人的地方。头手固定,等待杀头。


两个坐在路边的游客,等待夕阳。


街口一角。。。


一个书店,店内的书价贵,当然是以咱们人民币的价格来算。。。


路边的小花,映着街道,光线很柔和,看上去很美。。


 


作者: ☆星星☆    时间: 2010-11-30 23:34

一二三四五,我们等的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的好着急!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19:43

继续继续。。

古镇分两个部分,逛古镇看露天话剧,吃在威廉斯堡。

由于第二天是星期六,闲得无事,翻译们早早的就联系了导游,花了一个半小时带我们逛了古镇,从总督家到监狱,几个景点,一路给咱们介绍过来,总督家里的客厅墙装饰的是当时用的枪和刀剑,再一次说明了马上立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在议会的时候,导游小姐(七十岁了)让咱们选出四个人分别坐在当时的议长等位子上,然后拿出准备好的当年议会通过对英开始独立战争时的原话,当然是英文的,我坐在了议长的位子上,我很激动并且很大声的宣读了当年议长的那一番话,引得满堂大笑。在当年的法庭上,导游小姐带领我们重现了一次十八世纪的审判,不意思的是,我扮演了辩护律师一职,旁边观看咱们重现的两老外不明就里,听不懂咱们的中文,呆呆的看着,像上了火星。最后来到当年的监狱,里头几个孩子很淘气,不停的把别人关进门里,从外头锁上,玩着套手的手铐,脚镣,那可是文物啊,要在咱们这儿,那不得让家长赔得钱包空空。

导游小姐讲解完毕后,同行的几位都回宾馆了,我留了下来,走到议会大楼的旁边,露天话剧正在演出,里三层外三层的坐满了游客,虽然听不懂台上人在讲什么,但却能领略他们再现战争爆发时对普通人的影响,一个场景是两个男人将要上战场了,一个女孩对未来的恐惧,只看到一个男人离开后,另一个跪在女孩面前求婚的时候,那种真诚与悲哀。第二个场景是几个黑人在战争将来之前表现出的无赖。对话听不懂,但表现情感是没有国籍的。在一阵掌声之后,所有人一到广场,一队吹着军乐的年青人走了过来,所有的人都围在旁边,一位军官模样的人走了出来,慷慨激昂的演讲中,能听懂的人都在随声附和着,原来是战争来了,讲大家为了自由参军吧。在征集了十个人之后,来到议会门前,一位扮演杰佛逊的演员做了最后的演讲,礼炮响起,战士们奔赴前线,要换回自由,总会有流血和牺牲。

到这里话剧完毕,重现历史的时刻给到场的米国人上了一堂现实版的课,比在课桌上学到的要深刻得多。在此我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旅游景点就是收费,完了吃吃喝喝,走走看看,就不能给大家来一场情景再现呢,这比你在课桌上教给大家要来得更直接,更有力,有不容易忘记。

感怀过后,天色渐晚,总得找个地方吃饭,在又一次的穿过老街之后,来到餐厅聚集的地方,翻译给咱们指了一家比萨店,意大利式的,进去后一人点了一块比萨,一杯啤酒,这时我们的翻译走过来讲,那边有欢乐时光,龙虾25美金一支,于是当天的大吃大喝开始了。在吃完了比萨后,我们来到了翻译说的欢乐时光小店,坐到吧台上,翻译女士刚刚吃到一半,正和着白葡萄酒香得不行,刚刚吃得半饱的我口水一下就下来了,对着吧台里忙前忙后的服务员小姐说:妞,来给爷上支龙虾。当然她是听不懂的,翻译给翻了。(以下省去翻译)我说再来一杯白酒,高度的,妞说只有伏特加和龙舌兰,四十度,我说先来一杯龙舌兰吧,多少钱一杯,妞说5块,发克,太贵了,不过咱了豁出去了,就一次,放纵一下吧。过会儿龙虾上来了,酒已经下去了两杯,继续拉着翻译小姐和我一起喝高度白酒,一帐算下来,五杯酒一支是连小费,税花出去六十多。真奢侈啊,要在咱们这儿,弄瓶好酒都得喝醉两个人了。

