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洞子. 岩腔. 沙滩 [打印本页]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2-8-8 22:14
标题: 洞子. 岩腔. 沙滩
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2-8-8 22:15 编辑

                                                   洞子. 岩腔. 沙滩
                                                        ——故乡潆溪记事之八
       潆溪,古称水洞坎。故名恩义,有水洞,而乡场就座落在洞之坎上。
       潆溪人称水洞为洞子,其实是瀑布之下的深潭,比柳宗元的小石潭更幽深,更富诗情画意。四周全是巨石相拥,榕树如盖。前方为30余米瀑布。经成年累月的河水冲击,自成一个七,八丈方圆的石潭。潭水除汛期外,碧绿如兰。深两,三丈余,目不见底。传说,洞子上通上游天生桥溶洞,下连义兴紫金沱,颇有几分神秘。
      小时候,我们七,八岁娃娃,谁也不敢独自靠近洞子,更不敢下潭洗澡。其实那是一个天然的绝佳游泳池。我不知道传说是否真实,抑或是大人们怕我们下潭洗澡出事故,先为我们打预防针,说洞子里头有一个米筛大的团鱼,已经成精,要吸童子血方能成神才可升天。还说有几个乡民,还亲眼看见大团鱼。可惜,如果那一年它现形,那一年就发大水。十字口的一排临街房,就是大鳖现身的那一年被洪水冲走的。
      后来,我们一档娃儿长到10来岁,上了小学堂。就把传说 遗忘了。夏至三伏,和着大人去洞子洗澡,真是乐趣无穷。外面是柔软细致的沙滩,里面是清澈见石的深潭。我们先跳进浅水中把身体浇湿,冰凉的我们又急忙跑到沙滩上,俯地而滚,让细沙粘满浑身,再静静地躺在沙滩上,让阳光明媚抚摸着带沙的皮肤,感觉是痒痒的舒服。然后,跳将起来,从潭口的马鞍石上朝洞子水中一跃,扑入清澈的水中,大部分细沙被水荡走。我们凫将起来,甩起大把,或者来点狗扒水,游往瀑布下尽情淋浴……那才是享受呢。
      瀑布左方,是巨岩造就的天然岩洞,我们称岩腔,大约有100平方米的容积。我们游泳得筋疲力尽之际,爬进五米多高的岩洞里仰躺着。里面是冬暖下凉,自然是休息的好去处。我们常拆几根草棍,地上用石块划几张旗盘,便下起裤裆棋,或五子棋来。
       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小伙伴溺了水,差点亡命。我父亲便禁止我再去洞子洗澡。父亲忙于生计,抽空我还是悄悄去洞子游泳。终于有一天,父亲发现我违令,便生气起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在我的手臂上用毛笔划个圆圈。然后待晚饭时,准时叫我伸臂,让他检查,看圆圈在与不在。倘若去洗澡了,那墨写的记号定会一干二净。自己定会吃黄荆条子了。父亲真是用心良苦。可他哪里会想到,我们那时读书必先学写毛笔字,墨水,毛笔都是现成的,在书包里呢。高年级的娃儿就教我们,别怕,洗掉了我给你在手臂上划个圆不就得了。为了好耍,我真干了不知多少次欺骗父亲的事。
        洞子里洗澡,沙滩里嘻戏,岩腔里下棋,就写就了我童年的生活。直到13岁考上庆符中学,离乡读书,方才罢手。但童年趣事已走进心灵去……
       可惜,潆溪那个美丽的洞子瀑布景观,被现代人修路和造屋的建筑垃圾填平了。从此,再也看不见柳宗元吟潭的景色,听不见河水如歌的绝唱了。
                                                
作者: 流浪他乡    时间: 2012-8-9 01:12
文笔清新朴实,乡土气息很浓,娓娓道来,很令人回味。
作者: 武魂    时间: 2012-8-9 09:05
好文采!潆溪也是我的故乡。真的可惜,潆溪那个美丽的洞子瀑布景观,被现代人修路和造屋的建筑垃圾填平了。从此,再也看不见柳宗元吟潭的景色,听不见河水如歌的绝唱了。
楼主辛苦了!
作者: 忆江南    时间: 2012-8-9 11:26
怀旧的情愫,充满温馨。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2-8-9 21:23
谢谢网友们关注!
作者: 生活不容易    时间: 2012-8-21 17:12
那时那个地方是个小地方,从来没有姑娘去游泳的,所以,我从来没有感受过去洞子洗澡的清凉。偶尔会背着大人,偷偷去双河口泡一哈,要是发现有人来了,赶紧躲到竹林兜兜下头去。每次看西游记,总会让我想起洞子口的水帘洞~~~~现在的家乡,水帘洞没了,深潭干了,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的建筑,早失去了当年那种朴实无华。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2-8-21 22:11
谢谢家乡人关注。双河口,也曾是我们洗澡溯泳的地方。那时河水好请澈好鲜治哟!现在的河沟,浑浊而经常断流.....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