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5|回复: 0

[转帖]哪 吒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9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33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6-4-5
最后登录
2015-2-28
在线时间
34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06-8-2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    吒

 

吴有梧

 

  地处长江之头的宜宾,与云南、贵州接壤,属四川盆地的南缘,古称道、戎州、叙府、义宾,宋初因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胤学同音犯忌,改为家宾。

  先秦时期,居住在这里的(美国学者DC、葛维汉先生称为藏兹“GAINTSE”人在这里建立过候国。相传为人助周武王伐纣,周灭殷商封族头领为候而建国的。汉人继之不断迁入,随后居住在云贵高原的东舆乌蛮(即僚人)于公元前135年——前129年大举入川南,统治了这遍土地,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格局。如今,散居在宜宾境内的有汉、苗、彝、回、蒙、满、壮等二十多个民族(见宜宾县志)

  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极其复杂、丰富,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也极其丰富,是一块令人神往的神秘土地。早在1932年,美国学者D·C·葛维汉先生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深入山区,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搜集了700多个用汉文记录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谣,并将其中659个译成英文,推荐到世界各地。(见《四川民族史》1988年第一期)D·C·葛维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宜宾评论道:“可以看出这里多民族的道德观念,心理和宗教概念,古老的社会和宗教习俗及其变化。”说他搜集的故事和歌谣,完全象“一面镜子,反映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丰富的思想和内心生活,理想和愿望。使人们从中了解了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文化群体的主要原因,以及原始的思想和状况。”(转引自葛维汉《川苗的民间故事》一书的前言。)

1984年,国家为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把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工作,作为八·五计划中一个重大文化工程来抓。四川大学吴章容教授率领八·五级中文系同学来宜采风;宜宾组织了一批文化工作者,深入到最基层,经过了五年努力,在各族同胞中,采录了近万个民间故事,一万七千多首歌谣,二万一千多条谚语。整理出版了一百六十余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宜宾地区卷》。其中,神话故事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象哪吒的传说这类早已见诸于典籍,流传于世的故事,为了避免雷同及其他原因,都没有收入集成。如今,有机会把当年搜集的,有关哪吒在宜宾的部分传说、歌谣、民间说唱整理成册,公诸于世,是我最大的心愿。特别是能在海峡两岸学者面前,谈一谈哪吒这一神话故事,在宜宾的传说,与宜宾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关系的一己之见,感到特别欣慰。这篇文章,我要讲的问题是:

 

    为什么说哪吒的神话故事源于宜宾呢?除了上述的多民族聚居是民间文学产生丰富的原因外,我准备以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哲学思想基础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第一,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封神演义》神话故事中的哪吒出生地——陈塘关,就在宜宾市区的南广镇。南广是一个古镇,据《辞海》解译:“南广,郡、县名。广袤绵延二千余里,公元前135年——前129年,为东舆乌蛮占领。”(即僚人占领)。如今,在南广濒临南广河的悬岩峭壁上,仍然隐约可辨“陈塘关”几个大字,残存两座庙宇的基石。陈塘关下的南广河,流经筠连、高县、长宁、兴文几县,有九湾十八拐,民间称之为“九湾河”与《封神演义》中亦相符合。在这条河沿岸,发掘出了许多汉墓,古剑、古钱等古遗存,说明了沿河聚居的先民甚多。沿河而上可到云南。单说长宁县,古时称之为“长宁军”辖十州六堡寨,四十六蛮夷千户。汉族皇帝在南广这个一水通万里到江南的要塞之地,设关隘防守边戎少数民族动乱,亦在情理之中。

  说得更远一点,远古洪荒时,四川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水势渐退,诸岳始现。而长江连东海,九湾河入长江,哪吒在九湾河口入长江之处洗澡,动摇东海龙宫之说自然成立,而传说中的长江,古时人们也称之为“东海”。称长江为东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一种特殊的鱼类,古时称之为,现称之为鲟,有一种特殊的生活习性,它生活在大海之中,产卵孵子却要成双成对,不辞千辛万苦从大海之中通过万里长江,逆流而上游到上游的金沙江来完成。雄性守护觅食,雌性孵化,待小鱼长大又游回大海。游回大海时由母鱼带领,雄性的鲟鱼却累死在金沙江河滩,周而复始,至今如此。

