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红楼新梦。诗评】指尖轻颤的诗意表达——浅析太虚幻境<枉凝眉> [打印本页]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3 23:46
标题: 【红楼新梦。诗评】指尖轻颤的诗意表达——浅析太虚幻境<枉凝眉>
本帖最后由 心雨 于 2011-12-4 08:41 编辑

      #指尖轻颤的诗意表达——浅析太虚幻境<枉凝眉>
     
      拜读这首《枉凝眉》时,耳边回荡着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声韵凄婉的旋律,竟然销魂醉魄,眼前不断浮现出林黛玉那凄美的愁容。察起原委,随曲而情起,思绪沉浸在这首《枉凝眉》的意境中,沉浸在作者对林黛玉角色的深邃解读和诠释中。
      都说诗人的情感往往是最为丰富的,嗅觉最为敏捷,当置身于特定的场景,就能激发诗人的情思流露笔端,并引领读者跟随其描述和抒情进入场景,深受诗意氛围熏染。从"太虚幻境"红楼里的几首诗歌,方能感觉出作者对红楼的熟知和深刻的解读。
      一场红楼新梦的演绎,让作者重返红楼并置身其中,将思想情感淋漓尽致的渲染。赏析这首<枉凝眉>,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借用《枉凝眉》为题,用诗歌的语言来解读<枉凝眉>词里包涵的深意。我们不仅从这首诗歌语言的精炼,结构的布局,意境的营造还是语意的深度上说它是一首好诗歌,而是从它的寓意和内涵上去理解作者本身的诗意表达。作者紧扣红楼诗舞主题,寥寥数笔,便将红楼主角——黛玉这一人物的形象、个性、命运栩栩如生的跃然纸上,并赋予艺术的审美。
      惊叹作者独特的视觉与高远的立意,一起笔就不凡(一枚黛石/画出一弯新月/阆苑/便走进仙葩),黛石,自然特指林黛玉的化身,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在雨露的恩赐下复活,降临人间,降临大观园。作者以一个动词"画”字点笔成精,富于动感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活脱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看到一个出水芙蓉般娇羞的女子画一弯新月眉,迎接一场绝世爱恋的欣喜的动态。"新月”是作者以独特的视觉,寻找巧妙的角度强烈明朗的色彩烘托意境 。而阆苑的引用,本是传说中的神仙园林;仙葩,即仙花,我理解作者在这里的阆苑仙葩是指大观园走进的清澈的女子。接着作者以(奇缘与金风玉露相逢/即刻生出/国色天香的本相)的诗句,点出绛珠草与顽石在人间的奇缘,恰到好处的引用鹊桥仙 的金风玉露相逢,以一个"生“字,引出国色天香的本相,将这对倾城之貌的金童玉女爱情预示,并为下阕诗情的递进打下伏笔,作了铺垫。
      第二节开始切换场景,(追赶灵性的蝴蝶/同时追赶花期/桃花是今生/海棠/便是是恬淡的心灵/菊花/是孤标的傲气),连续用两个"追赶"来形容黛玉在命运中的挣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只能轻叹和感伤自己的一生亦如桃花灼灼其华,但终是花期短暂,落红满地。但海棠般恬淡的心境里,始终保持着高洁和孤傲的性情品质。在作者这些优美的诗句里(雪为肌肤/花为肚肠/为的是/报答前世赠与的甘露 ),总是很好的把握曹公笔下塑造的黛玉其人命运的铺陈与走向,巧妙的将情景物融汇贯通,穿插意境,营造浓浓的诗意氛围。在这里我们不能单纯的看字面意思,只有结合红楼原本才能进入作者诗句的内核。
      一个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纵然两情相悦,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黛玉的命运像浮萍一样摇摆不定。宝黛的爱情最终只是虚幻的一场梦。第三节里(水中印出的月影/如蓄泪的眼眶/随着涟漪的摇摆四散奔逃/风雪在一夜间长成霜刀/切割四季 )  ,作者"蓄泪 ”二字非常贴切的描述黛玉爱情变故的悲切,让我想起黛玉的题帕三绝句”"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的诗句,无不让人动容。夸张的比拟修辞,增加了诗歌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更显得诗歌的生动饱满和柔韧性。"霜刀,切割四季"这些词的运用是整首诗歌非常出彩之笔,将诗情推向高潮,传神的再现黛玉这个柔弱女子严寒相逼,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
       感情是思想的血肉,思想是情感的内核,诗人的认识是到位的。 最后一小节(镜中的花朵/抵不上春夏秋冬来得真实/莫说奇缘/莫说再续/用一声咳嗽/呕成篇篇诗稿,收笔大气,章节衔接自然。用"镜中花”与上阕的"水中月"两个形象的比喻,前后呼应,结合的非常融洽,抒写出苦命恋人无比同情和感怀的悲音,一切终是虚化一场,前世的奇缘,如梦似幻,空自嗟,枉牵挂,终要泪尽情尽。只有徒然的悲愁,与落红倾诉,向秋雨泣诉,当香消玉殒,一生的牵挂终归落了个大地白茫茫一片。作者用"一声咳嗽/呕成篇篇诗稿,我们仿佛看到黛玉诗帕上的殷红,化为一首首爱的心曲,和着灌愁海水做成的泪滴,独自撩拨心弦,郁结在五内缠绵的情感,呕心沥血成滴滴血红。"一声咳嗽/呕成篇篇诗稿",可谓是全诗歌的诗眼,画龙点睛之笔,将整首诗歌的诗意和意境推向极致。
       纵览全诗,作者以巧妙的构思开篇,以黛玉命运为主线,饱蘸笔墨大胆的独特的新颖的艺术想象,将情感层层递进,结撰全篇,使结构严谨,章节韵意衔接自如。看似平实的语言,却是成熟的语言,张弛有度的诗意空间,和一些动词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灵动。整首诗歌诗意表达深刻,寓意深远,读来耐人寻味,这是我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当然各诗入各眼,也许有失偏颇,也许解读有误,这只是我一孔漏见,贻笑方家了,不对之处,请青鸟姐骂我就是。

