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遍临怀素大草《千字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1 11:30
标题: 遍临怀素大草《千字文》
本帖最后由 红岩山人 于 2012-3-7 00:20 编辑

     寒假闲暇,展帖弄墨,观赵诘、傅山、怀素与孙过庭之大草《千字文》,特喜怀素之率意质朴、变化无常且不失魏晋法度,遂逐临之,反复数临后于壬辰杏月上瀚日用劣质毛边纸小结,计十八篇。今传一二,以期道友正之。
                                                                                                                    红岩山人   顿首


作者: 流浪他乡    时间: 2012-3-1 11:49
字是好字,就是如我等看不懂的人多。
作者: 聚雅轩    时间: 2012-3-1 13:30
  字不错,学习欣赏了。转来怀素简历,以锦上添花。
  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作者: 兰亭    时间: 2012-3-1 16:57
墨池风涛起,清泉纸上流。满屋飘大雅。。。。。
作者: 玩山人    时间: 2012-3-2 09:10
有功夫。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2 18:22
聚雅轩 发表于 2012-3-1 13:30
  字不错,学习欣赏了。转来怀素简历,以锦上添花。
  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 ...

      谢谢!“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是呀,怀素用笔几乎笔笔中锋,线条饱满、质朴。以圆环使转见性情,用笔以捻笔、转腕为上,“心不厌熟,手不厌精”,一气呵成!(其早年习书曾种万株芭蕉,取叶而书)。其性情可用他《自叙帖》中一句话概括:“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2 18:23
玩山人 发表于 2012-3-2 09:10
有功夫。

谢谢!见笑了!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2 18:27
兰亭 发表于 2012-3-1 16:57
墨池风涛起,清泉纸上流。满屋飘大雅。。。。。

感谢关注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2 18:28
流浪他乡 发表于 2012-3-1 11:49
字是好字,就是如我等看不懂的人多。

谢谢光临!
作者: 抱朴子    时间: 2012-3-4 00:04
老兄,怀素千字文是小草吧,请斟酌之?总体感觉他不如张旭!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5 11:43
抱朴子 发表于 2012-3-4 00:04
老兄,怀素千字文是小草吧,请斟酌之?总体感觉他不如张旭!

谢谢提醒哈
作者: 张权书画    时间: 2012-3-5 20:35
很佩服哥子精神哦。我是每天瞎累得来只想睡觉。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6 21:01
红岩山人 发表于 2012-3-5 11:43
谢谢提醒哈

怀素有小草大草之别,小草乃字字独立!不知然否?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6 21:03
本帖最后由 红岩山人 于 2012-3-26 22:18 编辑
张权书画 发表于 2012-3-5 20:35
很佩服哥子精神哦。我是每天瞎累得来只想睡觉。


睡觉好!睡得着觉最好!羡慕您书画俱佳!谢谢光临鼓励

作者: 抱朴子    时间: 2012-3-7 19:02
你72年生,应是老弟,关于草书之源流,从章草到今草,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说,要说归类,后面这些都是从今草发展而来。从我所看过的书迹(许是我寡闻)好像从王铎开始草书才有大草一说,所以王铎才被尊为明清以降的一座高峰。如以是否字字相连划分,不知道王大令中秋帖是否可称大草?那可是一笔书的始祖。不过从怀素千字文来看,字形偏小,原迹也就电脑初号字大小,恐难称大草。另,中国草书名帖精华上,也注明是怀素小草千字文。上海书画出版社曾出版此贴,书名上也是怀素小草千字文。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8 13:23
抱朴子 发表于 2012-3-7 19:02
你72年生,应是老弟,关于草书之源流,从章草到今草,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说,要说归类,后面这些都是从今草 ...

    听老兄一席话,豁然开朗,对此问题我原本就不清楚,我手中的贴上说的是“大草”{《怀素草书千字文》(二种)(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22页},当代书家也有称“旭素”为大草的代表人物的!
    一直以为草得简化一些、抽象一些或连绵、拆分得随性的就称大草,看来,还得多看权威性的理论书籍!
    谢谢老兄!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8 13:30
抱朴子 发表于 2012-3-7 19:02
你72年生,应是老弟,关于草书之源流,从章草到今草,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说,要说归类,后面这些都是从今草 ...


帖中称前者为小草,后者为大草!

作者: 抱朴子    时间: 2012-3-8 22:28
你前面那个是墨迹本,学书范本就应学这种墨迹本,我手里的草书名帖精华和上海书画出版的也就是这个本子。后面那个群玉堂本我不太了解,但是从字形笔意上看,应该是翻刻响搨的本子,字形笔意已经与原作墨迹本有了距离。这里想对碑帖范本说两句,古人没我们幸运,我们现在有照相影印技术,那时候的碑帖特别是二王法帖都只有上木、上石然后再榻下来,千翻万刻之后已与原本墨迹相去甚远,所以王铎才有感而发,说学二王只能遗貌取神(原话不是这样,但意思是这个)。二王本子启功认为唐摹本是最好,并对确凿无疑的唐摹本做了精准鉴定。为何启功在当代书坛上处于至尊地位,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他深厚的碑帖鉴定功力。他自己好像也评价自己碑帖鉴定第一,画第二,书法第三。(好像是这样排列的,可能有误,准确说法需要查书。但书法好像不是第三就是第四)。所以建议你最好以第一个本子为范本。我倒是想给你一个建议,此小草千字文如你能买到小字放大本,就临放大本,感觉更能体会怀素笔下其中奥妙之处。废话太多,望老弟见谅。
作者: 红岩山人    时间: 2012-3-10 00:04
抱朴子 发表于 2012-3-8 22:28
你前面那个是墨迹本,学书范本就应学这种墨迹本,我手里的草书名帖精华和上海书画出版的也就是这个本子。后 ...

非常感谢!是呀,学书,选帖是第一关键,须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阅历,只有看得多,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尽管我只是爱好而已,但有时在选帖上很是犹豫不决,所以有朋友评价我的字多浮躁,不专一。我喜欢草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都源于二王,于是慢慢接近二王,以求正脉!涂来抹去,又发现线条质量始终很差,无质朴、厚重之感,于是又练篆隶!专一不够再广也徒然!再次感谢老兄的精彩指点!

作者: 麻辣豆腐干    时间: 2012-3-26 15:39
这边气氛很好,还有学术探讨。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