  在宜宾的民间传说中,人们称这母鲟鱼是龙王的女儿,一次不小心被渔夫捕到,一天族青年救了她,她为了报恩,嫁给这个青年,生下了儿子就是族的头领。龙王得知女儿下嫁凡人,把女儿抓回龙宫,龙女在哪吒的帮助下,回到丈夫身边生子。从此,鲟鱼生子均要游到金沙江来完成。从这一则美丽的传说中,我们起码可以得到这样两个启示:第一,远古时的宜宾一带系海域。第二,居住在这一带人们对鱼类习性的观察十分仔细。不知鲟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活习性的情况下,就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发挥自己美好想象的余地。

  哪吒闹海的故事,家喻户晓。只要你到宜宾随便一打听,热心的人会把你带到南广,站在南广河入长江口处,指着江边河滩上那长约五百多公尺,嶙峋多姿的石梁说,那就是哪吒打互的龙王三太子的尸体变的龙脊石。

  在宜宾一江之隔的南岸,有一座绵延百里,状如北斗的山,名七星山,山上有一个洞名金光洞。相传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清修之洞府。在江北,有一座山名观斗山,相传是李靖练兵的地方,太乙真人观星象的地方。还有一大坝名鹫州坝,鹫州坝边缘有一座濒临岷江的红岩山峰,名叫灵鹫山,俗称赤岩,山下有个洞名圆觉洞,相传是燃灯道人居住的地方,山是燃灯道人炼火功烧来变成红色的;山下坝中有一座古塔,名叫鹫州塔,传说系哪吒追赶父亲,为报李靖烧庙、毁金身之怒恨时,被燃灯道人抛出的九龙神火塔困住的燃灯塔;李靖为报燃灯道人赠塔之恩(使他成为了托塔天天),照所托之塔的模样,在困哪吒之地建了一座塔。

  在宜宾城西,五、六公里的地方,有天池公园,池水清凉甘冽,从未干涸过,自古盛产莲藕。传说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个人承担斩杀龙王三太子之罪后,李靖又毁了他的庙宇、金身塑像,魂魄无所依不能还生,太乙真人就在天池采莲藕作为他的化身。至今,天池的还生亭已按民间传说恢复,供人游览。

  在宜宾周围,以龙为名的地名相当多,均与哪吒的传说有关。比如:在翠屏山后一个小坡,名叫“望神坡”,其来历是李靖烧了哪吒庙后,严禁百姓再去烧香祈祷求哪吒,人们只好跑到山后望着山上哪吒庙焚行祷告。以后人们就把那小坡取名望神坡。“骑龙坳”系哪吒骑小龙而得名;“龙脑桥”则是哪吒斩孽龙之头所变。

  柏溪的“桂圆林”是哪吒把一条恶龙的眼珠打出来,掉在那里所变,因此桂圆又称为龙眼。此外,还有龙头镇、龙池乡、蟠龙场、罗龙镇、化龙桥、回龙乡、龙华镇等等,简单算一下,带龙的地方就有好几十个。而翠屏山哪吒洞,哪吒庙、将军石、太子石、龙脊石等等都有许多优美神奇的传说。就连三江口东山上的白塔,与之相对的七星山上的黑塔,因白塔头上是黑色,黑塔头上是白色的,人们就编出了《哪吒学鸡叫,双塔换错帽》的故事来了。总之,在宜宾有关哪吒的传说,俯首可拾。

  1991年,继黄樟先生圆了哪吒梦后,台湾寺庙整编委员会,派了许多专家、学者来宜宾进行实行考察,其中李灿郎先生对宜宾的山山水水与《封神演义》一书中,对哪吒出生地的描述十分吻合感到惊奇、激动,拍下了许许多多与哪吒传说有关的山川风貌。更令他惊喜的是,就在翠屏山上千佛崖的石梯中,发现一块残存的石碑,碑上依稀可见:“……龙王社”几字,忙拂去灰尘用相机拍了下来,问旁边的向导:“怎么会龙王为名来集社呢?”向导回答说:“宜宾小溪小河很多,加上金沙江、岷江、长江这些大江大河,过去每年夏天,山洪暴发,就会淹没许多田地、房舍。过去但凡洪水暴涨,都会认为是龙王作怪,所以用龙王之名来集社,以便召集人们来防洪。比如水东门就有竹木邦的王爷庙。”李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回台湾后,把自己所拍相片、听到的 、看到的进行了一番研究,认定哪吒的神话传说是由这里散播出去的,翠屏山的哪吒洞、哪吒庙是哪吒的祖庙;而且出了厚厚几本书,配上宜宾山川相片来加以证明。

 (续)

d:\\My Documents\\My Pictur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