附:原玉《枉凝眉》
    文/太虚幻境

一枚黛石,画出一弯新月
阆苑,便走进仙葩
奇缘与金风玉露相逢
即刻生出,国色天香的本相

追赶灵性的蝴蝶
同时追赶花期,桃花是今生
海棠,便是是恬淡的心灵,菊花
则是孤标的傲气
雪为肌肤,花为肚肠
为的是,报答前世赠与的甘露

水中印出的月影
如蓄泪的眼眶
随着涟漪的摇摆四散奔逃
风雪在一夜间长成霜刀
切割四季

镜中的花朵
抵不上春夏秋冬来得真实
莫说奇缘,莫说再续
用一声咳嗽
呕成篇篇诗稿


  
2011、12、3

            


作者: 含笑的波浪    时间: 2011-12-4 08:48
够详解的哈,还是来学习吧。。。。
作者: 露珠晶莹    时间: 2011-12-4 12:59
解读得深入具体,来学习,问好二位姐姐。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4 13:21
芳:看到这篇评论,老姐有点意外,很感动,甚至激动了,眼眶潮潮的,许是一片雨雾放大到眼前,让老姐看不清屏幕......这几个字打了半天,待平静一下回帖与你,先拥抱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4 13:21
芳:看到这篇评论,老姐有点意外,很感动,甚至激动了,眼眶潮潮的,许是一片雨雾放大到眼前,让老姐看不清屏幕......这几个字打了半天,待平静一下回帖与你,先拥抱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4 14:47
本帖最后由 青鸟依依 于 2011-12-5 00:57 编辑

谢谢心雨——为我的拙文写的评

     我能体会,心雨在这次活动中的劳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主持网站活动的全面工作,参加活动,活跃版面,还要写诗,更要回答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搞一场活动,确实很累,很操心,真的会身心疲惫,就像我在一首诗里说的那样:“充当一个剧务,剧务累了,累倒在自己设计的剧情里。”所以我搞感谢心雨,在累成这样的情况下,还给我的作品写评,于别人可能感觉很平淡,于我来说可真的不同,说实话,我被感动了......

