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会员
威望1342 点
金币0
注册时间2012-12-29
最后登录2016-10-18
在线时间146 小时
听众7
收听1
金牌会员
威望1342 点
金币0
注册时间2012-12-29
最后登录2016-10-18
在线时间146 小时
听众7
收听1
|
本帖最后由 花间一壶酒 于 2013-12-13 23:47 编辑
文章来源:腾讯历史
2013-12-13
“极密”报告披露抗战财政之苦 报告披露:1939年全年财政预算,支出需28万万元,收入只有2.9万万元。 …[详细]
“极密”报告披露,抗战一年半,财政支出达“三十三万万元”
众所周知,全面抗战八年甚苦。但究竟苦到何种程度,民生层面具体而微之描述虽多;但当局财政层面之捉襟见肘,却少有论及。
1939年6月,时任行政院长、并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之职的孔祥熙,曾将抗战两年半以来,国家财政状况的真相,写成密报,送呈蒋介石。通观该密报,不难体会到当年抗战艰难到了何种程度。
孔氏说,他之所以要写这份密报,有两个理由。一是之前公开发表的各种财政公报,“因对内对外关系,未将真实内容尽情披露”①;二是之前送给蒋的各种密报,“多系就各项事实片断陈述”,不能起到使蒋洞悉“整个财政金融目前概况”的作用。
因涉及政府财政状况之真相,关乎抗战之成败,尤其关乎民众对抗战之信心,该份密报之保密级别,被列为“极密”。
据孔氏披露,全面抗战开始之前,国库每年支出已达“十一万万余元”,其“亏短之数”,“恒在二万万元以上”。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国库支出“增至二十万零七千余万元”,1938年上半年,国库支出达“十二万一千余万元”。全面抗战开始不过一年半,支出已高达近“三十三万万元”。
在这“三十三万万元”中,军务、战务、购买枪械等,“约占百分之六十七”;经济建设、交通建设、文化教育等,“约占百分之十一”;“至于普通行政经费, 则一再缩减, 仅占百分之六而已”。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国军队阵地一隅
这一年半里,财政收入只有“七万六千余万元”
支出激增的同时,因国统区面积在日军攻势下不断缩小,收入反在骤减。据孔氏披露,“税项收入”在全面抗战之前,“已达八万余万元”;至1937年,减至“五万三千余万元”;“本年度(1939年)估计则仅为二万三千万元左右”;至于华侨献金等项,每年“不过数千万元”,对国库所需而言,“实只小小之补益”。
收支相较,孔氏披露:
“综计自抗战以来,二十六、七两年度一年半间,支出共三十二万九千余万元,收入共七万六千余万元,亏短达二十五万二千余万元。二十八年度支出估计约二十八万余万元,收入估计约二万九千万元,亏短又将不下二十五万余万元。
孔氏感叹:
“综计过去二十二个月间支出,达三十八万余万元,亏短达三十万万元以上。如此巨额之支出及亏短,虽为战时不可避免之现象,衡以我国财政情形及国民负担能力,实已竭蹶万分。”这“三十万万元”亏短,全都必须靠对外借债来弥补,“均恃债款以资挹注”。
由此,自不难理解,何以自七七事变以来,孔祥熙一直是国民政府内部对日主和派之代表人物。了解愈多,孔对抗战之最后胜利,愈无信心,故在其向蒋介石呈送该份密报同月,孔的亲信贾存德,在上海代表孔祥熙,向日方代表松本藏次表示:
“中日相持,仇者快,亲者痛,利害详如来函,如能保领土完整,修万代之好,两国幸甚。现以院长地位,亦乐与公等挽救两国之危局,不知公等有无善策?”②
也正因此种无信心,即便是在受到蒋氏痛斥——“贾某事,应严令停止活动,否则即作汉奸通敌论罪”③——之后,孔氏的“谋和努力”也未停止,只不过瞒过了蒋介石而已。
1938年6月,获蒋介石许可后,中国军队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图为黄泛区的日军部队。
注释:
①本文材料,凡未特别注明者,均引自《孔祥熙关于1937-1939年财政实况的密报》(上、下),《民国档案》1992年第06期、1993年第01期。②③杨天石:《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抗战时期中日关系再研究之二》,《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