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雄关五尺道

[复制链接]

8

主题

12

帖子

1万

积分

特约摄影

威望
56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09-12-21
最后登录
2012-10-10
在线时间
5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 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的历史,有三条丝绸之路影响着中的发展和贸易,那就是北方丝绸之路、海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北方的那条路和海的那条路很多都知道,其实南方丝绸之路比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丝绸之路更早,这条路在中境内由三段组,就是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而最险峻的要算五尺道。五尺道起于今天的宜宾,终于今天的大理,中间经过了豆沙关、昭通、赫章、曲靖、昆明、楚雄、大理。那条古道犹如一条彩的丝带,将那些散落在大山里的乡村、山寨、还有那些州县串了一串斑斓珠练,在远去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题记

   
  秋的午后,踩着雨后滑的石台阶,在雨雾的飘渺中,我沿着陡峭的石阶,登豆沙关。半山的小亭无,下面是滔滔关河,面是百丈悬崖。对面挺立高耸的悬崖还依稀可以看到早也腐朽的悬棺。看着奔流的关河,想起远去的古道岁月,还有千百年来不停的在古道来往奔走的马帮,仿佛还可以听到当年马帮的铜铃、悠扬的赶马山歌,还有那“踢踏”的马蹄声。
豆沙关又石门关,因下有汹涌的河流,两岸有悬崖耸立,远看犹如石门,所以又石门关。道是秦时所开,因道宽五尺而名,沿途许多栈道悬空而立,山路极其险峻,有《豆沙关题壁》写到:“横*入青霄,一道从天塞海遥。”现在的213道、内昆铁路几乎都是沿着这条千年古道走的,不知道当年的马帮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摸索才走出这样一条符合现代勘测技术的捷径,如果没有到过那里,你是不会知道五尺道的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如果你不知道山高路险你就无法想象那些悬空的栈道和那些山路是如何的险峻和崎岖,也就无法感受在栈道行走的艰难和危险,不但有凛冽的山风劲吹让你举步危艰,还有百丈悬崖让你胆战心惊,还有如烟浓雾的山路滑。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地的马帮就已经把自己生产的丝绸通过这条崎岖艰险的道路运到了印度,然后从那里换回自己需要的琉璃、宝石。而在以后漫长的两百年里,中原对这却一无所知,直到两百年后,北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至大宛(乌兹别克)、条支(伊拉克)、大秦(古罗马帝)的北方丝绸之路才逐渐发展起来。直到公元前122年,那个走南闯北的张骞从西域急匆匆的跑回长安,他告诉汉武帝说在大夏(阿富汗)见到许多蜀地的布匹和筇竹杖,汉武帝大惊,那里隔蜀地万里之遥,他们是怎么将这些东西运去的?难道还有一条秘密的捷径可以通达那里?他百思不得其解,常于宫中徘徊,望南沉思。那段时间,他经常看到彩云现于南方,他觉得这是吉祥的兆,于是他给了张骞一个博望侯的封号,并让他带着四路使臣向南追寻彩云和秘道来了。就是这一追,追到了彩云的尽——云南驿。追出了云南的由来,也追出了一条辉煌的道路——南方丝绸之路。这条路在中境内由三段组,就是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而豆沙关就在五尺道的险峻之,那巍峨险峻的石门关不但就了大关的由来,还在多少战火纷飞的年代了有利的屏障。无论是在烟雨朦胧的早晨还是在晚霞满天的黄昏,登高怀古,都可以在雄关古道间去遥想当年的诸葛武侯是如何的划江而治,从前的僰又是如何的危崖悬棺,仿佛还可以看到太平天的石达开率领部下仓皇赶路,还有咸丰年间的李、蓝农民起义的浩的队伍,还有红军的万里长征,龙腾乌蒙……