这里把周日的晚餐说了,米国人买单。在一家老房子改在的餐厅里,名字记不太住了,反正生意真的是好,我们定好的七点,结果一直到八点才有空位出来,我吃的是炭烤牛排,当然西餐嘛,还是前头说的那些东西,自费了一杯啤酒,其间有弹吉它唱歌的人进来大家一起哼哼叽叽,拍桌子,蹬地板,闹出很大的响声,很有趣。

(下集预告:北卡罗莱那州,格林斯堡。。。家庭聚会,小型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老酒馆喝正宗老啤酒,很牛B的高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19:46:44编辑过]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19:52

上图吧,无图无真相的。。。

 

FB晚餐的时候第一家比萨店,老板看着一群东方人就点了几块比萨,有点BS我们。


吃完了龙虾才想起拍个照,不管杂滴,遗照也算。。


这就是等了一个小时才吃到牛排的那家馆子,真的生意很好。。。


这是来唱哥的大哥,大叔,还是大爷,反正老外是看不出年龄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19:56

小道一旁有轮椅标识


某日的早餐,一边上网一边吃,国内正是晚上,正好和家人聊天。


游客中心,我三天内没看到有人在这里出没。



停车场,一辆很豪华的跑车飞驰而过。。。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19:59






1:总督家的大门

2/3:总督家的客厅内的装饰

4:总督家里的导游,穿的是十八世纪的衣服。

5:总督家的外观。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20:02




1/2:遇到了在当地举办婚礼的一对新人,没能靠近了拍,人家不许。

3:两辆哈雷呼啸而过,镜头太短,没能拉过来拍。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20:04




 

1:法院里,我扮演辩护律师。。

2:监狱内,几个淘气的孩子。。

3:议会门口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20:08






 

1:露天话剧,几个黑人演员正在演出。

2/3:继续露天话剧,征兵现场和年青人组成的军乐队。

4:扮演杰佛逊的人正在演讲,鼓动大家为了自由战斗。

5:礼炮发出的一刻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21:45




看完演出陆续回家的人们。。街边小孩在玩枪。。骑车的人们在夕阳下晒太阳。。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21:49






 

1:骑车游玩的老人。。。

2:走累了,在一颗大树下休息。。

3:远外的教堂在余晖下显出一种特别的色彩。。。

4:夕阳照在一个房子上,红色暧暧的,光影很漂亮。。。

5:两个女子走在乡间小路上。。。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1 21:53






 

1:夕阳照在一个装垃圾的木桶上

2:还是夕阳,拉长我自己的影子,街道上人们聚在一起,很休闲。

3:一个骑车的人掠过街道。

4/5:一个餐馆门口正在弹竖琴的女人,第一次现场听到竖琴的声音,很舒服,听了两曲,报以微笑。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15:36

庆祝点击率上一千八。。。。。

回贴以示存在。。。。。。。。

晚上更新。。。。。。。。。。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16:06

 

这天是周末,没别的事,大家时差基本都调整过来了,所以睡了个自然醒,北卡距离弗吉尼亚三个小时的车程,咱们十四个人,坐着四十座的大车。一路晒着阳光,看着没有字幕的美剧大片,偶尔和大家一起讲什么啥色的笑话,还是很轻松的就到了。

收拾收拾休息一下,来接咱们参加家庭聚会的车来了,的士很大,能坐十个人,随车来到主人贝丝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贝丝家住在当地一个比较好的社区,门前是一个很大的院子,种着各种花花草草的,后院是一个堆放各种杂物的一个空间,但堆放得最多的是酒瓶子。俩先下去的家伙看到了,的赶紧的把我拉下去看,当场就震惊了,那酒瓶简直就是一个酒瓶博物馆。

贝丝邀请了她的朋友们,我们来到后院,贝丝家的客人们包括我们,开始喝酒,聊天。我不会和老外聊天,因为鸟语差,所以我只会喝酒,一瓶接着一瓶。到吃饭的时间了,餐具都是一次性的,自己拿,餐前贝丝让所有人参加了一个她们家的传统,手拉着手聚在一起,共同祈祷世界和平,哇卡卡,这还真的是目标太大,不容易实现啊。祈祷完后,所有人都让来得最远的客人最先用餐,不好意思,我来自乡卡卡,应该是最远的,冲了上去,对着满桌的菜饭,下手。老外请客只请人,只准备饮料酒水,被请的客人一人做一个菜拿过来,吃的时候自助,完了谁家的菜最先被吃完,当然吃的时候是不知道谁做的,完了大家将餐具丢弃,没剩菜没剩饭,没有很劳累的收拾,这样其实很好。

