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中,在香港挂牌的华能国际宣布,以57亿6800万港元(13亿 1000万新元)收购在纽约上市的山东华能,在收购完成后,华能国际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李小鹏,也就可成为 “亚洲电王”,希望可以摆脱“李鹏之子”这个称号了。
李小鹏是中共党内第二号人物、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之子,正因为这个关系,他一直是中外都有争议的人物。不过,大部分人不会在公开场合直点其名,只私下里质疑:如果不是李鹏,李小鹏在95年,凭什麽以能源部门的一个普通工程师,摇身一变成为华能的负责人?
华能是首批赴美上市的国企,不过于94年底到纽约上市后,股价表现及成交一直欠佳,其后终于在98年1月“回流”香港,以介绍形式上市,其成交才逐渐变得活跃。
然而,华能国际虽是香港挂牌的公司,但李小鹏一直不愿在香港接受访问,直至今次完成收购山东华能后,上周才首次在香港会见记者。
首次曝光 形象改善
虽然李小鹏只肯与记者谈15分钟,也坚持只介绍华能的业务,但文质质彬彬的他,已给香港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当日,一刻钟转眼即过,连凤凰卫视的记者也赶不及拍下他的对答,惟有要求他多给几分钟做访问,他也欣然答允。这个“首次曝光”,显然已为他的形象改善不少。
华能国际收购山东华能,成为首宗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购并个案,由于李小鹏的身分 独特,引来市场揣测这宗交易别具意义,就是要为其他国企股的收购和兼并活动,树立“榜样”。
不过,李小鹏强调,这次购并成功,是公司上下和多方面努力的成果,并不是靠他一个人来穿针引线,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这次收购完全符合国企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关系。”他说。
只是,无论怎样努力摆脱这种特殊“关系”,李小鹏弃政从商,选择发展的行业,正是其父亲李鹏所熟习的电力业,因此引发外界诸多遐想。
1959年出生的李小鹏,由于父亲年青时学习电力工程关系,他和妹妹李小琳上大学时同样选择了电力工程为专业,而且懂得英语。李小琳现为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李小鹏则于去年四月接替黄金凯,成为华能国际董事长。
另外,根据中国公开的报刊资料显示,李小鹏1982年毕业于华北电子学院,曾任能源部工程师。他曾在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就读,在今年初华能集团的改组中,他放弃了兼任华能国际总经理一职,只保留董事长职位,但升任华能集团的总经理,在大型国企的编制中,属中央副部级高干。
当时新上任的李小鹏已强调,华能集团这次管理层的调整,是国家电力公司对华能集团进行内部重组的“重大步骤”。新管理层将华能集团全面重组,将华能建成一个以电力产业为核心的综合企业。
李小鹏积极提高华能的国际形象,今年二月,他就专程出席纽约市一个投资者午餐会,并发表演说,介绍华能的发展及重组大计。
其实,这次不是李小鹏在美国的首次公开活动,1995年6月,他就已经以华能国际副董事长的身分,率领一个代表团在美国与投资界进行交流,增加投资者信心以及加深金融界对华能的认识,该次曝光,令外界发现“李鹏之子”已长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