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回复: 0

【大国粮策】从田间到餐桌,杂粮凭啥成了“新宠儿”

[复制链接]

942

主题

942

帖子

2962

积分

版主

威望
2962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22-3-2
最后登录
2025-8-8
在线时间
107 小时
听众
0
收听
0
发表于 2025-8-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农业大学后稷实验室的王西教授,常遇到这样的疑问:“后稷是什么意思?”

       其实,后稷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孟子》中记载:“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可见,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深知,五谷丰登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五谷杂粮

       如今大家常说“五谷杂粮”,而餐桌上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占了全国60%以上的耕地,自给率稳稳保持在90%以上。我国已实现“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目标。这些主粮不仅让饭碗充盈,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它们的稳定产出,给人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的需求逐渐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此时,杂粮走进了大众视野。醇香的小米粥、筋道的荞麦面、清甜的绿豆饼,这些杂粮不仅美味,还营养丰富,成为改善膳食结构的理想选择,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助力。

       说到杂粮,可别小看这些餐桌上的“边缘配角”,它们可是祖先的“老伙计”。在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粟粒,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小米,当时粟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滋养了新石器时代的先民。还有黍稷,作为最早被驯化栽培的作物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古代漫长的农耕历史中,黍稷是精耕细作的对象,它不仅是主粮,还可用来酿酒,在黄河流域早期文明中占据关键地位,是名副其实的“社稷之粮”。

       王西对杂粮最早的认知,来自长辈的养生食谱,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杂粮会成为自己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读研究生时,王西研究的是模式植物拟南芥,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与各种生化试剂打交道,最多就是去温室照料小小的拟南芥苗。那时,她觉得做实验最苦的是失败时的沮丧和找不到研究方向时的迷茫。

       工作后,王西放弃了拟南芥研究,转向杂粮作物黍稷的研究,这一转变让她体验了从“实验室”到“试验田”的巨大差异。

       记得去年六月,第一次下地播种前,王西还信心满满,觉得区区几亩地一天就能完成。但真正操作起来才发现并非易事,播种时必须弯腰一粒一粒地种。在大太阳下晒着,弯腰忙碌了两天,她腰酸背痛,整个人都快累趴下了,才把这些宝贝种子都种下地。

       之后的两三个月,她还需要在田间统计不同阶段的生长表型和生理指标。大夏天里,每当顶着高温穿行在田间植株中时,她都无比想念温度适宜的实验室,连里面的各种试剂都显得亲切起来。

       等到黍稷收获脱粒后,王西时不时能从衣服口袋里摸出几粒种子,再看看自己晒黑的皮肤,这些都是那小半年田间劳作留下的“印记”。

       不过,这些经历让王西对杂粮有了更深的感情。现在,杂粮已不只是长辈养生食谱里的“常客”、健康食品市场的“宠儿”,更是科研领域的“新星”。杂粮大多起源于干旱、高盐、贫瘠的环境,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和自然选择,演化出了独特的抗逆机制,特别能“吃苦”,是抗逆耐贫瘠的好手。

       现如今,科学家们已完成对谷子、黍稷、高粱等多种杂粮作物的高质量全基因组组装,这好比打开了一扇大门,让科研人员得以深入了解这些“小作物”的遗传密码。掌握这些密码后,不仅能明晰它们的起源和驯化过程,还能更好地利用其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和推广,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王西的科研方向,是挖掘黍稷中的抗逆基因并解析其功能,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如今,极端高温、干旱等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而杂粮的独特抗逆机制能让它们有效应对恶劣生存环境,还能高效利用边际土地。这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这些曾经养活我们祖先的“老伙计”,如今正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们不仅仅是“主粮补充”,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韧性支撑,是生态农业的先锋作物,是健康中国的重要载体,更是华夏文明的不息传承。

       在科技的加持下,它们的宝藏品质正在被逐步挖掘,遗传多样性的面纱被慢慢揭开,古老的杂粮作物正在焕发新的青春光彩。

       科学审核:王西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策划统筹:宋雅娟 武玥彤

       编辑整理:李欣哲





平台科普内容仅限用于科普公益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下架处理。
来源:[url=]科普中国[/u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