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天教育,关于教师,网民们讨论得沸沸扬扬,可现实依然没有丝毫变化.其实原因简单,有管事的人看吗?
胡锦涛主席在广东视察时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无独有偶,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对几位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SARS的决心,令人感动。”这两则看似极为平常的小消息,却令一向嗅觉灵敏的西方媒体所捕捉,《世界日报》便以《胡锦涛温家宝上网了解民情》为题作了报道,引起了海内外的积极反响。笔者认为,与以往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不同,此种借助于网络增强工作成效的方法、态度,同样值得推介。
我们经常说,领导干部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倾听百姓的声音。现在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为各级领导干部打开了一条新的“倾听”通道,这些“送”上门的民情民意,虽然不能代替下基层,代替直接与群众交流,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第一信号”。为此,笔者以为,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学学胡总书记,学学温总理,在平时工作之余,不妨抽出点时间“常上网看看”,更多地倾听群众呼声,更多地了解世间百态,更多地关注来自网上的建议和批评。
当然,有些领导干部可能会说,自己不喜欢上网,也不会上网,或者会说平时的工作太忙了,没时间上网。笔者以为这都不是理由。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网络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当然要学会上网,即使自己并不喜欢,但是从更多地了解民情民意角度出发,也要经常到网上看看。这样不仅利于其开门纳谏,而且,还能够及时获取新信息,学得新知识,更新观念。在网上,某个领域、地区乃至某个国家出了什么新成果,有了什么好的工作思路、经验(抑或教训),都能方便地随时点击、浏览、学习、借鉴。其显著优势在于,借助于网络的迅捷和无限延展性,可大大降低领导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有效预防一些领导干部借观摩、培训之机,行公款旅游之实,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也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常上网看看,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促使领导干部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
因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不妨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常上网看看”,借助于网络优势多听一听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