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威望1164 点
金币1070
注册时间2005-3-16
最后登录2018-9-28
在线时间2 小时
听众3
收听0
论坛元老
- 威望
- 1164 点
- 金币
- 1070
- 注册时间
- 2005-3-16
- 最后登录
- 2018-9-28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听众
- 3
- 收听
- 0
|
三十年前的月亮
许多人可能都知道杜甫的这两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今天,我在西岭待了大半天,没有看到雪,却看到了雨:葱茏的山峰,罩在漫天的如同轻纱般迷蒙的雨雾中。风轻轻地吹着,一会儿轻纱变薄了,山色显得更加郁郁苍苍;一会儿轻纱增厚了,如奶一样的浓,把远近的山峰全部都遮掩着,偶尔露处几处青绿。
因为山间的温度非常低:城里还在穿衬衣,但这里已经穿上了羽绒服。下雨,是不方便出去漫步的。我只好站在窗前向外看去,由窗外的情景左右着我的思绪。我没有语言。几乎也没有思维,就这样默默地凝视着,似乎忘记了自己地存在,而觉得大千世界就是窗外的一切,窗外的一切就是大千世界。
三个小时过去了,雨,也停了。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过了——应该动身了。
山里的天黑得比较早。汽车在山间那条蜿蜒起伏的水泥小道上行驶,已经是暮色苍茫了。
小道如狭窄的长带,一会儿漂浮在山颠,一会儿缠绕在山腰,一会儿松弛在山谷,汽车也就这样地“随波逐流”地前行着。
夜色中,山林里、溪流畔、山坡下,散布着星星点点的人家灯火,被山风似乎吹得摇摇曳曳。不时传来的犬吠,在空旷寂静的山间回荡着。
小道行驶到一半的时候,我看见东边如同一道屏障的山峰上的天空,泛着晶亮的银白:莫不是今晚有月亮?我一计算日子:距离八月中秋只有两天了,月亮应该比较圆了。山间看月,难得。于是,我按捺着心中的喜悦,盼望着,汽车尽快地把我送到山的那边。
终于,当汽车弯过一个突出的山嘴之后,我看见了月亮!
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玉盘般的皓月,虽然不是正圆,但还是那么的洁白、晶莹、光亮。我连忙摇下车窗,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贪婪地看去:皓月之下,山峰显得幽深黑邃,似乎如铁浇铸成各种形状,尖的如矛,弧的如弓,平的如案;月光似水,倾泻在山间,溪流幻动着粼粼银波,树木沐浴在一片清辉之中。
月亮是冷的,月光是寒的,月景是凝固的。看着眼前的月亮,我忽然想起了三十年前的一幅秋月图。
那天的时间和今天的不一样:日子是八月十五中秋。我居住的城市已经许多年在中秋节的夜晚没有看见月亮了——不是下雨,就是因为大气污染,使得天空常常布满浓云。但早上,气象台就预报:今夜晴空无云,人们可以看见天上的月亮。于是,在夜色即将降临的时候,我就在校园的一处高坡上席地而坐,静静地等待着。
高坡下,是一条校园小路,路边,是稀疏地树立着的小树,小树下,是还没有完全黄透的草地,草地上,相距不远,就是一张张刚够两人坐的椅子。
校园的灯如满天繁星一样地亮着,像一颗颗的珍珠。一阵铃声响过,晚自习结束了,年轻的学子们带着欢歌笑语,走出了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漫步在校园里。草地上的椅子,有一对对的男女坐下;小路上,也有他们携手并肩的身影。呵,多么迷人的景象!
但我等的是她:月亮。
终于,月亮出来了,但,她躲在一幢高大的教学楼后面,迟迟地不肯露面,只是把光芒从楼后面悄悄地散发过来,那一片天空充满柔和和神秘。是害羞,还是柔弱?是胆怯,还是矫情?
“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美人是骄傲的,美人是高洁的,美人是冷漠的。因为美丽,她有权利这样做。我必须迁就她。因为我崇尚美丽,虽然我非常丑陋,但我也有一颗爱美的心!于是,我起身,向她走去!
沿着小道,转过高坡,走出草地,来到一个没有人迹的地方。呵呵,看见了,看见了——我的月亮!