  关是雄关,道是古道,不管当年是如何的辉煌灿烂,如今大多都没有了模样,只是偶尔可以在草丛中找寻出那被千万匹驮马踩出来的深深的蹄坑。五尺道起于今天的宜宾,终于今天的大理,中间经过了豆沙关、昭通、赫章、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一路的马帮铜铃,一路的赶马山歌,行道其间,脚下是河涛汹涌,旁是山的高耸入云,耳畔是凌厉的山风劲吹,高山巍峨,云雾缭绕,虽然风景奇绝,但却走得胆战心惊。
站在寂静的小亭,我的思绪飘渺起来,我准备顺着五尺道的起点出发,沿着当年马帮的脚印去追寻他们昨天的痕迹,我知道我无法知道他们当年的模样,我也无法想象他们当年的生活,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岁月的长河里湮灭了,大多消失得没有痕迹,让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真正的存在过。
  从宜宾出发,穿峡谷,过雄关,便踏入了千里乌蒙。毛泽东的“乌蒙磅礴走泥丸”说的就是这里,乌蒙虽然后来昭通了,但是它依然一年四季云雾缭绕,依然是云南比较寒冷的地方。当地有谚语说:“昭通昭通,四季如冬。不是下雨,就是刮风。”虽说现在它了云南比较落后的地方,但是它的过去是相当辉煌的。首先扬名于世的是白银,那时昭通还朱提,“朱提银”和“汉嘉金”同样有名,在王莽时期,朱提就是朝廷铸造银币的地方,朱提银被规定为通用货币,并且官方规定它的价值高过全其他地方的85%,就是因为它的冶炼技术在全最高,也是全最好的。从东汉时期,“朱提堂狼器”也了名器,了有钱家的家用,了好多引以为豪的东西,一些还了传世珍品,用以陪葬,用以传家,不难看出,朱提当时的冶炼技术的确是相当高明的。
  但是我一直都想知道昭通到底是怎么没落的,她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有过太多的引以为豪的东西,为什么就在不知觉之间就岑寂了呢?在云南,昭通几乎了贫困的代表,大家都知道那里生活艰苦,很多地方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学校,昭通好象也没有什么有名的东西。说天麻吧,虽然昭通的天麻在全有名,但是生的毕竟有限,而且越挖越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忽然的消失了,没有了;说苹果吧,虽然味道相当不错,但是模样又实在是不起眼;虽然那里大量出产洋芋,但那毕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说有名的吧,好象大家稍微知道多一点的就是龙云、卢汉、罗炳辉、徐洪刚他们。解放前那里盛产土匪,但是如今也是太平时代了,再说土匪又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当然昭通资源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当地的风光,可以去大关的黄连河瀑布群感受山的雄壮和的柔媚的那种完美组合,可以去关河飘流和泡天然泉,还有去大龙的道家道场看看……。还有当地的资源和矿产也是很丰富的,但是那地方一直都是山高路陡,通不便,几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在现在有了内昆铁路,有了昆公路。
如果顺了崇山峻岭往前,就到了那个消失了的郎古的地界,那个被世骄傲自大的走入了我们的视。他有些天真,也有些漫,他居然问大汉使者,是自己方圆百里的大还是大汉的疆域大?郎虽然自大,但却拥有十万精兵,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都不敢小看,只有好加安抚,才可以在他的设立传送书信和通往来的驿站。当然当年的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名号能存在那么久远,能让那么多的挂在边,记在心里,还后继有,而且连的所在地现在也了相互争夺的东西,只是那地方如今依然不富有,那里的山枯瘦,如窝窝挺立,连象样的大树都无法生长;那里的土贫瘠,而且还不连片,不宽阔,连高产的庄稼都不喜欢。好在那里的石多,乡亲们用石做房子,用石修坟墓、铺路、烧石灰……。那里的们吃着不黔不滇味的饮食,说着不黔不滇的话语,过着不黔不滇的贫困的生活。
