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孩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作者:林东升 09-28 00:42:18 湖北黄冈罗田县凤山镇七里牌村的熊晨,今年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记者9月初从她家了解到,在这个4代7口的大家庭里,只有熊晨的爸爸和外公两个男劳力,当年都是男到女家落户;熊晨的姐姐4年前考上湖北中医学院,为凑学费,父母曾外出打工,由外公、外婆照料家中的老小和承包地。熊晨考上大学,正为学费发愁,村委会、镇计生办、县计生局送来了关爱资金,县委、县政府又救济了1000元。
罗田县是全国“关爱女孩行动”325个省级试点县之一。目前,“关爱女孩行动”除在国家级24个试点县开展外,各省(区市)也确立了省级试点单位122个,还有569个县在本县自主开展工作,已超过全国总县(市)数的1/3。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资料的数据令人震惊:全国2000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达119.92∶100,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3年启动“关爱女孩行动”。3年来,试点县的女孩受到了哪些关爱呢?
首先,在舆论导向上,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孩发展的社会氛围。“培育女孩成才,建设幸福家庭”、“生男生女顺其自然”……记者在安徽蚌埠、湖北黄冈等公路沿线和一些公共场所,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和灯箱等公益广告宣传画,使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温馨而人性化的宣传氛围。在安徽的“江淮行”等关爱女孩活动中,记者所见,周边群众热情参与,争看地方黄梅戏等寓教于乐的节目,加快了新型生育文化的传播。
其次,依靠打防结合,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对较高的24个国家级试点县,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的任务很重。四川高县的司法援助中心,为女孩及家庭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打击“两非”行为,保证女婴能平安出生、安全生存,与男孩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湖北黄梅县地处三省交界。该县成立了县领导牵头、公检法和卫生及人事等19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控比小组,做到安排办案能手、调配办案车辆、安排工作经费“三优先”。2004年,该县分路镇一名妇女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后终止了妊娠,办案组很快破案。
另外,健全服务网络,为已婚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少试点县都开展了知情选择、孕情检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四服务”。在湖北浠水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县人民医院,记者都见到了统一设置的“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警示牌。据了解,有的医院遇到生女孩的妇女受公婆怠慢、歧视,院方就主动派医生做思想说服工作,介绍“生儿生女”的科学道理,确保女婴健康成长。
更重要的是在利益导向上,全面关爱女孩及其家庭。试点县都探索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福建安溪县实施以五项工程(致富、安居、成才、保障、亲情)为内容的两女户全程优质服务。记者看到该县两女户的住房不比别人家差。他们可得到县、乡财政补助2万元盖新房和乡、村无偿提供建房用地等优惠。目前,在全国实施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夫妻年满60岁后,每人每年可领到600元),使他们感到老有所靠。
关爱女孩方兴未艾。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关爱女孩行动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席小平介绍,他们正联合更多部门制定《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行动计划》,年底有望出台,让更多的女孩,特别是农村的女孩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原载农民日报9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30 12:53: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