大家吃着都到院子里一堆地堆的坐着,聊天,有翻译的地方我多坐一会儿,没翻译的地方,我权当一个旁听者,反正啥也听不懂。中间认识一位台湾MM,大学老师,除了翻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台湾同胞,心里很激动,而且这MM祖籍居然是咱宜宾的,亲切油然而生啊。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19:37

到了北卡后。住在一家叫pormixcity的旅店里,条件很不错,前台MM很漂亮。可惜没有正面照。


这是贝丝家的前院,一颗大的花占据了院落的中央


这是后院,额滴神啊,酒瓶的天堂啊。


手拉手,共同祈祷世界和平。说实话我有点呆。。。。。槑


再看一眼前院儿,三三两两的人坐到一堆聊天呢。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0:30

家庭晚餐完毕后,大家各自到住的房间,早早的就休息了,第二天星期一,项目负责人给我们准备了行程安排,第二天是一个学校,一个食品加工公司。

一早,吃过早餐后,来到了当地的一所高中,具体是哪个市的高中就不清楚了,大家可以看校门上的名字,反正我是不认识。

这个高中是新建的,进到图书室,一个班的学生正在这里上课,看到来了一帮外国人,孩子们都兴奋莫名,老师也不怎么管,黑人和白人依然是分开坐的,看得出种族在这里还是一个问题。一会儿这里的校长来了,据他自己讲,他也就是这个学校管理钥匙的人,其它的都不怎么管,学校有一千二百个学生,三十台左右的校车,每年这里的政府给学校的钱是三千五百万美元。据翻译讲,当地的学校的钱来自政府的税收,税的主要来源又是房产税,这地方的房子贵,那每年交的税就多,按比例给学校的也就多。这个地方的地名用汉语翻译过来叫格林斯堡,方圆三十英里的范围有七八所大学,看来教育在这里比较发达。

我们离开的时候,一部分孩子正在吃午饭。学校的食堂很大,食堂有专门的营养师,每天给孩子们的主食含蛋白质的不会超过五百克,其它就是蔬菜和水果,至于缴费嘛,特别穷的家庭一分钱都不出,稍富的出一部分,很富的就全出了,均由学校的老师配合社区的工作人员核实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学校还有一个室内篮球场,室外还有一个棒球场,一个橄榄球场。老师都是自己从家里带吃的过来,这里的学校不是统一时间放中午,各个年级错开了时间,这样不会造成食堂很拥挤。

从学校出来,我们去了一个叫南方食品的公司,这公司主要是海鲜和牛肉的分装。由于车间内要保持洁净,没带相机进去。一年的销售额在四五千美元,在这里我知道了牛肉要放二十天左右是最好吃的,牛身上的各个部位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有的牛肉一块,大概五百克,可以卖到三四十美元甚至更高。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0:33

高中门口

 





都是高中内的相片。。。。最后一张是食堂。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0:35



第一张是学校的过道。

第二张是老师吃饭的房间。。偷了一张。

第三张是孩子们正在吃饭,注意左下角的那孩子,,脚断了一支,安的假肢



这就是南方食品公司内部一角,墙上的好像都是啥认证之类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0:39
晚上没有晚餐,饿得找地方吃饭,出来走到一个比较大的卖场,夜灯初上,所有的店都关上门了,我们走着走着,后来找到一家热狗店,进门随便吃了一支热狗了事儿。顺便提一下,住的地方条件不错,看了一下帐单,好像是每晚一百五十几美元,没加税。楼下负一楼有酒吧,某夜回家喝了五杯啤酒,二麻麻的睡觉了,抽烟在这里是不允许的,找到一个抽烟的地方,隔房子得有三十米吧,冷死了。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0:42


这就是这里住的啥酒店来着。。。房间到是不错,一早就有阳光射进来。




吃热狗的店,门口停一车,车里还有俩狗,很乖的。。。主人很热情,还让狗先给戴上眼镜儿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18

