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高县金线岭网友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问抗旱”之宜宾抗旱如何化危为机?

[复制链接]

70

主题

76

帖子

1991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251 点
金币
990
注册时间
2005-7-24
最后登录
2012-5-17
在线时间
8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8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次70年一遇特大干旱,暴露出不少问题——水利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明显不够;对旱情严重程度估计不足……”26日,谈及旱情引发的危机,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宜宾市科技特派员毛思根,市水务局农水站站长吴志昂很是感触。

    旱情暴露危机


  “暴露出水利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吴志昂介绍,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均为中、小型,且多为五、六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效用不能充分发挥,蓄水量仅能保证有效灌溉180余万亩。

  “暴露出对农业科技重视不够!”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潘世江说,因前几年多为丰年,部分已经启动的农业科技项目放缓。而且,在技术推广方面,有待加强。

  “暴露出应急措施、预警机制,还需完善!”市气象局人影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胡红兵表示,虽然极端气候预测在全球都是一个难题,但我们目前的监测、预警、预报、应对,确实还存在差距。

  如何化危为机?

  危机中,有机遇。

  “也要感谢这次特大干旱……”毛思根说,旱情把确实存在且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和不足凸显了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当前工作的清醒认识,更为下一步的改正、完善、强化,打下了基础。

  直面危机,如何化危为机?

  “关键是找准问题,主动出击,解决问题,完善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吴志昂以水利举例:针对水利建设滞后,水务部门已将“力争向家坝灌区‘十二五’开工”提上日程,并规划新建七座中型水库。还将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整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市林业局科技科科长吴勇刚告诉记者,林业部门将以此次旱情为契机,充分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生态条件好了,干旱这种自然灾害必然会相对减少。

  针对 “对农业科技重视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明显不足”等问题,毛思根说,农业、科技部门将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加速推进放缓的相关科研项目,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专家们一致认为,更大的机遇就在眼前——今年中、省1号文件将农业科技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运用,必须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组合出拳,由单一转向全面,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取得综合效应。

  ◆短评 未雨绸缪更胜化危为机

  直面危机,主动出击,化危为机,固然难得;未雨绸缪,提前作为,防患未然,更胜一筹。

  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假如”、“提前量”、“预判”等词,经过特大干旱严峻考验,我们已深刻认识到——化危为机,只是亡羊补牢;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

  在当前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出现、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除了建立完善应急机制,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相关工作。

  潘世江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预判到旱情会日趋严峻,我们突出 “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从小春季开始,就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抢先种一季,有效减轻了旱情对大春季的压力。

  由此不难看出——未雨绸缪,更胜化危为机!   (转自宜宾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