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4|回复: 7

[原创]花重锦官城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4918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6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9-12-23
最后登录
2017-2-2
在线时间
6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发表于 2010-10-1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充满了传奇的地方文化色彩的成都离我们渐去渐远——高楼逼退田园,躁动的车流取代了牛车马步;霓虹阻挡着黑夜,星星不再闪烁......。感谢城市的设计者们,在城南的一隅,建起了一座民俗公园,为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刻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片断。
  
  有朋自远方来,问起成都的一二三,懒得多说,拉了去民俗公园走走。

 

    老成都民俗公园设计者利用立交桥的下层空间,栽树种花植青草,把成都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用石刻,雕塑,壁画,匾额等等形式展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
  
  在这个时空倒置的魔镜里,古老的锦官城扑面而来:遍布东西南北的石桥,千回百转廊坊水榭;石板铺就的老街,深锁的门楼,门楼下避着霜寒就着微弱光亮读书的学子;铜铸孩童群雕:滚铁环,斗鸡,弹珠,看西洋镜,打弹弓,转糖人;吱嘎的鸡公车,弹唱说书......;
  
  石雕的文化墙,道诉着成都掌故,成都的山,成都的水,成都的街,成都的桥,成都的饮食菜肴,成都的方言俚语,成都的市井民俗,成都的教育......;
  
  壁画影影绰绰:那是迎亲的队伍,是卖花的小贩,是遛鸟牵狗的市井民生,是走亲访友的热烈,是送客远行的辞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满眼是骚人墨客留下的洋洋洒洒的诗辞章赋,无不重现锦城的历史风光,处处感受成都的厚重文化!
  
  最后,去仿古到以假乱真的乌黑着窗棂古老着门楣的茶馆里一坐,泡上一壶酽茶,真正体会一番成都人的茶馆情结,感受“和、静、怡、真”的茶道境界。“和”与“静”在繁华与喧嚣中已属难求,一个“怡”,算是让成都人诠释的淋漓尽致。市民们可以把五元一杯的花茶,喝出格调,喝出快乐,喝出友情,喝出让全国人民都羡慕不已的休闲文化;
  
  “茶能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不过片刻, 浸润在绿柳花红之中的主和客,便飘飘然然醉倒在历史的陈酿怡人的茶香里......
  
  锦城历史画卷中从此有了我们——史书不会记载,时空不会忘记的无名的匆匆茶客。
  
  这时,成都的历史不再遥远,成都的过去不再模糊。
  
  复吟杜甫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一个:花重锦官城——
  
  花重锦官城啊!

83

主题

1350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814 点
金币
1300
注册时间
2006-11-25
最后登录
2018-3-5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听众
9
收听
1
发表于 2010-10-1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又充满着现代蓬勃生机的成都,一个休闲、宜居城市。

楼主的文字引领我们走进成都人文,增递对成都的了解与认知。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这个民俗公园。

0

主题

0

帖子

4918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6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9-12-23
最后登录
2017-2-2
在线时间
6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公园成了了解成都最直接最快速的好地方。

 

谢谢妹妹解读!

1

主题

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威望
6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08-5-29
最后登录
2011-11-23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0
收听
0
发表于 2010-10-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去过,却没有解读出楼主这番意境。现在才稍稍懂点。

0

主题

0

帖子

4918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6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9-12-23
最后登录
2017-2-2
在线时间
6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紫衣飘飘在2010-10-19 23:05:47的发言:

我虽然去过,却没有解读出楼主这番意境。现在才稍稍懂点。

妹妹客气呢:)

 

 

 

 

 

 

 

 

 

 

 

 

 

 

 

 

 

 

 

 

 

 

 

 

 

 

 

 

 

 

 

 

 

 

 

 

3

主题

14

帖子

9204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54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10-4-23
最后登录
2012-9-9
在线时间
6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0-10-20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沧桑,深厚的文化底蕴,尽在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主题

107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10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15-6-30
在线时间
30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发表于 2010-10-2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姐好文。

民俗公园是老成都的缩影吧,好久有机会去看看。

1

主题

2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44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09-2-27
最后登录
2012-8-9
在线时间
8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0-10-27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成都民俗公园设计者利用立交桥的下层空间,栽树种花植青草,把成都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用石刻,雕塑,壁画,匾额等等形式展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
  
  在这个时空倒置的魔镜里,古老的锦官城扑面而来:遍布东西南北的石桥,千回百转廊坊水榭;石板铺就的老街,深锁的门楼,门楼下避着霜寒就着微弱光亮读书的学子;铜铸孩童群雕:滚铁环,斗鸡,弹珠,看西洋镜,打弹弓,转糖人;吱嘎的鸡公车,弹唱说书......;
  
  石雕的文化墙,道诉着成都掌故,成都的山,成都的水,成都的街,成都的桥,成都的饮食菜肴,成都的方言俚语,成都的市井民俗,成都的教育......;
  
  壁画影影绰绰:那是迎亲的队伍,是卖花的小贩,是遛鸟牵狗的市井民生,是走亲访友的热烈,是送客远行的辞别.......;
    

      曾经去过成都,但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无缘欣赏成都的美景!谢谢楼主美文,从楼主的文字中感受到成都的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