到北卡的第三天,最后一天。这天去了一个教堂,一个农场,一个民权博物馆。

先说教堂,米国人信教的人比较多,他们每年都会将收入的一部分捐献给教会,教会拿到这些钱后,会办一些实体,比如学校,做一些公益善事,当然还有教会本身的开支。我们去的教堂具体的名字不知道,里面有一群小孩子正在上音乐课,粉嘟嘟一个一个的孩子,真像洋娃娃。特别提示这个教堂的管风琴花了一百万美元,声音到是很大。

农场是一所大学的实验农场,大学的教授带咱们参观了整个农场,农场是当地政府无偿给大学使用的,用于科学研究,教授是个黑老头,很和善。在讲解的时候一个美女研究生过来了,高高的个子,没能拍下一张相片,有点遗憾。

民权博物馆,美国的种族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七十年代四个年轻黑人去一家不允许黑人进去喝咖啡的店坐下要求小二给他们白人同等的服务,不给服务就不走,原来的黑人是可以买咖啡,但必须得拿到店外去喝。由此引发了美国全国性的黑人民权运动。黑人老太太解说员给咱们用很深沉的语调讲解,其实咱们都是有色人种,能理解的。

出来后,遇见了贝丝,她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很小型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小店,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已经去世多年了,她的孙子继承了这个小店,将它改成了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很另类的东西,比如一个女士坐在电视机里上网,堆起来的是收音机什么录音机等等等等,说是媒体人生,让你手捧镜子眼望镜子里,倒映出天花板上的楼梯,他们说是啥天上之路,一些鼓和钵随意的放着,用小弹球去撞击它,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主人给我们讲,在一次活动中,用了上万颗弹球同时敲击这个东西,那动静真是无法形容。

出来以后,贝丝带我们去了一个当地的老啤酒馆,坐定后,一种口味的来一杯,估计也得喝得大醉。尝了三种口味的啤酒,一边聊天,一边说着大家共同的醉后故事。随着阳光的渐渐暗去,贝丝带咱们参观了她工作的图书馆,北卡的行程就完了,图书馆门口两黑人小孩教我用黑人问候的方式打了招呼,这一天过得还真不错。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21





教堂。。。第一张是地下室的一个音乐厅。

第二张就是那些个漂亮的孩子。。。

第三张就是价值一百万美元的管风琴。

第四张是教堂全景。。。。。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22



坐着美国大拖拉机拉着的车,灰头土脸的看完了整个农场。。。。。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24



民权博物馆内的一角,就是四个黑人小伙子坐着要求服务的吧台。

第二张是民权博物馆外的街道。。。一个美女走过我的面前。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28





小现代艺术博物馆内的场景。。。

一是主人为他奶奶搭建的灵堂。。。

二是那个过媒体人生的美女。。。。说拍照要我付钱。。。我翻开裤包。NO 票子。

三是一个正在做东西的美女。。。高大威猛型的。。。

四是主人奶奶留下的布匹。。。。。。过道里的光很美/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30


著民民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的像。。。

在拍这张相片的时候,一个开车的黑人兄弟大声对我说着什么。。没听清,翻译告诉我,他说的是这里有一个真正的黑人,你可以拍我。可惜车过得太快,要不还真给他来一张,或者和个影什么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32



 

老啤酒馆。。。那天就喝了几杯啤酒,吃了一点炸土豆。。。回去后在酒吧又喝了几杯,没吃饭,麻了。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33



这就是贝丝上班的图书馆。。。很大,两层,有专门的儿童区。有时想想生活在那里还真TMD幸福啊。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2 21:36

本季完。。。。北卡再见。。。。

下一季预告。。

印地安纳波利斯。。。。。围着水兵记念塔转圈圈,晒太阳发呆,另一次家庭宴会。。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0-12-23 09:31
第四季。。。印地安纳波利斯。。。开整。。。
作者: ☆星星☆    时间: 2010-12-27 20:54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人在2010-12-23 9:31:27的发言:
第四季。。。印地安纳波利斯。。。开整。。。

只晓得说开整,还没整哒!