  在往后面,就到了珠江的源——曲靖,去那里找寻在那险山恶间和蜀诸葛亮大战的孟获和他那些漫山遍主,还有曾经极其辉煌的爨氏,虽然不知道爨氏在他们的那四百年的岁月都干了些什么,但是他们的确曾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生存过,只是如今他们都消失得没有了什么痕迹,我们今天只可以站在《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的真迹前想象爨氏过去的子,在彩沙林的腾蛇谷和惊马槽中去感受孟获当年和诸葛亮大战的金戈铁马和意风发。如今一切如烟散去,只有沙林依然挺立,因为沙林经历了太多的月,看过了太多的烽烟,我们依然可以在她的怀抱中去感受岁月的沧桑、光如梭的痕迹和自然的鬼斧神工。那里有辽阔的但是源并不丰富的陆良坝子,那里有和周围完全不相同的独特的陆良方言。
  离开爨氏,也就离开了那些险峻的高山峡谷,离开了那些云雾缭绕的山间古道,来到了相对平坦的滇池岸边。那是西南高原的第一大湖,那是一块镶嵌在万山丛中的美玉,看烟浩淼,方圆五百里,西边静卧的睡美,有湖相依,有云霞相伴,远有白帆点点,近有渔歌声声,好一副山绝妙画卷。古老的滇,生于滇池湖畔,灭于美旁边,大概只有短短的五百年。五百年里,古老的滇穿长长的对襟衣服,以贝为币,他们倘佯在富饶的土地,有鱼米花香,有湖光山,过着安详快乐的生活。
  现在的辉煌延续过去的辉煌,如今昆明已经了省城,了有名的旅游城市,那里有金殿、龙门、大观楼和孙冉翁的号称天下第一的长联,当然也可以去吃过桥米线、,买那些在这里不值钱的鲜花,这里有花海、有鸥,睡美依然在卧,只可惜当浩淼的滇池如今了一滩污
  如果顺着五尺道再往前,就到了今天的楚雄——一个曾经附属于南诏、大理,后来归属于中原的地方,那里有千年的铜鼓,有木楞房,有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崇拜火和虎的使用太十月历的过火把节的民族——彝族。楚雄是当年汉使追赶彩云走过的地方,现在那里有个地名云南驿,就是当年彩云出现地方,当年的汉使以为那里就天的尽,其实如果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大理,那个是南诏、大理古皇城的地方,虽然大理在元朝的时候灰飞烟灭了为了历史,但是大理不仅有远去的古,还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东西。三塔、蝴蝶泉、古城墙,还有苍山、洱海和漫无边的风花雪月。大理也是五尺道和灵关道的,五尺道到此画了个句号,所有运出的东西,在这里稍加休整,再让那些灵巧的笮马将物品驮到缅甸或更远的地方去,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蜀地的丝绸、布匹、筇竹杖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黄昏了,夕将金光照在豆沙关两岸的山,群山显得浓淡深浅起来,峦叠嶂,明暗相间,夕中的大山有了浅浅的斑斓的颜,显得有了秋天的韵味。豆沙关的秋是荒凉的,有山风疾劲,有远山苍茫;豆沙关的历史的复杂的,有金戈铁马,有船歌马调。豆沙关是孤独的,没有读懂他,也没有明白他。雄关千年挺立,见证了各民族的智慧,见证了马帮船队的艰辛。在那早已熄灭的烽烟战火中,它看了无数次的争夺,无数次的战争,面对那战马悲嘶,染黄沙的场景它什么也没说;那些来来往往的马帮不停的从它面前经过,逐渐的形一条我西南对外的重要的陆通线,而且这条通线是我最早的、也是与西欧、非洲陆距离最短的,是可以影响类历史进程的,它还是什么也没有说;许多的文*客或有意或无意的登临,迎风长叹,或抒怀或怀古,写了许多有知道和无知道的诗篇,它依然什么也没有说。我觉得雄关是长者,是智者,是大智无语和圣无语的境界。古道如今也老了,老得没有了连贯,老得没有了作用,最终没有了痕迹,老得被大多数的忘记最终被所有的忘记,老得它好象就根本没有存在过,它们蜷伏在荒草里,静观风来云往,静观沧海桑田。只有雄关在注意它,因为他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完整,因为有了古道的那条线的存在,他们才为一条完整的珠练,如今线断了,那么它们也将散落在草丛中无法寻觅,就连当珠练的那些珠子,如今不也的落的落变的变吗?落的已经无法找寻了,变的已经没有了模样。    
  在长长的峡谷中,光线渐渐的暗淡下来,连那条从峡谷中穿过的公路都有些模糊了,模糊了的不仅仅是那条公路,还有公路来往的车,还有那些远去了的岁月,岁月里的那些往事。
  夕离开了山,躲到了大山的后面去了,天慢慢的黑了下来,雄关沉默,只有关河流淌,半山的小亭除了我没有,于风中,我伫立于悬崖之下,小亭之中,关河之,和雄关古道一起沉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