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悟《傅山论书》

[复制链接]

56

主题

232

帖子

6931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736 点
金币
100
注册时间
2011-1-19
最后登录
2016-9-5
在线时间
78 小时
听众
5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悟《傅山论书》

 

        傅山:出生望族,世代为官,二十七岁妻亡,后一直未娶,三十八岁明亡,后决不为清官。精熟汉隶、章草、八分、小篆........,有“国朝第一”之美誉。
       其书法理论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点:
   1、作人为先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感悟:“百业德为首”,一个品德极其低下之人,一个唯名利是从毫无个性的奴媚之人纵使有羲献之艺也是徒然。
   2、“四毋”主张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拙、丑即古拙、硬拙;支离,象是冬月枯树;直率,即信手行去,无布置等当之意。汉隶之妙乃在丑、拙、古、朴几字上。
  这与鲁迅给作文“白描法”所下的定义“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是语异而旨同。

      感悟:其实,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为人亦然!。
   3、师古不泥

      “楷书不自篆、隶来即为奴态;字一笔不似古人,便不成字”
  欲学书即要向古人学习,但又不拘泥于古人,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当然在学习古人之前有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根据自己的性情、学识、志趣等加以取舍,取舍之前得还有一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过程,如果你对有哪些古法不尽了然,如何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在《论书》中傅青主又谈到师法的最高境界是师法自然,其次是师法篆籀,三是师法二王!

      感悟:非学艺如此,一切学习的最高境界都是“师法自然”!
   4、为谁作书

      “为谁书之”

      傅山所作之书多是为忠烈、爱国志士、处世高僧以及洁身自好、奇行有风节之辈。据传说,北京打钟庵一僧人,缺乏风节,欲求傅山先生墨宝,通过友人关系,终于骗取了“打钟庵”三字,后来先生发觉,便和这个绝交。

     “为谁书”非傅老如此。王羲之关于“山海关”的故事;祝枝山为恶官题跋;八大山人违心作画等也与此异曲同工。孙过庭在《书谱》中也提到:在同一时期作书有五乖五合之分,其二合为“感惠徇知”。其大意是,为感人恩惠,酬答知己而书即心手双畅,反之则牵强可憎!
  感悟:自尊乃立身之本。

                                                                                                                           辛卯柳月再感于听月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 13:57:54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雨润红岩苍山翠,烟笼流米古寺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