搞快点,急!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1-10 10:18
关于印地安纳波利斯,不得不联想起印地安人,去之前翻译说过,这里也有一家印地安人博物馆,不过去了之后才知道,15美金的门票,我看也没啥人进去,围着转了一圈就走了。
作者: 光影韵    时间: 2011-5-14 00:56
异国风情,耐人寻味。辛苦了。
作者: 吴乏威    时间: 2011-6-13 17:16
噫吁戏,危乎高哉!
炒股之难难于上青天!
牛市及熊市,涨停何茫然!
本金四万八千块,通通落入狼口袋。
炒股赚钱是鸟道,散户横尸马路边。
地崩山摧股民死,然后妻离子散家亡破。
上有六十老母已病危,下有痴呆儿子没法医。
炒股输钱死不得,家徒四壁求支援。
世界皆疯狂,百步九人炒股亡。
梦游老钱庄炒股大赛,一手遮天呼风唤雨。
      。
      。
      。
,
作者: 转盘    时间: 2011-7-22 14:3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楼主,哪个是你呀?
作者: 转盘    时间: 2011-7-22 14:36
楼主简直就是个美国通!对美国的方方面面阐述得淋漓至尽!佩服!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7-25 22:56

上一楼写一段文字。。。很久没有来了。。最近工作特别忙,累。。。。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7-25 22:56
QUOTE:
以下是引用转盘在2011-7-22 14:31:32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楼主,哪个是你呀?

这里没有楼主。。楼主在相机后头。。。。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7-25 22:59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7-25 23:09

第一张,下飞机了,等待小巴的时间,看到一个骑车的巡警,捏了一张。

第二张,站在酒店内,窗外天空很美,其实这一天是中秋,想家了。

第三张,去商店的路上,月亮挂在天空,最后一抹夕阳,一路高歌。

第四张,超级市场内,买了几包方便面,看那一排旗,像进了万国博揽会。。。

第五张,印地安纳州卫生署里一个很可爱的技术人员,友好的笑容让人难忘。

第六张,酒店对门的一个小餐厅,很有创意的放了一列老式火车厢,点了一个意大利面,味道酸酸的。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7-25 23:13

接下来几楼都是街景,就不一一详细讲解了。。。。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1-7-25 23:15






作者: hhq5289    时间: 2011-8-11 17:46
欣赏了             好片
作者: 绝不放弃    时间: 2011-8-29 21:39
这个高楼,盖得有点久哦!!!都两年了,,,还有木有啊?????期待。。。。。。。。。。。!
作者: 笑看凄凉    时间: 2011-9-3 00:19
绝不放弃 发表于 2011-8-29 21:39
这个高楼,盖得有点久哦!!!都两年了,,,还有木有啊?????期待。。。。。。。。。。。!

是哪,有两年了。。某人没有时间回,图片传给我帮拉回。。。。


作者: 笑看凄凉    时间: 2011-9-3 00:23






老外也有叫化子。。。而且比较多。。。
楼主去一个农民家做客。。土地不算多,只有七百公顷。。。。据说农夫烤的牛排很好吃。。


作者: 笑看凄凉    时间: 2011-9-3 00:24
楼上的小房子。。大家能猜出来是啥不。。。。猜出来的有奖。。。。
作者: 久久平安    时间: 2011-10-22 19:23
异国风
作者: 玩山人    时间: 2011-11-4 17:04
好记实,那天我有机会就安逸了。
作者: 久久平安    时间: 2012-1-31 22:38
和我昨天一球样
作者: 看世界    时间: 2012-3-17 07:43
山人 发表于 2010-10-22 20:16
 
参加一次美国国务院的午餐宴会,正宗的意大利餐厅,装饰很不错,环境很好,灯光布置有情调,就是这 ...

“参加一次美国国务院的午餐宴会”,看来你不是一个普通旅行者,而是一个外交官身份了。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2-6-29 22:53



晚餐回来的路上,看到一队队的摩托车停在路边,听翻译讲,这是大家在举办一场记念活动,记念前几天被警车撞死的一个摩托车手。。。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2-6-29 23:02








第二天参观了一个米国农贸市场,许多当地百姓拿自己种的水果蔬菜以及做好的蛋糕啥的来卖,还有当地的舞蹈助兴。领舞身材不杂滴但很灵活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