    每次活动的尾声,都会看到很多诗友点评诗歌,说实话,这也是我最最感觉失落的一个环节,应为,大家热火朝天评论的时候,没有一篇是针对我的作品,哪怕是严厉的批评,我都愿意得到,可是......

    于是,我习惯了,这个环节我几乎不怎么敢参与,因为这让我觉得,我的文字,实在不能让人有啥没可说的地方。但是,我会悄悄的努力,从去年天府论坛,诗临天下版面的“唐宋怡情”活动到今天的金线岭“红楼新梦”活动,打开文档,将所写过的文字顺序读来,我看到,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是,看到芳今天的这篇评,让我感到意外和欣喜还有激动的同时,更让我感到汗颜。于是,我也有了紧迫感,我知道,这鼓励不凡。

    心雨的这篇评,与我的诗歌拔节不少,显然,诗歌没有心雨写的评出彩,倒让我的这篇作品,上了一个台面。心雨为这次以马甲林妹妹的的身份写诗,细读了红楼,对黛玉这个人物刻画和大观园中女儿们的身世来历,以及性情心境都做了细致的分析。西方有石名黛,这句话曹公安排至宝玉口中而出,我这首“枉凝眉”诗里的首句“一枚黛石,”便被心雨点破,还有一路下来的点评,让我惊叹心雨的的细腻和眼光敏锐,这么短的时间,能读透黛玉在红楼中这个悲剧角色,让青鸟肃然起敬!

    既然活动的题目是写红楼新梦,我便想的是,写诗不能脱离红楼的意境,不然会枉自使用这个马甲。虽然没上过多少学,但受父母影响,我自小便喜欢红楼梦这本书,喜欢大观园,喜欢把自己扮演成红楼中的一个丫鬟或者婢女,同时也喜欢上了红楼梦中的诗词。喜欢上了曹公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

    极度欣赏黛玉的绝世才情,尤其是教香菱学诗的那种对诗痴迷的态度,却不喜欢她的性格乖张,说话尖刻。喜欢湘云的大度和不羁,宝钗的温文尔雅和贤惠,探春的处事精明,凤姐的大家风范和管理才能,(与红迷一起讨论,我常说凤姐可以做MBA教授或者一定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喜欢尤三姐的果敢还有忠贞,佩服宝琴的见多识广,李纨的耐得寂寞等等。

    和谁说过,红楼的十二支曲子都想写一下,目前只写了两篇,但感觉内功不足,还要好好学习,练练内力才能完成,有芳这篇评论,到给了我一些底气,我会尽力并尽快完成,以此,来感谢心雨对老姐的鞭策和鼓励!

    无以言表,特撰此文感谢心雨。


作者: 简木    时间: 2011-12-4 21:35
评有彩,应有情,这一来一往让人深陷其中。好哇!犹如新春又连细雨。
作者: 雪馨    时间: 2011-12-4 21:39
跟我说过,哈
鸟姐也算得上红楼专家了,看了芳姐的点评,对歌曲本身和诗歌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握谢两位姐姐
作者: 望海听涛    时间: 2011-12-4 23:09
为心雨的精彩点评喝彩,更为鸟的大气喝彩,来来 抱抱二位美女 哈哈
作者: 飞花    时间: 2011-12-5 09:06
诗是不错,和以前比也进步了很多。但是这种逢诗便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兴俗会让论坛走入死胡同,我不单单是说心雨这评,是说这林林总总,全都是叫好声一片,指正问题让人进步者甚寡!不知是幸还是不幸。飞花个见,多有得罪。
作者: 梦幻身    时间: 2011-12-5 10:45
一位深谙红楼,一位深解红楼,两位才女联手,向我们奉献了精神的大餐!谢谢!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5 13:00
简木 发表于 2011-12-4 21:35
评有彩,应有情,这一来一往让人深陷其中。好哇!犹如新春又连细雨。

