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标题: 兵哥哥 [打印本页]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2-8-24 21:37
标题: 兵哥哥
本帖最后由 源上泉 于 2012-8-24 21:42 编辑
兵 哥 哥 (小小说)
源上泉
尤彪静静地躺在担架上。四周除了废墟还是废墟。夜幕拉下来就静寂可怕。
爱兵出了名的落腮胡李团长跑上前来,仔细看了看血肉模糊的尤彪,急切地骂了一声:“愣毬啥?快送医院!”
尤彪在团长的眼前消失了,可尤彪那张圆圆的稚气十足的娃娃脸总在团长面前晃动。
前天晚上,在团部,尤彪第四次递交了请求上抗震救灾前线的报告又浮现在眼前······
“你是新兵,还排不上你。”团长说。
“新兵是兵嘛。”尤彪的理由怪怪的。
“你才18岁呀!”
“18岁就不是兵?”尤彪真会反诘。
团长无话可说,他就喜欢这种兵。
一天一夜,尤彪冲上救灾前线,一口气救出了四个学生娃。再次返回学校的废墟时,忽然听见了来自地下的声音:“兵哥哥,快······救救······我······”
尤彪真切地听见了,声音来自塌陷的楼板下。一处废墟的水泥构件下的洞穴里,一个15岁左右的男孩下肢被卡住。
“兵哥哥,救,救,我······”那双求生欲望的眼光震撼着尤彪——晶亮而充满希望。
很快,战友们赶来了。可惜洞穴口太小。其他战友不能进去,尤彪说我人小我 进去。他独自趴进了洞,高声喊:“千斤顶······”
尤彪很快锯断了洞口边的钢筋,用千斤顶撑起断压在洞口的半截楼板。正把小孩救出废墟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强裂的余震将尤彪头上的泥石震落下来······
“兵哥哥——”被救的男孩目睹洞中的一切。
兵哥哥听见了吗?男孩 哭了。哭声随着担架一路响起。尤彪啊,是否在倾听这如歌如泣的呼唤?!
团长来了,站在医院的病床前,与医生护士一起摘去帽子向尤彪告别。室内静得出乎意料的平静,仿佛尤彪静静离开,还要回来。
那个15岁的小孩挣扎着从帐棚里由护士背来了,千呼万唤:“兵哥哥,你不能走呀······”
男孩知道,这位年青的兵哥哥是为他而走的。
几天后,李团长办公室来了个不速之客。
团长泣不成声:“尤大海同志,从档案中,我知道尤彪是你的儿子,所以,我并不想让他到抗震救灾前线。”
“不!”尤大海呷了口茶:“正因为他是我儿子更应该让他去冲锋陷阵。我不希望你在战友情上有丝毫怜悯和同情。”
“可你就这么个儿子。”
“是的。”尤大海哽咽了。随即他抬起头,深情望前窗外。窗外一林翠竹,郁郁葱葱。
“老战友啊,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从唐山废墟下救我出来而不知生死的兵哥哥呀,他只比我大两岁。”
沉默。室内只有心跳声。
“大海,尤彪不愧是你这个立了五次大功军人教育出来的儿子······”团长上前,与战友并肩站在窗前,欣赏被阳光点亮的竹子。那坡翠竹起伏摇曳,却闪烁着多姿的光彩······
“老李啊,时代不同了,”尤大海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好象对团长发问:“现在的年轻人,在思考着什么,在追求着什么, 你能回答吗?”
团长扭过头来,望望大海,若有所思。他们在想些什么,这真是个很平常但又考人的现实问题。
“你看。”尤大海掏出了手机。
团长怔住了。手机荧屏上,赫然留下尤彪最后的一条短信:
“老爸请你放心,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一个唐山大地震孤儿的后代应担当的责任——我终于冲上了汶川抗震救灾战场了。”
“懂吗,是战场。”尤大海自言自语。
发出短信的时间是:2008年5月18日
窗前,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兵哥哥,救救我······”那个男孩子呼救声仍在团长耳边响起。
尤大海心里在说:“32年前我也喊过一一兵哥哥,救救我!”
(纪念汶川大地震四周年而作)
作者: 源上泉 时间: 2014-10-28 09:52
最近,该作品获双拥征文三等奖。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4-10-28 21:15
拜读学习。祝贺翟老师小说作品获奖!
我上周应邀与市作协周云和主席,市文联秘书侯春燕,市委宣传部刘大桥一行去资阳安岳参加了川南散文笔会。会上省作协副主席傅恒、四川文学主编高虹等老师谈到文学创作,鼓励大家以散文为基础,多写小说,岭上写小说的太少了。
| 欢迎光临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http://bbs.cnjx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