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为“教育暴利”和“教育暴力”解锁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17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282 点
金币
1070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8-9-2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8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洪荒凤凰

  引言:中国的教育业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老三,可以说让世界人民都要刮目相看;中国学校的暴力事件逐年飙升,学生与教育方的矛盾日益激烈,学生的情绪越来越暴躁,有人形容说“学生的屁股摸不得”。简单说,中国教育行业的暴利与暴力正被一把大锁连接在一起。怎样打开这把连接着教育两大弊病的锁头,不仅仅是教育部官员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关系到中国教育未来20年的命运和出路。

  一.矛盾爆发的根源分析

  学生方与教育方的根本矛盾是利益的争夺与保护的矛盾以及支付与获取不对等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盘剥是引发学生对教育管理者不满的根本原因。同时,他们为学校付出大量的金钱,在与过去教育低投入高社会回报的比较中,学生认为自己投入没有在社会效益中得到回报,这是矛盾激化的催化剂。基于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学生越来越敢于对学校管理者“猖狂”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情了。同样,学校管理者为了尽可能维护来自学生的收益,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校的低层管理者曲意迎合学生的要求,压制教师的尊严,这就造成了教师地位的严重低俗化。

  2005年,学校暴力事件可以说是逐步升级,而且社会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真是教育暴力年年有,今年暴力特别多。从宁波的教师罚学生裸奔到浙江温州学生家长杀死校长;从湖北灾区的踩踏事件到贵阳的学生群殴;从北京大学学生自杀到重庆女大学生集体卖淫。这些事件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教育不再是人类灵魂的修养所,也不再是干净圣洁的精神家园,而是沾染了众多社会弊病的矛盾体。

  在20多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教育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逐渐转向市场化操作。虽然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官员公开为中国教育的市场化负责,但是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机构早就在教育管理部门的默许下通过了教育市场化操作的理论讨论及初步操作,更为严重的是教育管理部门直接参与到瓜分各种收益的行列中,严重损害了中国教育的形象。2005年中国审计总署公布的审计数据表明:中国教育部大学外语四、六级违规收费竟达1.6亿之巨。一个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在中国教育领域的收费总额中恐怕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当前各种社会冲突已经凸显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平衡,这就是我们政府所要尽力消除的社会不和谐。同样,中国各种教育暴力事件频发也突出表现出了中国教育资源拥有者和教育资源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争夺。因此,学校的暴力事件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或者偶然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深层次问题。中国学校里暴力频发只是教育资源拥有者与消费者矛盾冲突的表面体现而已。

  自1997年中国高校全面实行收费制以来,学费年年高涨,即使没钱学生也要贷款交学费,国家美其名曰“助学贷款”;自1999年第一次突然扩大招生规模之后,学校的招生规模是急速膨胀,学校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具备了大集团公司的气魄;自第一次宣布高校可以合并和联合办学以来,各种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开始年年灌水,所招收的学生和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幅度灌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之后,学生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机会成本之后却没有相应的人才需求保证学生的教育投入得到回报,教育部却要求大学生去从事低薪的工作,认为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改变···。面对这些铁打的事实,还有人极力鼓吹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我只能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悲哀。

  中国的教育的“暴利”状况不改变,中国学生和家长的“暴力”就不能改变。因为但凡中国的教育为了最大化获取利润的思路存在一天,中国百姓就会多一天认为中国的教育是在盘剥自己的。因此,无限制的要求学校做最过的让步,让教育成为一种“服务”也就是必然。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把自己定位在为了金钱而提供服务的层次上,所谓的灵魂塑造者形象又怎么存在。事实上因为对金钱的追求而放弃教育的尊严与少女为了金钱而卖淫是没有本质区别。当放下尊严去获取别人的钱,给钱的人怎么嫖都是没有办法拒绝的,无非也就是发一些哀叹的声音。谁叫你自己没有尊严的呢?

  二.引发中国校园暴力的几个具体原因

  第一.追求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质量的普遍下降

  对于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没有具体到高校里做过深刻体验的领导们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在这里敢说一句话:如果中国教育部的高级官员敢于微服到各层次的学校里去体验一个月,他们绝对会为中国高校当前的学生素质感到万分惊讶。男生夜夜不眠打游戏,女生忙着恋爱同居找大款,开口闭口我CAO我靠,学习成绩要依靠老师提分,考试前突击找老师要题卖题成为习惯···,这一切都成了普遍现象。曾经有人质疑过:不知道是中国高校的学生流氓化了还是新一代的流氓学生化了。这话虽然太过,但是我建议教育部的官员们抽点时间确实到各个层次的学校里去走走看看,不要动不动就是领导视察。要知道,在中国高校里能视察到的永远是光明的。