还望简木老师多多指点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5 13:01
望海听涛 发表于 2011-12-4 23:09
为心雨的精彩点评喝彩,更为鸟的大气喝彩,来来 抱抱二位美女 哈哈

还得谢谢听涛上次对我的鞭策,那一番话,犹如警钟,一直在我耳边敲响,谢谢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5 13:06
飞花 发表于 2011-12-5 09:06
诗是不错,和以前比也进步了很多。但是这种逢诗便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兴俗会让论坛走入死胡同,我不单单是说心 ...

飞花说得是,一篇作品,只说好不谈弊端,很不好,不是心语看不出这首诗存在的问题,可能心语是怕我承受不了所以没谈,其实,我倒是希望有人来指出,这样对我今后的写作有帮助。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1-12-5 13:12
梦幻身 发表于 2011-12-5 10:45
一位深谙红楼,一位深解红楼,两位才女联手,向我们奉献了精神的大餐!谢谢!

呵呵,这个评价太高了,深谐可说不上,喜欢是真的
作者: 三月风    时间: 2011-12-5 18:54
指尖轻颤的诗意奔涌,激情回应的佳音,让品文的人流连忘返。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18
含笑的波浪 发表于 2011-12-4 08:48
够详解的哈,还是来学习吧。。。。

呵呵,问好波浪,谢谢来访鼓励哈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19
露珠晶莹 发表于 2011-12-4 12:59
解读得深入具体,来学习,问好二位姐姐。

露珠那评才棒呢,值得我好好学习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20
青鸟依依 发表于 2011-12-4 13:21
芳:看到这篇评论,老姐有点意外,很感动,甚至激动了,眼眶潮潮的,许是一片雨雾放大到眼前,让老姐看不清 ...

姐姐别激动,也许没完全解读懂你的诗歌,见谅!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23
青鸟依依 发表于 2011-12-4 14:47
谢谢心雨——为我的拙文写的评

     我能体会,心雨在这次活动中的劳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要做好本 ...

鸟姐费心了,写了那么多,感谢你呀!你可算红楼通了,向你学习呢,我可是红楼盲,在补呢,惭愧而很。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24
简木 发表于 2011-12-4 21:35
评有彩,应有情,这一来一往让人深陷其中。好哇!犹如新春又连细雨。

谢简木来访鼓励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25
雪馨 发表于 2011-12-4 21:39
跟我说过,哈
鸟姐也算得上红楼专家了,看了芳姐的点评,对歌曲本身和诗歌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握 ...

抱抱妹妹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26
望海听涛 发表于 2011-12-4 23:09
为心雨的精彩点评喝彩,更为鸟的大气喝彩,来来 抱抱二位美女 哈哈

谢听涛来访。问好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29
飞花 发表于 2011-12-5 09:06
诗是不错,和以前比也进步了很多。但是这种逢诗便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兴俗会让论坛走入死胡同,我不单单是说心 ...

飞花说得有道理。仁者见仁呀,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太虚幻境这诗歌在我读来的确不错。嗯,也许,我们更需要直言不讳的交流中得到学习和提高。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1-12-5 20:30
三月风 发表于 2011-12-5 18:54
指尖轻颤的诗意奔涌,激情回应的佳音,让品文的人流连忘返。

看到姐姐来了,真高兴,问好大姐!
作者: 梦幻身    时间: 2011-12-5 21:51
青鸟依依 发表于 2011-12-5 13:12
呵呵,这个评价太高了,深谐可说不上,喜欢是真的

青鸟,你真的不简单啦!我佩服呢。
作者: 飞花    时间: 2011-12-5 21:51
心雨 发表于 2011-12-5 20:29
飞花说得有道理。仁者见仁呀,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太虚幻境这诗歌在我读来的确不错。嗯,也许,我们更需 ...

我说的是泛指,这次诗会,不单单是说你评这首诗啊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