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保健品市场问题多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17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282 点
金币
1070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8-9-2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5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晚报记者 陈代容 为您报道 本报7月29日报道了南溪县60多岁的肖某患糖尿病多年,因服用了一种保健食品,最终“降糖降掉半条命”!近日,宜宾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后,立即对宜宾的“糖乐舒”进行调查,却发现其办公、销售地点早已关门闭户,其人员不知去向……
    据市药监局有关人员介绍,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保健品只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有些保健品虽然也是由中药或由中药的提取物组成,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因此,得了病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用药。如果将保健品当药吃,不仅会耽误治疗时间,还可能使病情越拖越严重。前不久,宜宾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宜宾市当前的保健品市场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保健食品市场存在批准乱、仿药品、标疗效、夸大宣传等诸多问题。
    市药监局市场科科长陈树华告诉记者,保健品的批准必须经国家相关部门统一批准,而根据对市场上近50个保健品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保健品的调查表明,所有保健品分别以卫食健字(XXX)第(XXX)号、川卫食字(XXX)第(XXX)号、川卫食准字(XXX)第(XXX)号、新卫特食健(XXX)第(XXX)号等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及市、地、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取得的批准文号或卫生许可证号进行生产和销售。仅从批准上看,就存在批准字号乱、批准级别乱等混乱状况。其次,市场上很多保健食品就存在仿药品、标疗效、夸大宣传等现象,保健品所标示的适应范围极为广泛,同时利用一名人或患者家属和亲友来说明服用或使用该产品前后的症状,以此欺骗群众,诱导群众积极购买所宣传的产品。另外,保健品的生产企业为了达到把自己的产品迅速推向市场,扩大市场的目的,除了采用夸大宣传外,还在销售形式上狠下工夫。比如说采用聘请专家、教授或临床医生现场义诊或免费测试、化验等方式,劝消费者购买使用,让消费者(特别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目前,查处典型案例有“苗王追风除湿灵”、“远红外套服”系列产品、“茯芩山药片”等。
    药监部门提醒市民:面对名目繁杂、鱼目混珠的保健品,选购产品时要按照自身需要,千万不要听信那些夸大或虚假宣传具有多种功能的保健品,应到国家批准的正规销售部门购买保健品,购买时一定要认清“牛头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