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玩山人 于 2011-12-10 16:17 编辑
走 进 翰 笙 故 里
9月27日,高县文化馆与中国旅摄影高州俱乐部携手“庆祝国庆,走翰笙故里,品历史人文”文化摄影活动,我有幸成为活动组织者之一,20多人的队伍一到罗场就很受欢迎,杨德容书记搞了一简短而精干的欢迎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我们这些摄影人受宠若惊,个个都磨拳擦掌,想把手里的镜头擦亮点,聚焦在闪光之处。 老街是我们很愿意捕捉地方,虽然留下的不多,依然不失古色和典雅,给我们的印象很好,特别是禹王宫很有品头,古碑“先年碑记”更有味道,从碑的风蚀程度来看,至少也有3~4百年历史,四个字中后两个字都不太清楚了,碑为红砂石,通高大约160厘米,宽约60厘米,是研究罗场历史珍贵的实物资料。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阳翰笙“探故园”诗碑,诗碑就立在禹王宫的正门内,与“先年碑记”想峙而立,一进门就能目睹其风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建罗场文化中心时,由当地书画家何书渔先生书写,字体飘洒,有何绍基的风范。看到诗碑,回想起阳翰老当年重返故里的情景好热闹哟,“满场亲友含笑迎”一点也不夸张。阳翰笙原名阳本义,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离家读书并投奔革命的浪朝,“归来年已逾八旬”,为了目睹翰老的风采,成千上万的群众把罗场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翰老借助众乡亲的性致欣然提笔下了《探故园》“为求真理离家门,归来年已逾八旬。遍地桑茶翠竹茂,满场亲友含笑迎。一山一水多厚意,一草一木带深情。此去何时再相聚,依依难舍众乡亲”的著名诗篇,其实此诗我是在部队时从《人民日报》上看到的,今天看到诗碑,我们也好象回到了当年的场景,以同样的心情对翰老的桑梓情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们还沉浸在那种热闹里,随行的一位年轻记者问:为啥叫禹王宫。我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由百姓捐款修建的纪念性宫殿,其中主要供奉大禹神像。她听了有些懵然,大禹咋会在这里治水?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其实大禹治水主要是在黄河一带,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信仰,不管你是在那里只要有了功绩,大家都会以诚相待而激励后人。据我所知,在各县或有点名气的乡镇都有禹王宫,有的地方也称“禹帝宫”。新中国建立后,罗场禹王宫改为“罗场光明小学”,后来又改建为文化中心,现在是罗场镇幼儿园。 随着老街往南华社区走下去,一座典型的川南民居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定睛一看门楼上的牌匾“阳翰笙故居”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是早就想朝觐的地方,也想在这里沾点文气,充实一下自己简单的脑袋,便崇拜的走进故居,才知道已有200多年了历史了,始建于清乾年间,青瓦木架,三合头,前面还一个小花园,大小11间,里面陈列着阳翰笙及其家人用过的器具,让人十分敬仰。当然,令我这个喜欢书法的人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两块匾额,一是大门上的“文明宏第”,据说是阳翰笙老父亲80寿辰时郭沫若亲笔提写,可见份量如此了得。二是堂屋的“渤海家风”,从字的章法结构来看,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大书法家写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崇敬,再说阳翰笙本身就是一大文豪,当然家境也应当不错,一个当地茶商人家。受家庭影响,阳翰笙从小就知书达礼,1923年入上海大学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上海大学支部书记,中共闸北区委书记。五卅运动期间,参与筹备全国学联和工商学联合会的成立工作,被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常务理事。1926年初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南昌起义时先后任叶挺指挥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党代表、起义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28年4月到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直属文化支部书记。1929年,在中华艺术大学任教,讲授文学和戏剧理论,并创作话剧剧本。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先后任左联党团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创办中共在上海的主要出版机构湖风书店和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和李一氓共同编辑《流沙》,主编《日出旬刊》、《社会科学丛书》等刊物,发表《社会科学概论》、《唯物史观研究》等著作,创作《地泉三部曲》、《两个女性》、《义勇军》等20多部中长篇小说、话剧和电影剧本。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周恩来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和党组书记等职。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创作话剧《三人行》、电影《北国江南》等剧本。从小我们还就听说翰老根据蕉村镇的一个农民军罗选清的故事写成了电影《草莽英雄》,至今故事情节还萦绕在脑海里,对阳翰笙感到无比骄傲和敬重,当然更多的是学习和继承,这才是此行的最终目的。 紧挨着翰笙故里的是一个被称作“碧玉走廊”的地方,位于宋江河西岸的寨子上,足足有一公里长,沿河竹木繁生,水清山碧,一个观花望景的好去处,马尾沱、犀牛沱、棺材石、龙洞口、观音阁、土地庙等,关键是这里有僰人岩墓,有题刻表明是明洪武年间的,其雕刻粗旷、厚重,还有川南也少见的僰人岩画,表现了家耕、守猎和杂耍之类,线条流畅,生动,充分证明了僰人的智慧,也证实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和灭亡。说起岩画有好多人都不很清楚,就是我们一行人中有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也不晓得有这些宝贝。去年四月中央电视台与四川考古研究院一同重走五尺道,才真正的揭开了庐山真面目,此处的岩画实属罕见,历史文化厚重。罗场在古时称作“德安州”,也说明了历来商贾繁荣,人丁兴旺,人文荟萃,南丝绸之路能经过于此足以证明。据考罗场辖区内的陈村还是“古高州遗址”,五尺道留下的痕迹也很多,碑石坳的石板路、八角井、文峰塔、白云寺等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对高县的历史研究,交通发展,经济建设都举足轻重。碧玉走廊是一个集历史遗存、宗教信仰、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森林公园,也是一个垂钓休闲的好地方。 采访结束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有很多的希望。河边竹,田间桑,山上藤梨茶花香;访故里,吃农家,生态果蔬利健康。一种新型的田园休闲理念将会引导新一轮的农村发展,特别是罗场通过今年的茶花节,生态旅游将有一个飞跃,相信罗场的明天更加美好,翰笙故里更加声名远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