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宾日报》7月27日头版加快我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17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282 点
金币
1070
注册时间
2005-3-16
最后登录
2018-9-28
在线时间
2 小时
听众
3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4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平

  高中教育既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又是通向高等教育的纽带和桥梁,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节点。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大计,关系到千万个家庭对未来的展望,倍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实事求是地面对成绩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初升高就读的学生人数比例大幅提升。截止目前,全市现有普通高中36所,在校生5.72万人,初中升普高的比例为35.47%。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1所,在校生2.98万人,初中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为19.93%。

  优质高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市现有“省示”及以上示范学校18所。到2004年,全市55%以上的普高学生在“国示”、“省示”学校就读(全省33.3%)。

  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自1995年至2004年,我市普通高考上线率连续10年创历史新纪录。2004年,我市本科上线人数由2003年的4335人增长到4939人,增幅为13.93%,上线率亦相应由全省15位上升为12位。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高考建档线人数也连续10年创纪录。

  二、冷静面对高中教育存在的差距

  初中升高中阶段学校比例偏低。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为59.8%,全省为63.91%,每万人口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我市为177人,全省为222.51人。

  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按省编委规定的教职工与在校生的标准比例1:14.3来计算,2004年底我市高中在校生为57216人,应有高中教职工编制4001个,实有编制3584个,缺口编制417个,现实有高中专任教师3135人,2005年扩招后,最保守计算都要缺1023人。教师学科不配套现象严重,中职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64.46%。一些示范性高中近三年吸收的新教师已占全校教师的40%左右。

  高中教育负债较大。为了保证建设资金的需求,政府通过融资,筹集了大量资金,一方面,满足了学校建设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高中阶段教育负债增大,总额已达2.7亿元,其中市属学校1.34亿元,区县学校1.36亿元。学校要偿还债务还需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教育的历史基础制约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社会发展总水平低,并受相对封闭的环境、传统陈旧的机制、闲散的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育理念、整体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综合水平、办学条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不适合高中发展和水平提高的差距,部分学校和学校内的一些环节竞争、激励、自我约束的意识和动力不足。再加上“普九”从整体上讲尚处在一个低水平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中各个阶段急需相互衔接和和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中教育质量提高的难度较大。

  办学体制单一,管理机制不灵活。截止目前。我市还没有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条件的民办普高或职高,只靠政府“单兵作战”,影响了教育资源的筹集和利用。学校管理机制上的呆板和滞后,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高中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加快我市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大教育”发展战略,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人口构成和教育基础薄弱等原因,特别是我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高中教育发展速度较低。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市高中教育,努力实现高中扩招的奋斗目标,即: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5%以上,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校学生60%左右就读优质高中;到2010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5%以上,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内中等地区水平、在校学生70%左右就读优质高中;到2015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以上,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接近省内先进地区水平,在校学生75%左右就读优质高中。

  进一步加快我市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领导重视是前提,加大投入作保证,转变机制是关键,数量、质量为目标。

  领导重视是前提。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发展高中教育的重视是必要的前提。这种重视必须是认识上的高度认同,行动上的切实体现。各级各部门都要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帮助高中教育的发展,积极主动为高中教育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服务,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要让战斗在高中教育第一线的同志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与重视。

  加大投入作保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投入方式既可以是财政拨款,也可以是政策性投入。政策性投入主要的为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公办高中后勤社会化,帮助宜宾市一中、宜宾市三中、南溪一中和商职中尽快组建教育集团,在保证本校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与其它学校、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普通高中,形成集团化办学优势。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吸纳民间、社会资金为辅的多渠道筹资办学模式。

  转变机制是关键。转变机制主要包括学校教育资源的筹集使用机制、学校用人机制、分配制等诸方面。教育资源筹集使用机制的转变主要是改变传统的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变为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集资为辅,走教育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既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又能盘活社会资金,增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校用人机制的转化主要指增强用人的灵活性和透明度。目的是留住人、用好人。增强用人的灵活性,主要是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教师能进不能出”的惯性做法,进一步贯彻好“用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完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会员聘任制和学校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校长作为法人依法办学的决策权。要想尽千方百计,确保优秀师资不流失。学生对就读学校的选择上,要尽快打破平均、平衡思想及地方保护主义,增强生源的合理竞争性和流动性,让各学校在竞争中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办法,规范招生秩序,实施“阳光招生”,减少优秀生源的流失。在分配制度的转变上,要更进一步落实好“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分配制度,让某些在其位而不谋其职者得到必要的限制,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过程中的实干性,实现结果上的有效性,对稳定教师队伍大有裨益。尽快解决高中学校教师缺编的问题。大力实施高中“名师工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名师或学科带头人,以名师树名校,以名校树品牌。

  数量、质量为目标。在发展的方向上,既要做到立足普及、全面发展,又要突出重点、加强示范,既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并重。各级各部门在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全市高中教育的普及,在高中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上下工夫。只有营造起良好的高中教育的整体氛围,才有可能实现整体的推进和提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管理,强化评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重点、加强示范,就是要大力发展优秀高中,努力打造教育品牌。要把宜宾市一中、三中、南溪一中、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为全省、全国知名的教育品牌。在优质示范学校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竞争发展局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530

主题

2073

帖子

21万

积分

管理员

威望
8489 点
金币
2120
注册时间
2005-1-25
最后登录
2025-11-25
在线时间
1302 小时
听众
13
收听
1
2
发表于 2005-8-4 21:10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想捞政绩的,说得光冕堂皇

到实际的行动中都要打折,还有就是大学的扩招,看似很多人都进大学了,实质上教育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

承接歌曲写作,配器。专业录音,音乐编辑等业务。手机:15983101231,QQ:286640988

0

主题

0

帖子

8531

积分

新手上路

威望
1620 点
金币
1621
注册时间
2004-9-30
最后登录
2008-11-5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0
收听
0
3
发表于 2005-8-4 22:49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增收了,领导做什么事也都洒脱一点嘛,虽然整垮了很多农民家庭、工薪家庭,但对部分人的利益还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化
中国酒商休闲娱乐会所面向全国销售五粮液系列酒,电话:0831-82038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