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父亲的空城计(外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巴芒    时间: 2012-6-18 13:43
标题: 父亲的空城计(外一)
父亲的空城计

1973年8月初8凌晨,我出生
后来听妈妈说,那天爸爸一把把我拎起
托在粗糙的掌心,我哇哇大哭,爸爸一直唱到天明:
里里外外打扫净, 准备着粮草好屯我的兵
幺儿啊幺儿,你就是我老刘的第四个兵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9岁,高中毕业。准备往华东去打工
离家之时,爸爸唱了一夜:
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明
为什么你犹疑不定、进退两难,所为的何情
离开贫寒的家境就该把城进
莫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30岁,带着幼女回家。惊见父亲两鬓如霜满脸皱纹
“我也曾命人去打听,打听得我的儿带领家眷往西行
老子我在黑油溪把驾等,不要你还乡带衣锦
只要我儿拖家携口到此谈呐谈、谈谈心
你就来来来,和我的乖孙儿一起
听我唱戏又抚琴......”

08年夏天,爸爸八十大寿,阖家团圆
日暮。苍山如海。白发如雪
宾客散尽。老父亲躺在椅子上闭着眼哼哼: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那孔明为皇叔辅佐扶不起的根,我为尔等守住最后的城!

                                                  2012.04.08

写给故乡

黑油溪溪水潺潺,还在唠叨着
我这远离的游子
黑油溪,我的故乡
每天清晨,大榕树旁的巴茅草上
每一滴眼泪都是真实的

我知道。以至于在异地看见的每一朵花蕊
都开得像那座叫红庙子的寺院的古钟
在我的耳鼓嗡嗡撞响

而此时,夜深沉得像黑色的海洋
淹没了琼楼淹没了小桥流水
也一定正在淹没我的村庄

我的老屋和坝子里的老黄狗一定很疲倦
只需要蘸一点想念的光
它们又会闪亮成让人晕眩的模样

黑油溪我的故乡
你不尽的思念在不断生长
像小石桥两侧瘦弱的双手不断伸长
成一条漫漫的归乡之路
遍地青苔。风烛残年

海洋一样汹涌的夜色啊
请不要吞没大山深处那盏最执着的光亮!

注:黑油溪---巴芒家乡筠连县的一个小地名,也是一条小河沟的名字。
      红庙子---巴芒家乡的一座古老寺庙。
                                                   2012.06.09夜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2-6-18 16:38
更喜欢第一首:将戏曲唱词巧妙入诗,増强了诗歌的趣味性!欣赏!
作者: 松鼠    时间: 2012-6-18 22:05
第一首很有感觉。时间和场景的转换上既跨越又自然。
“。。。。。。。。我为尔等守住最后的城”。——父亲为儿子不求回报,操心到老。
文化不一定要很高,读懂就行;
诗歌不一定要很好,自然就行。
作者: 半个我    时间: 2012-6-19 15:36
两首诗风格不同,却各有妙处
作者: 巴芒    时间: 2012-6-19 21:07
白水 发表于 2012-6-18 16:38
更喜欢第一首:将戏曲唱词巧妙入诗,増强了诗歌的趣味性!欣赏!

谢谢陈老师的赏读!问好!
作者: 巴芒    时间: 2012-6-19 21:07
松鼠 发表于 2012-6-18 22:05
第一首很有感觉。时间和场景的转换上既跨越又自然。
“。。。。。。。。我为尔等守住最后的城”。——父亲 ...

谢谢先生指正!问好!
作者: 巴芒    时间: 2012-6-19 21:08
半个我 发表于 2012-6-19 15:36
两首诗风格不同,却各有妙处

谢谢兄弟来读!多交流!远握!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2-6-19 22:56
用近乎直白的写实手法,饱蘸深情富有诗意的语言,写出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故乡的思念!记忆里家乡一物一景,都那么生动亲切勾起无限怀念。
尤喜第一首。又到端午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你又在想念家乡的亲人了吧。问候巴芒。常回来坐坐。
作者: 筠中鹤    时间: 2012-6-19 23:46
拜赏巴芒的佳作,刘家鑫诗人只是以一种思维方式,感受和观察了故乡筠连,住在乡村联络,找到真感受,细微部分十分的敏锐!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