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人 发表于 2014-7-1 10:50 谢谢支持、鼓励! |
|
高县人,扎起! |
![]() |
南广滩头 发表于 2014-6-28 13:59 谢谢老师指点,问好! |
|
你的作品平仄是: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基本上是符合平仄规律的,但是,诗词作品的最后一个字非常关键,平仄就不能随意变动。尤其是这种押韵不很明显的诗词,纯粹依靠平仄得到韵律美感。所以建议对有两句末尾不符合平仄规律的进行修改,同时要注意,古语的入声字现归进平声的,要尽量避免误解,做到古今协调。 总之,能做到向作者这样精心考虑平仄规律的,一要有十分的爱好,二要有十分的基础。有些写古体诗的人,竟然连最起码的押韵都没有意识,却要去写古体诗,整得四不像。 总的来说,懂平仄的人不多,包括大多数语文教师和中文专业学生,作者的古诗词底蕴是很深的,比较专业。但是,从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其实不常写,为了实现平仄合规,有拼凑的嫌疑,就是语言显得晦涩和生硬。怎么解决呢?告诉你一个办法——多写,熟能生巧。 |
| 不错。立意较好,奋发上进。体式基本符合。意象具体清新。但在韵律平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现代人写古体诗的通病,但如果要提高则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语言上,词语之间缺乏有机统一,有些地方显得晦涩和生硬。 |
|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