  当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出第一步之后,中国高校的准入标准就开始无限降低。再加上在高考招生中存在的腐败、违规现象,现在高校的学生素质确实很让人担忧。

  第二.教育规模的扩充及学校管理中的不透明导致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了高校教学资源的紧张,突然扩充的学生规模导致中国没有足够的高校教师满足教学需求。因此,不少学校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吸纳足够的学生而降低师资要求,许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被变相充实到各教学岗位,这些新增教师的授课水平经常成为引发学生不满的导火索。

  学校人事管理上的不透明使一些关系户、领导的亲属等角色为了抢占教育这块肥肉而通过暗箱操作进入学校的管理或者教学岗位,使高校里大量充斥着根本就不懂得教学管理的管理者。这势必也会引发各种冲突。

  第三.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过早参与社会生活影响了校园的风气。

  在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许多的课程设置已经非常陈旧,严重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而且这些课程在将来的工作中基本没有实际的用处,再加上就业前景的暗淡。导致大量的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实践领域,过早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学生把这种不良风气带到校园里,又进一步败坏了学习风气。

  据笔者所知,当前许多地方院校大三以后的学生基本都不在学校上课,一进大四许多学生就开始奔波与各种招聘市场或者用人单位,要不就在各种公司打工兼职。这一现象使中国四年制的大学本科教育在实践上缩水为三年制度或者三年半制,严重降低了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规格。为了缓解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学校对学生为了工作而逃学的现象几乎都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第四.学校的价值观误导使学生越来越以单一经济指标(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导致学生在综合修养方面锻炼越来越少。

  校长的车是林肯,处长的车是本田、科长的车是大众;校长住200平米的房子、处长住150平米的房子、科长住100平米的房子。这也许是中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一大特色,因为在中国高校里同时流行着行政的和经济的两大指标体系。这种体系成为说明中国人是否活得成功的一个标准。当这些现象真实地展现在高校学生眼里,所有的说教和综合素质教育全都是废话,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愿意相信没有金钱的综合素质。因此,功利化或者经济化的“身教”导致了学生的价值认同越来越缺乏多元性,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脱离人的理性。

  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教育环境里,要让学生不浮躁很难,要让缺少金钱的某些女大学生不去卖淫或者找大款也很难。这,是人生的标榜作用。

  第五.过时而空洞的教育方针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当最终发现自己10多年的教育经历越来越偏离社会需求时,必然产生对学校的反感。

  第六.中国当前存在着众多基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却取得了高等学校开办权的所谓高等院校。这些学校挂靠在一些比较有规模的大学校下面,以近乎欺骗的手法招生。这严重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同时这些学校低劣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加剧了中国一部分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矛盾。

  三.如何解开中国教育“暴利”与“暴力”之间的锁?

  事实上,中国的医疗、教育、电力、电信等行业完全是供销不对等的行业,简单的讲就是这些东西既作为一种商品,又不允许老百姓讲价,也没有真正的时常竞争来平衡和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老百姓是必须要购买这些资源的,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傻到和教育部门及医疗部门去讲价。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愚蠢的。

  中国的教育既然也属于依靠教育资源垄断可以实现“强势”销售的产业,那么它就属于一种依靠教育资源垄断对消费者形成的暴力销售,因为消费者没有丝毫的选择权。总有一天要受到中国百姓甚至是世界教育界的置疑,也许只有历史能检验这个判断。中国教育所谋取的不公正的利益是引发众多教育暴力事件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开暴利与暴力之间的连接呢?窃以为,只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还教育一个平和的尊严:

  1.收回中国教育机构可以自行收费的权利,国家征收单独的教育税收作为支撑中国教育发展的经费。每个孩子在0—18岁之间的中国家庭按照一个经过严密论证和检验的标准向国家交纳专项的教育税,用于保证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他人完全平等。

  2.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在职的教师用自己的教师身份获取工资和奖金之外的收入。

  3.调整国家的教育方针,将人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到国家公民素质培养的战略高度来给予重视。

  4.严格加强教育机构的人员任用,避免教育系统严重腐败是规避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不良现象的基本要求之一。

  5.建议实施双轨制教育体系,将国家公立的关系国家前途的教育与私立教育严格分开。国家公立的教育机构必须在低收费或者完全依靠教育征税的前提下使中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趋于平等,保证国民受教育程度确实提高。

  6.对高等学校的开办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那些没有能力办学却已经取得办学资格的学校并及早撤消类似的学校。

  这些简单的分析和简单建议或许是教育部门现在的官员们不愿意去想去分析的,我的建议可能也是不可能被教育部门拿去讨论的。只是希望这种思考能为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能引起一些人对中国教育的警醒,如果真的这样,那也就心满意足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