她不冷漠,虽然她也美丽;她并不骄傲,虽然她高洁。
她圆圆的,低低地粘贴在浩瀚的天幕上,距离一排剪影般的树木,非常近;就像要脱离她生活的天宇,下降人世。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她的容貌。她不是银白的,而是杏红;她不是晶莹的,而是朦胧。她没有所谓的“月到中秋分外明”的风采,给人的不是“冷美人”的印象;她却有着一派暖和,给人温暖的感觉。她犹如青春健康的姑娘那红扑扑的、圆圆的脸,但是,非常文静,文静中含着亲切,亲切中充满纯洁,纯洁庄严,纯洁得神圣。
四周,是那么的宁静,只听到草丛里鸣琴般的蛩声。
我默默地望着她,她脉脉地看着我。她似乎只注意到我,我也只凝视着她。这个大千世界,没有万物,只有我和她。
就这样,我久久地伫立在一片柔和而似乎粉红的越野中。忽然,她哭了,泪水似乎在她莲花般的容颜上浸润,并弥漫开去,更加模糊和朦胧。她怎么会哭?为什么要哭?一颗冰凉的水滴落在我的脸上,接着,又是一颗——我明白了,不是她哭了,而是我的眼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充满了泪水。
心中一阵不可压抑的涌动,喉头跟着一股梗塞,我再也不能够忍受,用手狠狠地擦去涌出的泪花,向我的归宿——那安放我那一张冰冷木床的房间跑去。
我把她,我把那绵绵的情语,我把那依依相偎的恋人,我把那醉人的灯光,全都抛在了身后……
从那以后,我在很多地方看过中秋的月亮——幽静的山间,喧嚣的城市;无边的旷野,苍茫的大海,但我永远忘不了的是这天晚上的月亮。
那时,我正好18岁,浑身沸腾着热血,青春躁动不已,渴望被人了解与理解,渴望能够被别人接受;渴望爱别人,也渴望被人爱;渴望火热的生活,渴望一切!可是,因为我生性孤独和胆怯,我,没有新的朋友。我固有的几个朋友,都是我小时候的,清一色的男孩子。少年时代以前,我们常常在一起,大家相处如同亲兄弟:一根烟,大家同抽;一杯茶,大家共饮;一件事,大家同做。可是,自从我下乡后,我们的往来就稀少了;工作和成家后,就几乎没有交往了,甚至连电话联系也没有了。一直到30岁成家后,见了妻子以外的年轻女人,也觉得脸发烧,手足也没有地方搁,话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那个时候的我,最渴望的是爱情。内心常常一片焦灼,一片不安。总幻想着爱情突然降临,总希望有一位美丽、温柔的少女走到我身边。这种情感,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她整日的困扰着我,使我心神不定。
班上有一名多才也多情的女子,据说对我产生了好感,而且,我也曾经几次看见她看我的时候,眼神总是非常特别,就像书上描绘的那样:“含情脉脉”。但我却没有勇气去证实——因为我对女人有心理障碍,我怕不是那么一回事,那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以至于在毕业的前夜,大家就要分道扬镳的时候,她约我到锦江边漫步,在如烟的柳丝下,在柠檬色的月光中,在和煦的夜风里,我们走了大约整整两个小时,她也试探着说了好一些话,但我总没有勇气把那层薄纸挑穿。于是,她给我留下了哀怨的眼神,消失在了茫茫的月色里——那时候的我,除非女子明白地对我说:“我爱你”,否则,我是永远没有那主动去爱的勇气的!
没有勇气,不等于不渴望爱。面对那十五的月亮,我就流下了因没有爱并且急切地需要爱而产生的饥渴之泪。那时候,任何一个女人如果明白地向我示爱,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接受,并且把我灼热的、激情的爱全部永远倾注在她的一生中,并且终生不悔——因为我一直认为,为真爱付出一切,是一个人的幸福和高尚所在。
但,那时侯的我,却什么也没有。我只有那一轮杏红的圆月。我的爱情就是她,就是她那无言的神情。
于是,我对着那宁静的月亮,流下了青春的晶莹泪水。
弹指间,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又一轮圆月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那时的激情和冲动似乎早已在我情感的仓库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代替它的只是旁观者的欣赏之心,莫非真像古人所说的那样:“世路如经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是我的心变冷了,还是月亮变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