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健康工程师 于 2015-3-19 10:30 编辑
"最重要的事"?
关于未来,我们总是有诸多美好的想象,所以便放任自己在时间轴上折腾。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身后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家。可能不会太富裕,也不会太奢华,但里面却有着父母浓厚的亲情,温暖的怀抱。
但我们还小时,总是对父母说:“长大后,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于是我们开始义无返顾的追逐梦想,追逐心中独一无二的光。当我们长大时,忙于工作,父母打电话来一般都说:“妈,我这儿还有事,我有时间再来看你。”也许,几年不回家都成了家常便饭。经常天真地想:等到我赚了钱,我就回去孝敬父母。然后又开始忙碌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我们都相信:相信水到渠成,相信来日方长,相信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便可以衣锦还乡,从容尽孝。
可是,似乎,我们都忘了,忘了时间不等人,忘了人生短暂,忘了生命本就脆弱的不堪一击。在我们还苦于漫漫求学之路时,父母,走了;在我们还在为生活而忙碌奔波时,父母,不在了。我们好像总是习惯于将身边最亲的人置于一旁,我们留给他们的好像只有电话的“······”。知道那一天,才知道那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才发现原来失去的是如同空气一般的存在。哭过了,痛过了,别无他法,只得匆匆掩上还未愈合的伤口,怀揣着一颗破碎的心,疲惫地继续奔波……
我记得,一个在生命中最后一程子女也不在身边的老伯。我看到,在他临死的一瞬间,他最后一眼是望向房门口,慢慢伸出干枯的手,似乎想抓住某种东西,却又无力垂下。我听到,在那个盛夏,他最后的一句话却是:“我,好冷……”也许,对于老人而言,比起离世更辛酸的是,他们独自最后走过的日子。那,是一段即使没有勇气也要独自面对的苍凉荒漠。我们的离开,相当于在老人行将木就的时候,斩断了对人世最后的的期望,泯灭了对生存无声的追求,以绝望之心在黑暗寂寞中徐徐前行。这,是对生命的大不敬,也是子女的大不孝。
我们总是在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却独独提及死亡便开始逃避。说句煞风景的话,父母总有一天就会辞世,即使我们无法接受也要面对。不要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它一直都在,不会消失。
龙应台说:“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几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安全和温暖。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去和房子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去讨好它。”
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也是最怕我们受到伤害的人。他们费劲的学上网,只为能和我们视屏通话;他们热衷于看天气预报,只为知道我们在另一个城市暖不暖热不热;他们随身携带手机,不是离不开手机,而是离不开我们。。。。。。我们的成长是在汲取他们生命的养分,我们的离开加速了他们的衰老。
不要等到错过才方知可贵,不要等到消失才意识到存在。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能有多久?请珍惜现在,珍惜拥有,做好“最重要的事”,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旷世遗憾...... 宜宾四中学生 唐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