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威望774 点
金币694
注册时间2006-3-20
最后登录2015-2-22
在线时间9 小时
听众0
收听0
论坛元老
威望774 点
金币694
注册时间2006-3-20
最后登录2015-2-22
在线时间9 小时
听众0
收听0
|
作者 田奇庄 当局对爱国情有独钟,以致提升为主义鼎力倡导,窃以为失之过当。 所谓国是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人建立的社会形态,有人才有国。立国后有了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相对称呼是官与民。 民是国之主体,官是民之代表。在民主国度,权力来自公民,统治者被关进笼子内,只能为公众服务,国家的真正主人是公民;在专制国度,统治者代表了特权阶层利益,民是实现其意志的工具,“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而是草民; 爱与不爱从来都是双向选择。古人云:官视民如草芥,民视官为仇寇。国家只有爱民,民众才会爱国。爱民即是爱国,何必舍近求远。 爱国是官方向民众提要求,这是本末倒置。民众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纳税就是最大的爱国。公民把权力授予当局,把主要社会资源交给当局掌握,正常的程序是民众向官方提要求,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爱民、为民。 政治口号源于社会需要。如果国家受到侵略,国难当头,国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当然要大力宣传爱国主义。话还得说回来,若是“平日不烧香,临事抱佛脚”,口号再响亮也未必能达到目的。 和平建设时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官与民之间的矛盾--社会金字塔顶端与底座利益平衡问题。这个时期如果需要政治口号的话,只能是爱民主义:让社会底层的国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早日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当局以爱民为本,民众才会以爱国为荣。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民就是爱国,而且是从根本上爱国。与挥霍公款游览名山大川的红色旅游爱国、塑几个泥胎顶礼膜拜的复古爱国、不干工作引吭高歌的合唱爱国有天壤之别。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不合时宜的爱国主义取代了迫切需要的爱民主义,中国大陆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现象。 --宪法公民权利得不到全面落实; --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 --城乡差别扩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 --教改、医改、房改最终损害的都是弱势群体利益…… 如果当局大力倡导爱民主义,就可能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风气,当帮人、助人成为公众追求美德时,大吃大喝、买超标汽车、出国旅游等挥霍纳税人血汗钱的腐败现象就可能不治而愈。 落实爱民主义尤其需要官方以身作则,在我的设想中,起码要落实以下几条: 只要本地还有国民收入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一美元标准,所有政府机关只能以夏利汽车作为公车;公费就餐每人全天标准不得突破一美元;夏季不得开空调;政府所有开支都要向社会公开……公职人员的办公条件只能随着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改善而改善,有了这样的压力,公务员才会有为公众服务的动力。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想当官享受,不肯吃苦的人再不削尖脑袋往里钻了。感到委曲的人可以另谋高就,人员就能自然精简。这也不用担心,中国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想当官的人。 我当然清楚,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乌托邦幻想。只要公民不能通过投票决定官职任免,不能通过媒体监督官员,官员就不会把老百姓放到眼里。什么主义(包括本人提出的爱民主义)、思想、理论到头来都是换汤不换药的瞎忽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