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拜谒翰笙故居 [打印本页]
作者: 夜饮石门 时间: 2012-8-18 16:04
标题: 拜谒翰笙故居
拜谒翰笙故居
穿过古老的街巷,寻找那座三合院的川南民居。
天空下着细雨,一切都湿漉漉的,屋檐上滴答的雨滴,是我寻找的脚步,固执而清脆。街边铁匠铺里的炉火正旺,铁锤敲打的叮当声回响在小巷里。
秀美的宋江河,婉约而执著,从古镇边蜿蜒而过,百年前是这样,百年后还是这样。
河对面的草地上一条老牛在雨中啃着青草。很静。没有赶集的日子,古镇很静。
河畔的那座小院,有一道朝门,很古很旧,有些岁月的痕迹。一道院墙,两扇门扉,这就是翰老故居。迈过门槛就迈入那久远的历史。
青石小径,古瓦木屋,苔痕阶绿。一瓦一石皆文字,一桌一椅见历史。文明宏第,渤海家风,堂前的匾额依旧,漆光可鉴,照出的是电影或者话剧,抑或剧本还是小说,百年沧桑都被凝固在这里。
时光老去,文字不老,那些皲裂的木壁里透出书香气息,仔细聆听,还传出文字拔节的声音。
文字可以让人安静,文字也可以让人激情。翰老用他数百万字的著作,阐释了文字的魅力;以他终其一生的奔走,奠定了新文化的基石。
《流沙》《日出》,《红泪》《前夜》,文字也是投枪;《中国怒潮》,《八百壮士》,电影可作匕首;《天国春秋》,《八千里路云和月》,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七百万文字矗丰碑。
投身学运,黄埔从军,南昌起义一儒将;弃武从文,左联文委,革命文艺一主帅;协助总理,主持文联,禅精竭虑;二进监狱,铮铮铁骨,不辱忠贞。
少小离家求真理,《重回宜宾》已耄耋,《探望故园》情难抑,寄语家乡腾飞景,一山一水怀崇敬,一草一木带深情。
拾级而上,走进故居,走进百年历史;仰视巨著,轻语低诵,恐惊文化老人。廊檐曲折,书斋无人,犹闻读书之声破空;游人如织,景仰文字,如今文化昌盛可慰。
故居檐前,青石台阶,雨滴为石窠;院外天空,已然放晴,远山如碧黛。今日高州,文风如炽。网络文学阵地,文学创作合集,均以《翰韵兰风》为名,传承翰老风骨,弘扬高州文化。
回望翰老故居,古朴透出书香。言为心声,文化讴时代,艺须有骨,高风见亮节。《翰韵兰风》出佳作,南广河畔文风盛;翰笙文艺兴文化,高州大地繁荣景。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2-8-18 21:47
罗丹说:“艺术的灵魂是情”,与《文心雕龙》所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同一道理。静静地读这篇文有......
作者: 414513192 时间: 2012-8-18 22:58
若有几张图片就更好了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2-8-21 00:14
饱蘸深情的文字!在纪念阳翰笙诞辰110周年之际拜谒翰笙故居 用文字表达对敬仰,别有一番情味,读来很亲切!
作者: 吴律师 时间: 2013-1-24 21:04
重新读读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