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来了啦来了啦!!!
行楷 七律 丹东一游(
抓牢抓细安全生产,确
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
0
1065
新手上路
使用道具 举报
现在出现的这种蚕桑收购形势如果不能得到遏制,凯华公司撑不过今年,凯华公司一倒,3年之内高县的蚕桑产业将不复存在。作为一个工业缺乏的山区县,栽桑养蚕是我县广大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没有一个具备相当实力的主体来提供蚕桑生产发展一条龙服务,那这项增收途径也将不复存在。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蚕农的个体行为,毕竟利益清晰的摆在了那里,人往利边行嘛,能理解。但怎样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要让今天的眼前利益变成杀鸡取卵。 从我个人来讲,对凯华公司没有什么好印象,公司普通职工的收入甚至不能养活自己,许多员工已丧失了工作积极性,这是凯华的硬伤。凯华还能撑多久?在还有数量众多的农户需要靠养蚕来实现增收的情况下,凯华还需要撑下去,也许当农民朋友都有了其他的生财之道,不再看重栽桑养蚕的时候,凯华自然也就会消亡。
530
2073
21万
管理员
5451
321
我认为,大家不要视听混淆。据说那天打的不是蚕农,而是茧贩子。打人固然不对,涉及到违法的,相信司法机关肯定会严肃处理的。
如果高县的丝绸公司收不到茧,工厂停工,工人下岗,!毕竟高县丝绸公司(包括工厂),全公司上下人数1500人左右。如果这1500人全部下岗,失业,估计又会有人开始骂了!又开始骂丝绸公司的领导们的失策,估计骂政府的人照样的又开始跳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高县丝绸公司那么多的蚕桑员,为农民提供了技术指导,也是需要成本!
再者,高县的丝绸公司每年为蚕农带来的收入是9000多万,上缴税收好几百万。
不管是垄断也好,还是违反市场规律也罢,都应当支持高县的支柱产业!
使用道具
761
有同感,搞个产业不容易,珍惜
387
中级会员
86
106
3万
论坛元老
204
这位,,,,据说那天打的是茧贩子,而不是蚕农。不要混淆视听。固然打人不对,但是相信司法机关一定会严厉查处的。
203
现在的蚕农只顾眼前利益,如果这个产业整垮了,最终吃亏的还是蚕农,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谁来带领发展蚕桑生产,高县的蚕桑事业真是 岌岌可危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