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6|回复: 2

从诗中看古人养生

[复制链接]

11

主题

31

帖子

280

积分

中级会员

威望
180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11-8-12
最后登录
2014-9-23
在线时间
6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4-1-2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骏马虽老却不甘伏枥在厩棚里, 它所向往的是在千里之外的原野上奔驰;胸怀大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他的雄心壮志也是不会磨灭的。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仅由自然规律决定,积极调理保养,也 可长寿。

  人的年龄增长毫无疑问,但保持青年的蓬勃朝气和乐观主义精神,则是可能做到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就是描绘这种老而志不衰的精神状态吗?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活动,能增强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抵抗疾病,使衰老推延。“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便是这个道理。《黄帝内经》中说:“精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曹操的诗篇,揭示了《黄帝内经》中老而不衰的秘密所在。

  苏轼重视养怡性情,他清心寡欲,安于淡泊,虽然在生活上历尽坎坷磨难,始终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置名利得失于度外。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人。”后被流放到琼州,右吟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又说:“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古是吾乡。”身处逆境,充满自得之乐。他还讲过一段 有关养生的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这并不是消极遁世,逃避现实,而是借哲理的参悟,友朋的交游,山水的观感,以陶冶性情保持心身健康。

  他还喜欢亲自栽种或采撷蕨菜,芦笋等价廉而富有善养的植物做菜蔬,爱吃容易消化而多含蛋白质的鲈鱼肉。他注意荤、素菜肴的比例配合。相传他有一首打油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必食笋炒肉。”今天仍能给人以有益启示。

0

主题

2978

帖子

2979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2979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4-1-2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擦!我要沙发!

0

主题

3628

帖子

3651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651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6-17
最后登录
2022-6-1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4-1-2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